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乾隆将目光转向七格格和九格格,神色温和,“小七,小九,你们在养心殿住得可还习惯?”
七格格年纪稍大,行事稳重,她欠身行礼,恭敬回答道:“谢皇阿玛关心,一切都好。
养心殿安静清幽,很是宜人,女儿读书习字都觉得心无旁骛。”
九格格年纪小,活泼天真,想到什么便说什么,“这里可太棒啦,皇阿玛!
又自在又有趣,还有数不清的美味点心,我都悄悄长胖啦!”
说着,她胖乎乎的小手捏了捏自己肉嘟嘟的小脸蛋。
那可爱的模样,逗得众人忍俊不禁,笑声在膳厅里回荡。
在这温馨欢乐的氛围中,一家人围坐一桌,共享这顿丰盛的晚餐。
乾隆不时地为孩子们夹菜,询问他们的日常趣事,孩子们也都兴高采烈地回应着。
你来我往间,欢声笑语填满了整个膳厅,处处洋溢着家的温暖。
用完膳后,膳厅里还萦绕着饭菜的香气与温馨和乐的氛围。
九格格紧紧攥着萧云的手,眼里蒙着一层薄薄的水雾,声音带着哭腔撒娇,“额娘,你就陪陪我嘛,我还不想这么早回去。”
那模样任谁瞧了都心疼。
萧云向来心软,见不得九格格这般,忙不迭点头应下,“好。”
乾隆瞧着这场景,脸上挂着宠溺的笑,大手一挥,朗声道:“今儿个高兴,你们都留下,朕也陪你们好好乐一乐!”
四个孩子一听,瞬间欢呼雀跃,原本就热闹的膳厅,愈发喧闹起来。
一番商量,众人决定玩“飞花令”。
这“飞花令”的规则是,一人先说一句含特定字的诗词。
下一个人要迅速接一句同样含此字的诗词,接不上或是接得慢就算输。
永琰满脸兴奋,抢着当出题人,“这次咱们以‘月’字行令,我先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九格格眼睛一亮,脆生生地接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说完,还得意地晃了晃小脑袋。
七格格轻抿嘴角,思索片刻后,缓缓开口,“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声音轻柔,却满是自信。
轮到十二阿哥,他微微皱眉,认真思考了会儿,才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乾隆看着孩子们,眼中满是赞许,不紧不慢地接上,“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轮到萧云,她微微一怔,脑海里飞速回忆。
突然,眼睛一亮,笑着说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这是她能想到的唯一诗句,说出口后,微微松了口气,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
几轮下来,膳厅内的气氛愈发高涨,热烈得如同燃烧的火焰。
暖黄的烛火轻轻摇曳,映照着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那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庞上,洋溢着兴奋与激动。
又一轮开始,永琰面对诗句,眼睛亮晶晶的,稍作思索,便自信满满地开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他的声音清脆响亮,带着孩童特有的朝气,诗句从他口中吐出,仿佛带着江南秋夜的凄清与寂寥。
然而,当诗句传递到萧云这里时,却像是突然遇到了阻碍。
萧云微微皱眉,贝齿轻咬下唇,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
她在脑海中拼命搜索着关于“月”的诗句。
可那些平日里看似熟悉的诗词,此刻却像断了线的珠子,怎么也串不起来。
她不禁在心中暗自懊恼,怎么连几个孩子都比不过呢。
乾隆瞧在眼里,疼在心里。
他悄悄往萧云身边挪了挪,微微侧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轻声提示道:“举杯邀明月……”
可他的小动作还是没能逃过孩子们敏锐的眼睛。
永琰“嗖”地一下站起身来,小手指着乾隆和萧云,奶声奶气地喊道:“额娘羞羞,叫皇阿玛给你提醒,额娘输了,可不许作弊。”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俏皮的得意,那模样就像抓住了什么大秘密。
萧云无奈地叹了口气,脸上泛起一抹红晕,轻轻点头道:“好,我输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些许尴尬,更多的却是对孩子们的宠溺。
玩累了,众人围坐在一起休息。
九格格像只慵懒的小猫,轻轻靠在萧云怀里,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额娘,这个游戏太好玩啦!”
萧云温柔地抚摸着她的头发,轻声说道:“只要你们开心就好。”
乾隆看着眼前这其乐融融的场景,心中满是感慨。
他微微仰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欣慰,缓缓说道:“朕平日里忙于政务,很少有这样轻松惬意的时刻。
你们若是想玩,不如咱们再玩一轮。”
孩子们一听,顿时欢呼雀跃起来。
七格格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十二阿哥兴奋地拍着手,永琰更是跳起来大声叫好。
萧云连忙摆摆手,笑着说道:“弘历,我就不参与了,你们来吧!”
乾隆并没有勉强,“好,那朕陪他们玩!”
萧云轻抿唇角,眼中盈满温柔笑意,微微颔首。
此时,永琰像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来到萧云面前。
他的眼睛亮晶晶的,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明亮。
“额娘,输了可是要贴条的哟!”他奶声奶气地说道,声音清脆得如同山间的鸟鸣,在这温馨的膳厅里回荡。
萧云嘴角含笑,微微俯身。
她将光洁的额头露了出来,柔顺的发丝随之轻轻摆动。
永琰伸出小手,拿起纸条,小心翼翼地贴在萧云的额头上。
他的小手肉肉的,动作却格外认真,眼神专注得如同在完成一件无比重要的大事。
贴好后,他往后退了一步,歪着脑袋,满意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
而后“咯咯”地笑出了声,笑声清脆又欢快,瞬间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让这温馨的氛围愈发浓郁。
乾隆率先开口,“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这句诗从他口中说出,带着一种别样的洒脱与豪迈。
七格格立刻接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