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先生,这块地倒也不是完全没办法,我建议你可以作为商业用地,这里不适合开发成住宅小区。”
崔铭只是稍微犹豫了下就同意了。
他之前更属意把这里开发成高端住宅小区的,打出的噱头都想好了,就往江景房上靠。
可大师既然说这里更适合做商业使用,也不是不行,于是谦虚道,“大师有什么建议吗?”
“我的建议是盖酒店,按我的给的思路进行设计和建设,以后一定生意红火,平安顺利,”宋辞说到这顿了顿,之后才继续道,“只是建筑物不能修建太多,对于土地利用率来说有些浪费,不知道崔先生能不能接受?”
这回崔铭毫不犹豫,“只要可以开发,能顺顺利利的,盖少一些也没问题,贵精不贵多嘛!”
宋辞心里这会儿已经有个雏形了,她从随身背的包里掏出本子,几笔就把地形图勾勒出来。
之后又去路边,对这条反弓路的宽度、车流大小,用天眼观察道路煞气浓郁程度和走向。
事情做起来确实比以往的都要繁琐,但缺一不可,她又没个助手之类的,所有的事都要亲力亲为,时间就不那么够用了。
等天色彻底暗下来,宋辞才决定收工。
“这地方我已经基本有数了,崔先生放心,虽然地形复杂了些却也没到不能要的程度,今天天色太晚了,剩下的明天继续。”
崔铭得了准话心下稍安,开车带宋辞去了自家酒店办理入住,原本两人还要带她去吃大餐的,但宋辞拒绝了,她晚上回去还要好好想一想,煞气该怎么处理。
第二天吃完早饭,三人再次出发。
这块地虽然煞气重,但河水的流向被大桥截住,是财聚气的,而且后方与大路平行的地方有一条小河收水,只要规划的对,其实是块藏风聚气的好地方。
宋辞心里有个想法,如果能按照她昨晚想出来的方法布局,不仅可以化煞,还可以把煞气转化为财气。
这块地的周边有大路也有小路,路大气散,路小气聚,所以要考虑怎么收聚小路的气来用就是布局的核心。
她把本子放在一块大石头上,将自己昨天画的布局图拿给崔铭看。布局图 “这块地的主要煞气来源于这条反弓路,地块内部又形成了剪刀煞,所以我们最先要解决的就是它。”
宋辞顺便解释了下什么叫反弓路,“反弓路也叫反弓煞,你看这条路在经过这片区域时,呈现出一种弯曲的形状,类似于弓,这种形态在风水上称为反弓煞。”
遇到煞气不要着急害怕,先避、再引、后用。宋辞指了指反弓路到主体建筑的中间部分。
“首先在这两块地方先种上三至五排植物,用植物把煞气挡一挡,减少煞气冲向酒店,这在风水学上叫重木挡煞。”
崔铭之前也不是没见过别的风水师,说真的其实他对风水这一行还是有些好奇的,总觉得它有某种神秘力量。
但那些大师每次都说的模棱两可,要么就都是专业术语,他听不明白,问的话那些人倒也不是不解释,但总觉得态度里带着些高高在上。
大概就是内行人对外行人的那种瞧不起?
但宋辞给他的感觉却和那些人完全不同,她竟然能用通俗的语言把原理讲清楚,然后把这个原理和风水上的术语联系在一起。
崔铭觉得这样就是个傻子也能听懂了,何况他又不傻。
宋辞用笔杆点了点下巴,又思索了一会儿才继续往后说,“但这条路是城市的主干道,双向共有八条车道,路过的车速也快,几乎没有低于80的,所以单单树林并不能完全抵挡煞气,一次煞气化不全,还要进行二次化煞。”
宋辞又用笔把树林到酒店中间的空地圈出来。
“第二步就是在这建一个小广场,放一些文娱和体育设施,像居民区那些健身器材一样,供给周边的居民使用。”
崔铭不理解了,“这是为什么?广场不就没东西遮挡了吗?”
宋辞微微一笑,把手放平做了个往前滑的姿势,“煞气遇到平地会再次减缓,而且广场建好以后肯定有人过来,他们天天在这运动,每个人都能帮忙化解一点,最后煞气就没剩多少了。”
崔铭恍然大悟,他忍不住朝宋辞竖起大拇指。
“最后剩下的这点煞气就不能再化解了,我们还要用它转化为财气。”
“怎么用?”这次憋不住发问的是卢文龙。
宋辞把厨房的位置圈出来,“引入厨房!”
“在酒店布局中,厨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把厨房设置在酒店的南方,南方为离卦,煞气从南方来,引入厨房,而厨房的五行属火,火得位而旺,引煞入厨!这样厨房就能收到吉利的气场,厨师做的菜好吃,菜品畅销,酒店生意自然会好。”
两人顺着宋辞的话想了想,虽然对于前半段不理解,但后面他们懂啊!
要是哪家酒店的菜好吃,他们肯定愿意光顾!
“这是第一个关键点,而第二个关键点就是酒店的大门。”
宋辞大概画了下大门的位置,“酒店要纳小路的气,才能平和、聚气。”
崔铭指着宋辞本子上的那条小路,“宋大师,这条路也有点弯曲,不就是你刚刚说的反弓路吗,岂不是也有煞气?” 宋辞点头,赞赏的看了他一眼。
这一眼让崔铭莫名挺起胸膛,觉得自己厉害了很多。
“正常的酒店大门都在整栋建筑物的正中间,这样才能展现出中正、平和的特性,但我给你安排的大门却不是正中间,而是更朝向小路的反弓处。”
“这个地方的气场不能平稳,尤其是商业建筑,一定要红火,酒店的特征是迎来送往,我们需要小路的反弓煞气来催旺生意,所以这就是风水布置的第三个关键点——把煞气引入大堂。”
煞气不仅要引进来,引来后还要平安的发财,所以需要在大门前的明堂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