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声响彻四周,那激昂的声音仿佛要冲破这寒夜的死寂。可当众人真真切切地站在河边时,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狠狠咽了一口唾沫。毕竟,此时正值寒冬腊月。
虽说上海地处南方,可冬季的气温常常徘徊在五度以下。要知道,这是1932年,繁华的上海还没有那么显着的热岛效应,大街上的汽车寥寥无几。此刻,正是晚上七八点,气温差不多降至零度左右。刘国梁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忧虑,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些年轻的战士们在这刺骨的河水中难以支撑。
他们必须在这冰冷的河水中游过五百多米,才能抵达四川北路后面,只有到了那里,才会相对安全许多。因为这条路以西,基本都是日军重点防御的区域。
“大家都脱衣服吧,记得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衣服和弹药,切记上岸之后千万不要穿湿衣服。”刘国梁神色凝重,再次郑重地交代着,随后自己率先动手脱起衣服。他的动作迅速而果断,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其他人见状,也纷纷跟着行动起来,动作虽有些慌乱,但都带着一股视死如归的劲头。
衣服脱好后,众人小心翼翼地放进行军袋子里,然后紧紧地挎在胸前,一手稳稳地拿着狙击枪,缓缓地开始下河。刚踏入河水,那冰冷的触感瞬间从脚底传来,众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他们先用手将河水撩起,轻轻地洒在自己身上,试图进行预热,随后便跟着刘国梁,缓缓地向河中央游去。
对于这些从小在江南水乡长大的年轻人来说,游泳本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然而,这冰冷刺骨的河水仿佛有着无尽的魔力,很快就让他们的身体失去了敏捷性。十一人一手高高举着行军袋子和狙击枪,另一只手艰难地配合双脚划水。他们的动作越来越迟缓,身体也逐渐变得僵硬,整个小组的游动速度越来越慢。
刘国梁不时回头张望,看着跟在自己身后的战士们,心中满是担忧。他瞧见王士林嘴唇已经冻得发紫,牙齿不受控制地不停打架,脑袋也开始轻轻摇晃,眼神逐渐变得迷离起来。刘国梁深知,再这样下去,还没游到对岸,他们恐怕就会全军覆没。他知道,王士林变成这副模样,后面的九人情况估计也不容乐观。
为此,他不得不扯着嗓子,大声说着鼓舞人心的话,试图点燃他们心中那团不屈的火焰:“弟兄们都坚持住,大伙都想想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痛苦,和这冰冷的河水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士林,你可千万别睡着了,你爸要是知道你是个窝囊废,他肯定要来上海打断你的腿。”刘国梁看着王士林,大声吼道。
被这话戳到了痛处,王士林原本迷离的眼睛中闪过一丝倔强,似乎变得坚毅起来:“我不是窝囊废,我一定要让我爸知道,我离开他照样能生存,我还能打鬼子保护他们。”
刘国梁又发现肖仲已经快要掉队了,这孩子才十九岁,身子在十人中最为单薄。他急忙让王士林游在最前面,自己则迅速游回去,一把拉住肖仲。他紧紧地握住肖仲的手,用自己的体温试图让他恢复意识:“肖仲,你忘了姗姗的嘱咐吗,一定要活着回去,她可还在学校等你呢!”
樊胜武身体素质最好,他游在最后面,看着肖仲几乎游不动了,也着急地呼喊起来:“肖老弟,你答应我要陪我杀鬼子的,我们马上就要到了,你可要坚持住。”
“姗姗我会回来的,你一定要等我,胜武哥我还活着,我还活着……”或许是刘国梁的体温起了作用,让他恢复了一些意识,或许是他放不下自己的挚爱,又或许是他不想违背自己的承诺。总之,肖仲原本黯淡的眼神逐渐恢复了神韵,双手双脚也开始有了力气,艰难地划动起来。即便他快失去意识,肖仲也始终没有放下举在头顶的狙击枪,因为刘国梁告诉过他们,枪是他们的生命。
此时,行军袋和步枪都在刘国梁手上,他得以双手划水来游泳。他的手臂有力地划动着,动作沉稳而流畅,身体很快也就舒展开来了。
这五百多米的距离,对这些年轻人来说,仿佛是这辈子走过的最漫长、最艰苦的路程。但刘国梁知道,这仅仅只是开始。幸运的是,他们熬了过来,那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在他们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小组在一处鱼塘边上上了岸,这里是一家养鱼基地,沿着吴淞江岸边,分布着十几个大小不一的鱼塘。为了防止被河边巡逻的日军发现,十一人光着屁股,弓着身子,一路小跑,迅速从吴淞江岸边跳进了鱼池里面。
此时,刘国梁头顶戴着夜视仪,他的目光扫视着四周,看到了鱼池边上的一栋破草棚。那草棚在寒风中摇摇欲坠,应该是看守鱼池的人居住的地方。现在闸北战火纷飞,鱼池周围的老百姓早就逃得无影无踪,只有日军巡逻兵时不时在这附近出没。于是,他决定将那个草棚当作临时落脚点。
鱼池距离草棚也就两三百米,众人憋足了劲,快速地游了过去。毕竟最艰难的时刻都扛了下来,现在眼看就要成功了,众人顿时都来了精神。
仅仅七八分钟,一众人就来到了草棚里面。一进屋,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每人拿起酒壶,狠狠地喝一口白酒。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流下,瞬间让身体有了一丝暖意,随后人手一个饭团,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补充着消耗殆尽的能量。
刘国梁逐一仔细检查,确认十人都没有大碍,他才放下心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关切与欣慰,毕竟后面的其他兄弟还需要他去接应。
而且这一路游过来,他发现,如果让战士们一手举着步枪和行军袋,实在是太过艰难。毕竟前面十人的体质在这些人中都是数一数二的,他们都难以承受,那其他人就更难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回去之后决定去找一些木板。他打算让士兵们把行军袋以及步枪放在木板上,然后用绳子紧紧地绑在腰上,一路拉过去。
回去的路上只有刘国梁一人,他的速度很快,仅仅十来分钟就返回了出发地。他的身姿矫健,在水中如鱼得水,毕竟他的身体素质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冬游对他来说确实如同小菜一碟。
半个小时后,木板找好,第二小组准备完毕。他们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然后下水,按着同样的路线游了过去。
一路上,众人都小心翼翼,虽然心中充满了紧张与恐惧,但速度却比之前快了不少。一则众人能够双手双脚全力游泳,动作更加协调有力;其次,速度快起来后,身体的血液开始加速流动,持续为人体提供热量,这样就不容易被冻僵。
第二小组只花费了半个小时就到达了草棚里面。此时,草棚里已经有二十一人,狭小的空间瞬间挤满了人。刘国梁看着拥挤的人群,眉头微皱,不得不让这两拨人先出发。
他给他们的可是无人机拍摄的地图,每条街、每栋房子在上面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再加上樊胜武这个上海本地人,这一带他再熟悉不过了。
接下来,他们下一个目的地就是日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后面的一个生活小区。那里肯定也没有人了,刘国梁想把那里作为接下来的交战地方。反正就是围绕着这栋类似军舰的司令部,四处狙杀日军,让他们不得不被迫来到街头巷子里面和义勇军打巷战。
第一波二十人由樊胜武带队,他们仔细研究着刘国梁提供的地图,然后按照既定路线,沿着宁沽路和四川北路,坚定地一直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