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厂越来越多,市场上的各色衣服也让人眼花缭乱。
批量生产的衣服,从款式,到成本,都已经比裁缝铺做的衣服更有优势。
尤其是现在不知怎么,开始流行牛仔服。
照乡下人的说法,那明明是劳动布,穿起来硬邦邦的,一点都不舒服。
但是年纪轻的就喜欢追时髦,大家都渐渐喜欢去买成衣,王师傅的生意慢慢就冷清下来。
正好她男人也要调去另一个城市了,王师傅就决定结束在青镇的生意,跟她男人去另一个城市发展。
张红英哭的稀里哗啦,王师傅是她两辈子唯一的一个贵人,帮了她这么多,让她拥有了安身立命的资本。
王师傅刚开始教手艺还有点藏着掖着,后来两个人熟了,关系越来越好,也就不再藏私,把压箱底的本领都教授给了她。
王师傅也不大舍得张红英。她从来没见过这么乖巧又手巧的姑娘,把她的一身本领全部学了去。
王师傅给张红英擦擦眼泪,又老调重弹:“我有个儿子……”
不料张红英抬起头来:“好呀,他几岁?看的中我不?是大的那个还是小的那个?”
这下轮到王师傅目瞪口呆。
汤师傅在边上笑出声:“她有个屁的儿子!还大儿子小儿子!”
“啊?”张红英羞窘了,王师傅提了几次儿子、小儿子的,她还以为王师傅真的特别喜欢自己,看中自己做儿媳妇呢。
未来婆婆这么好,她儿子只要不是太差,也能看中自己,她就愿意。不料并没有这样一个小儿子存在吗?
王师傅才笑道,她年轻时候,生了三个女儿,婆家不肯放她跟男人走,要留她在家里伺候公婆。
王师傅就骗他们,说是留在家里生不出儿子,让她跟男人一起走,等生出儿子就带着儿子回家。
公婆又想要儿媳妇伺候,又想抱孙子,左思右想,最后就答应了。
不过王师傅跟她男人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去。连女儿嫁人都是嫁在这边。
公婆早些年经常写信问,有没有怀上孙子,她就在信里敷衍,说虽然现在还没生出来儿子,但是一定要生了儿子再回去。
敷衍的多了,她自己也经常开玩笑,说自己有个儿子,有个小儿子……
张红英:“……我还以为师傅你真有两个儿子呢,一个大儿子,一个小儿子。”
王师傅笑道:“我要是真有两个儿子,那才是走不脱喽。师傅要走了,以后地址定下来就给你写信。”
王师傅一个玩笑,结果张红英当真了,难免有点尴尬,不过也冲淡了离情别绪。
亲兄弟明算账,王师傅要搬走,攒下的布料不能带走,就留给张红英了。张红英估算了一下,布料不是很多,大概值两三百。
张红英包了个518的红包给王师傅,王师傅也笑眯眯的收下了。
从今开始要独立自主了,张红英心里有点忐忑。
但是更难的是,要怎么跟李小芳提起王师傅走了的事。
不提还不行,当初沈二林能知道王师傅在收徒弟,假以时日,肯定也能知道王师傅离开了。等到李小芳问起来再回答,这中间就容易出差错。
想了半天,张红英还是主动跟李小芳说:“姆妈,王师傅家老倌工作调别的地方去了,裁缝铺她也不打算再开了。
你说是我自己接手好,还是让她把裁缝铺转给别人,我再给那个老板做活?”
李小芳先是啊呀了几声,抱怨都没有时间请王师傅吃顿饭,强烈要求张红英把王师傅叫回家吃顿饭。
然后才问,如果接手摊位要多少钱?
张红英把自己包的红包数当做预算,告诉李小芳:“接手那家店铺,包括布料,一共518,以后每个月80块钱租金。”
李小芳一听就不划算了,她老老实实给别人做活,每年能拿回家差不多一千块钱。
如果要接手店铺,生意好不好不去说,第一年成本就要拿出去接近一千五。
别看她大字不识,里外里这个账,她是算的非常快的。
她想不出来生意好能好成什么样,老师傅走了,剩下个学徒,能有什么生意?大家做什么都喜欢寻老师傅。说白了,她对自己女儿是不看好的。
毕竟是从小带大的孩子,她深谙孩子的本性。听话,勤快,脑子有点笨。
最重要的优点就是听话,师傅叫张红英做什么,李小芳相信张红英能做的比谁都好。就跟当年,才不过六七岁,叫她下地插秧,她没多久就能插的跟大人差不多快。即使一把秧太重,她有点拖不动,手里也抓不下,仍然不妨碍她飞快的插秧。
但是如果没有人吩咐,叫她自己去想现在需要做什么,她是想不出来的。
所有的农民都是这样。他们对时节非常分明。什么时节做什么事,门清。但是离开时节外的事,大部分时间就一团糟了。
王师傅在,他们的裁缝铺子肯定能维持下去。王师傅一走,估计就要赔本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另一个有本事的师傅,让师傅带着她干活。或者,找一个有本事的婆家也行。让婆婆叫她去做生意。
张红英没想到李小芳对自己看低成这样。
不过知道了也不奇怪。前世自己可不就是一辈子被李小芳摆布的吗?她甚至不放心婆婆带自己,而是一辈子亲自把这个女儿捏在手心里。
李小芳拍板让张红英跟着店铺走,而不是做店铺的主人,张红英只好再给自己找一个老板。
但是,这里面的账有点乱。张红英一时找不到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
最后还是汤师傅给她出了个主意:“本来我们两个就是在合伙做生意。
那你看这样行不行?明面上,这家店铺租给我,你帮我做事。
实际上呢,老板是你自己。反正你自己给自己发工资,做一段时间看看,专业拍艺术照有没有前途。
做服装的话,确实现在生意不好做了。你花两三天时间,做一件衣服,还不如花半天化化妆赚的多,又是何必?
市场里做裁缝的三四家,现在就剩下两家了。”
张红英想了想,普通的服装,确实赚头不大。但是,她可以做影视服装啊!
做了专门出租给大家拍照。想必收入也不会太低。
一套衣服出租一下一块钱,如果做热门影视剧里的衣服,搞不好一星期就能回本。
张红英打定主意,就让汤师傅明面上把商铺顶下来,两个人照常拍艺术照。
现在电视剧慢慢普及开来,连沈建珍家都花一百块钱别人淘汰的二手的黑白电视。
为了工作,张红英特意跟家里商量,要换台彩色电视。
李小芳虽然骂她又瞎花钱,但一台彩色电视,足以让她在村里嘚瑟许久,犹豫一小会就答应了。
现在一台国产的电视,要两千多。张红英从李小芳手里接过钱的时候,用力抽了抽,才抽出来。
不过也不是没好处的,前几年大家想看“彩电”,只能在电视机上蒙一层彩色的塑料膜,现在终于有真正的彩电看了。
人物的肤色,衣服的颜色,花花草草的颜色,真正鲜明起来。李小芳多了很多谈资。
“你们昨天看那个电视了没?”
“看了啊,那个穿的衣服是红的,不是黑的,知道不?”
“那我当然知道了,我们家看的可是彩电,阿英花了两年工资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