孙太太紧张地盯着六姑娘,生怕错过她脸上的任何一个表情。
可六姑娘的神色太过平常,让孙太太看不出来她到底是什么意思。
六姑娘放下手中的茶杯,笑眯眯地看着她:“长房是什么意思不重要,重要的是孙家和谢家三房是什么意思。谢家的规矩在哪里摆着,谁也不能越过去。”
孙太太撇了撇嘴。
世家大族就这点不好,动不动就规矩,礼数啊什么的。
简直是让人欢喜不起来。
孙太太说了几次,六姑娘都避而不谈。
气的孙太太匆匆留下一句:“我还有事,先走了!”便起身离开了六姑娘的院子。
五姑娘颇为瞧不起地冷哼一声:“这是什么人啊,一点规矩都没有。”
“正常。”
六姑娘端起茶杯,抿了一小口:
“孙家人来了谢家之后,第一件事不去看自己姑娘府,反而去四婶儿那里,坐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出来。”
“这样的人,你能指望她什么?”
五姑娘脸上的怒气更甚:“那也不能这么算计咱们谢家!”
那俩人,当她们几个都是瞎的,眼中的算计遮掩都不遮掩了。
六姑娘:“四婶儿有心帮衬娘家,咱们有什么办法。”
四婶儿做的那些事情,老太太心里跟明镜儿一样。
可偏偏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众人看来,就是默许了的。
既然老太太都默许,那父亲和她,还能说什么?
五姑娘眉头紧皱,“也不知道咱们家的长辈,到底在想什么?”
都养出一条会咬主子的狗了,也不知道留着做什么。
六姑娘拧着眉,轻声呵斥,“背后议论长辈,五姐姐是想要被罚抄写家训?”
五姑娘撇着嘴,小声嘟囔着:“我也没说错,本来就是嘛。”
那孙家都敢在小六面前,明显地算计长房,这不就是老太太纵容的结果吗。
“你这话,在我这儿说说也就罢了,千万不要让旁人听到。”
六姑娘叹了口气:
“咱们长房长辈不在,言行举止要更加小心才行。”
免得让人抓住了错处,大做文章,那就完了。
“至于你说的话,我也当没听过。”
“知道了吗?”
六姑娘冷冷地看了她一眼,语气中带有几分警告。
“好吧。”五姑娘嘟着嘴,一脸不高兴。
“五姐姐,你听六姐姐的话,没有坏处。”
八姑娘吃了一口糕点,满足地眯了下眼睛:
“五姐姐,六姐姐,你们说,孙家大姑娘嫁给了宁哥儿,四婶儿又嫁给了四叔。这孙氏,是不是缠上我们,就能保他们子子孙孙的荣华富贵了?”
八姑娘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说出了孙氏之前藏起来的小心思。
六姑娘接过了她的话:“孙氏的心思大着呢。”
五姑娘凑到了六姑娘的身边,好奇地问了句:“这话怎么说?”
六姑娘:“孙家是靠嫁女,一步一步取得如今的地位。”
五姑娘眼底满是不屑,“靠女人的裙带爬上了高位,还沾沾自喜。这样的人家,当真是不知道廉耻二字怎么写。”
八姑娘狠狠地点了点头,十分赞同五姑娘的话。
六姑娘面色微蕴,“廉耻能换来他们如今的身份地位吗?”
享受过人人捧着的生活,又怎么会甘心回到从前那般要看别人脸色生活的日子。
五姑娘适当地补了一句:“我怎么觉得,孙家和咱们交好,是为了能得到宫里的那位喜欢呢?”
这话说的含糊。
但六姑娘却听的很明白:“就是你想的那样。”可怜,她那个四婶儿还没五姐姐看的透彻。
孙氏低三下四地与谢氏交好,怕是也要将世家当成跳板,最后的目的,是要将自家的女儿,送进宫中去。
靠着自家的女儿获得恩宠,成为上京城中的新贵。
如今的上京城,人员混杂,各方势力交错。
新贵、世家、门阀,新旧势力交替,各种权力更迭。
在六姑娘看来,此时冒头,并不是一个好时机。
六姑娘抿了一口茶,没说话。
八姑娘懵懂地看了一眼六姑娘,又看了一眼五姑娘,嘴巴里是玉竹刚送过来的糕点,大眼睛却在五姑娘和六姑娘之间来回看。
聪明地没有说话。
玉竹掀了帘子进来,朝着几位姑娘福了福身子,径直走到了六姑娘面前,福了福身子,“姑娘,三太太请您去清荣院。”
六姑娘轻点了下头,“说什么事了吗?”
玉竹:“来的人说,是要您过去看看,三房三公子和孙家大姑娘的事情。”
六姑娘:“就说我要外出一趟,处理府上的杂务。三公子和孙家大姑娘的事情,让三婶儿自己做决断。”
玉竹应了一声:“是,”朝着六姑娘俯了俯身子,躬身退了下去。
五姑娘:“你怎么不去看看,万一,他们背着咱们,做些不该做的事情,咋办?”
六姑娘:“你说,谁去合适?”兴许,三婶儿就是走个过场呢?
五姑娘一想,确实是他们谁去都不合适,“那这事,咱们就不管了?”
八姑娘抬眼,笑眯眯地看着六姑娘。
六姑娘喝了一口茶,淡淡地说了句:“嗯。”
三房和孙家的事情,就交给长辈去处理吧。
她一个晚辈,实在是不好说什么。
大约过了半盏茶。
六姑娘带着玉竹出了门。
六姑娘才坐上了马车,外面就传来了玉竹的声音:“姑娘,奴婢已经查验清楚了。”
六姑娘闭目养神,“说。”
玉竹低声道:“听说,是二太太让人在暗中动了手脚。那人胆小,没敢下死手。做了一半儿便跑了,倒是便宜了后面跟去的人。”
六姑娘:“跟着去的人,谁?”
玉竹:“五太太身边的红玉。。”
“红玉?”
六姑娘猛地睁开了眼睛,清亮的眼中满是寒意:
“她去做什么?”
“是她亲自动的手?”
玉竹:“听说是,有人支走了伺候马的小厮。奴婢和与她交好的丫头打听过,听说是因为红玉家中兄长好赌,欠了不少银子。二太太偶然得知后,便帮红玉的兄长平了赌债。”
红玉一家自然是对二太太感恩戴德。
六姑娘冷笑,“二婶儿倒是心善。”
这话讽刺意味十足。
玉竹:“接下来,奴婢要做什么?”
既然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姑娘 就该早下手,绝了隐患才是。
六姑娘又重新闭上了眼睛,靠在马车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