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蒙恬发狂,知道事情缘由的赵杏儿挺着肚子去敲蒙恬的门。看着双眼通红一身酒气的蒙恬,赵杏儿轻声说:
“我家郎君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人生无常,固有一死,但活着的人总要忍受这一切艰难的活下去,亲人们死去,我们就更要代替亲人们活下去,把原来属于他们的那一份生命也扛在肩上。我知道您兄弟情深,这种事情难以自已。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能左右您的行为。如果您要去咸阳复仇,那我只好帮助您准备行装。如果您死在咸阳,那我只能在这里遥做祭拜,但是如果您准备忍受这痛苦,早晚有一天亲手报仇,那我家郎君也说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若是这样,小女子还是希望您能保重身体,忍辱负重,做好准备。”
看着赵杏儿关切的面孔,蒙恬眼神也恢复了清明:“武人总有一死,如今蒙家只剩我一支,为了家族我不能轻弃生命。更何况我是你家张诚从生死线上救回来的,我也不能显声扬名害了你家张诚。赵杏儿你放心,我只是一时心神不定,发泄一下就好了。以后我会保重自己,不再会有这样的事儿。”
赵杏儿点点头转身离开。
蒙恬说:“我只有兄弟素无姐妹,赵杏儿你不嫌弃的话,可以叫我大哥。”
赵杏儿转身,轻轻颔首:“大哥。”
“好,今天开始我就是你的大哥,天大的事儿,大哥替你撑着,张诚如果欺负你,吱一声我去替你揍他。”
“我家郎君用不到大哥来揍,我自己有手有脚,使得了棍棒。”赵杏儿微微一笑,转身离开。蒙恬放声大笑。
“对了,打碎的桌椅箱柜,我让人给您换新的,从您的束修里扣钱。”赵杏儿的声音悠悠传回来。蒙恬的笑声戛然而止。
知道蒙毅的死讯后,张诚也是叹息不止。专门咨询了张苍的意见,了解新皇帝的作风,张诚选了日子专门到蒙恬府上,出示了蒙恬留给自己的印章。对未亡人说:“大将军在狱中,我曾见他最后一面,将军交付了这枚印章给我。希望我能对家中照拂一二。既然大将军和忠信将军(蒙毅)都已经去了,大将军临终曾经希望后人不要再从军从政。能够保护血脉传承下去最重要。如果家中有此打算,我愿意尽绵薄之力。”
未亡人身为将门的女眷,早就有生死无常的准备,验看了印章之后,说道:“感谢小张大人厚谊。我们也有此打算,就此准备变卖家产、离开咸阳,回乡务农。这枚印信虽是大将军遗物,却也再用不到了,就留给小张大人做个纪念。”
即日未亡人托人上书二世皇帝,说举家迁居之意,皇帝曰:“可”,于是一家上下变卖了屋宅田产财物,举家迁往千里之外的安定郡。按照本来的历史,这一支蒙氏将就此隐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无声无息的繁衍下去。张诚听闻蒙氏一家迁居的消息,从许记商行调动了一批物资、车马,帮助这一家人迁居。在咸阳城外就此别过。
整个大秦,没有人能救得下来扶苏和一干始皇帝的儿子,也没人能救下蒙氏兄弟。大秦人畏惧法律、也没有谁能对抗高居朝廷的胡亥、赵高和李斯,但是民间却开始流行唱一首古老的歌:
交交黄鸟,止于棘。
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
谁从穆公?子车仲行。
维此仲行,百夫之防。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
谁从穆公?子车鍼虎。
维此鍼虎,百夫之御。
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诗经《秦风·黄鸟》
这是古老的秦歌:
哀哀的黄鸟啊,落在枣树上;
谁为穆公陪葬啊。子车氏的奄息;
奄息是我大秦的英雄啊,
一百个英雄也比不上!
就看着他被活埋啊,看到的人都恐惧!
那无情的苍天啊,就这样活活坑杀了他!
要是能替他去死啊,
我们愿意付出百人的代价!
哀哀的黄鸟啊,落在桑树上;
谁为穆公陪葬啊。子车氏的仲行;
仲行是我大秦的英雄啊,
一百个勇士也无法抵挡!
就看着他被活埋啊,看到的人都恐惧!
那无情的苍天啊,就这样活活坑杀了他!
要是能替他去死啊,
我们百人甘愿化尘埃!
哀哀的黄鸟啊,落在荆棘上;
谁为穆公陪葬啊。子车氏的鍼虎;
鍼虎是我大秦的英雄啊,
一百个猛士也无法战胜!
就看着他被活埋啊,看到的人都恐惧!
那无情的苍天啊,就这样活活坑杀了他!
要是能替他去死啊,
我们百人愿意被你活埋!
——九指神盖译,根据小说需要,文字略有调整,欣赏更准确的译诗,建议阅读余英时《诗经选》。
秦风质朴刚强,这首黄鸟是秦风中最愤怒哀痛的歌。
秦穆公以活人一百四十七人殉葬,其中就有被称为秦国三良的子车氏三位大夫奄息、仲行、鍼虎。秦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这首诗咒骂“彼苍者天”,指着老天爷怒骂,心中所怨,却是那留下遗嘱屠戮忠良的秦穆公,几百年过去,这首诗都是秦人哀悼故人的丧歌。当今之世,虽然谗臣当道,人们敢怒而不敢言,但是唱一首古老的丧歌,却是谁也无法给他们定罪。
所以这一天,公孙尼子开课讲诗经,就以黄鸟为题,讲读四百年前秦国历史上黑暗残酷的一面。讲述秦国人的慷慨和哀伤。公孙尼子拨弄琴弦高声吟唱,全体中学生随之应和。听到歌吟的扶苏和蒙恬就在走廊上听着这歌声,渐渐的也加入应和。感怀身世,两人泪流满面。
这悲壮的秦歌传出校园,张村的百姓听到歌曲,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慢慢跟着歌唱,整个小村笼罩在亘古的悲伤忧郁的音乐之中。
上郡、咸阳、大秦、天下,这首歌在各处不约而同被想起、被吟唱,犹如怒海波涛,直要把人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