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老太连忙热情的将娘三迎进门,同时与两个宝贝亲热互动。
两宝贝从出生后就与方老太经常见面,对方老太也是极为亲热。
老两口看到冯青青从省城带过来的礼物,虽心中高兴,但还是嗔怪冯青青铺张浪费,不用每次都从省城给他们带东西。
老两口眼光毒辣,自然看得出来这冯青青带过来的礼物,可都是南江县县城供销社里没有的好物。
一看就知道不仅要花钱,还需要更多的票。
冯青青听后只略略笑了一下,也没说什么。
只是心中暗道:这可真是冤枉她了,这些东西可都是那顾丁香顾阿姨早就准备好了的,这次那顾阿姨在她回南江县前可是多次给她准备各种各样的吃食及其他用品。
老两口见着冯青青的态度一如往常那般,都心情略微放松了些。
毕竟之前发生了方广美那样的事,虽说他们都清楚冯青青不是个小气的人, 但总归担心因为方广美而影响到双方之间的感情,心里有些不踏实。
在老两口的热情挽留下,冯青青娘三中午在老两口家吃了午饭,吃完饭后这才手牵着手才慢慢的往回走。
回到家后,冯青青先是将两个宝贝哄去午睡,而她则是边收拾着东西边想着蓝山大队的事儿。
她这次去省城花费的时间比以往多,已有一段时间不清楚那田兴珠在来到蓝山大队下乡后的情况。
特别是那疑似寻找何永安身份背景的那俩人。
暗中琢磨着这两日看来得去一趟公社。
没想到第二日一早,她刚将两个宝贝收拾妥当,吃完早饭。
就听见院门被敲响,冯青青放下手中的抹布,向门外走去。
边走边猜测着门外的人大概是方老太太。
谁知将门打开,门外竟然站着的是被冻的有些鼻头发红的胡芳明。
冯青青心中一喜,脸上一下子乐开了花,笑意盎然的道:
“你怎么这时候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连忙开门将人迎进来,再将门从里面插上,这才亲热的与胡芳明说着话。
她没想到竟然如此巧,胡芳明在这个时间来到她这里。
这次她去省城时间长,没想到胡芳明竟然将时间掐得这么准,在她回来的第三日就上门拜访。
胡芳明听到冯青青的行程后也是极为不可思议。
这段时间她因为天气冷,加上大队里也没发生其他什么事,也就没过来。
而且她也知道冯青这段时间要前往省城,这才过了一段时间再过来。
两人相处日久,彼此熟悉脾性,聊起来格外的投缘。
两人谈话没多久,胡芳明就自动自发的开始说起了他们知青院的事。
特别是田兴珠。
胡芳明到底与冯青青相处时间长,看出了冯青青对那田兴珠极为关注。
因此每次过来,也都会带一些田兴珠的消息,这次也不例外。
冯青青听到胡芳明的情况后连忙停下手上的活,仔细聆听这田兴珠的消息。
她可有一段时间没见那位姑娘了。
不知道她这么一个城里的娇娇女,一下子来到了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不知是一番什么样的光景。
不知这大小姐与知青们以及村里的人相处的怎样,是否适应农村生活。
胡芳明说话干脆利落,虽说这段时间发生了不少事,但她挑着重要的倒是没多久,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介绍清楚。
冯青青听到胡芳明的话后,倒也没多少意外,毕竟她也在农村住了许多时间,对农村的那些大爷大娘们以及大姑娘小媳妇等人的想法不说清清楚楚,倒也略知一二。
像田兴珠那般高调的做法,想不引起那些投机取巧等人员的注意都比较难。
胡芳明着重说了那田兴珠对救命恩人的做法。
冯青青听完后,只轻轻笑了笑,暗道:这田兴珠可真是不知死活。
竟然就这么轻飘飘的对她的救命恩人。
看着吧,等她回来以后, 这还有的折腾呢。
要知道现在农村的大娘大妈们,可最喜欢这种八卦。
没事儿都能搅和些风雨出来,更何况本就是风云人物的田兴珠的八卦了。
最后冯青青听说这田兴珠已回了京市多日,估摸着这两日就要回来了。
冯青青听这消息倒有些惊诧,没想到田兴珠来到蓝山大队时间不长,竟然又请假回去了。
而且不知道是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竟让她在这个时间段回到了京市。
她心中暗暗琢磨的着,同时又听到胡芳明说这田兴珠的请假时间是8天。
如今时间可是已快过完,想来应该就快回到蓝山大队了。
冯青青听完后,低头琢磨着。
看来什么时候还是得回公社一趟。
两人聊了许久,正被两人提到的远在京市的田兴珠在家中的心情,倒是不错。
她自从前几天回到京市,她妈楚白英对女儿突然回家十分惊讶。
同时心中也是略微有些不悦。
她想到之前几天女儿打过来的哭闹着要让她给她调回京市的电话,心中暗暗猜测女儿这次回来是不是仍是想再提这调回京市的事。
心中想着,无论如何,哪怕女儿再哭闹,她也绝不会同意。
毕竟这事儿,她可是之前跟女儿已慎重的商量过。
这时间段若是女儿不在南江县处理之前两人商议的事,她可万不能放心。
田兴珠倒也聪明,看她妈的表情就知道她妈联想到之前她打回来的电话。
知道她妈的想法,不过一时半会儿她也没有解释。
只是先哭诉着她下乡后在农村的遭遇。
总之有十分的不满都被她哭诉成了一百分。
那是怎么惨怎么描述。
虽说楚白英知道女儿在乡下,绝不像她所说的这般遭罪。
但到底是下乡,女儿从出生到现在,可都是生活在京市的楼房里。
这可不是那乡下的条件可比的。
如此这般,说起来倒也没有太过分、夸张。
楚白英见女儿没提调回京市的事,对女儿的哭诉,倒也感同身受,承诺回乡下时可以多给女儿一些钱票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