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倾诉
吃完馒头,我问老宋:“我知道嫂子心灵手巧,到底用了什么魔法,才能做出这么好吃的馒头?”
老宋妻子抢着说:“哈哈,那是因为我放了迷药。”
“迷药?”我有点惊讶。
老宋解释说:“逗你的,馒头里的确放了东西,但不是迷药,而是悬花。”
“悬花?”我听后,更惊呆了,馒头白乎乎的,里面全是白面,根本没有悬花啊。
老宋妻子笑咪咪地说:“的确看不到,因为悬花已经磨成了粉,和面时,就渗入到面粉中,成为面粉的一部分了。因为放得并不多,所以,馒头仍旧洁白如雪。”
原来,悬花晒干后,可以磨制成粉末。
一般人用来煲汤,但老宋妻子另辟蹊径,把悬花粉与面粉混合起来,想不到,做出来的馒头,出乎意料地好吃。
谈起吃的,老宋妻子眉开眼花。
我忽然想,她若在深圳,开一家餐饮,说不定会很火。接着,又寻思,若她会拍摄,把日常生活,家乡风物,拍成视频,也可能成为网红。
只是,命运总是由不得人做主。如今,老宋病重,她要养一家子人,以后的艰难,可想而知。
如此一番感叹,望见老宋妻子欢愉的神态,不免有些沉重。吃罢饭,老宋又带我去村中闲逛,介绍当地的作物与特产。
个中事情,暂且略过。
当晚临睡前,和镇上的女摩的司机约好,明天早上八时,来村里接我回镇上。处理完事情,躺在床上,虽舟车劳顿,因为恋床的原因,一时却睡不着。
透过窗棂,可以看到点点星辉,洒落在屋子里桌子上。
我心中一动,涌起一股诗意,起床坐起,拿起手机,写了一首诗。
写完,颇有些兴奋,想起冬夏与d姐,就更睡不着了。
正在这时,有人敲门。披衣起床,打开门,却是老宋妻子,说要与我讲几句话。我望一眼窗外,有些尴尬。
老宋妻子善解人意,微微一笑:“放心吧,老宋服了药,已经打呼,睡得甜着呢。他睡得很沉,打雷也吵不醒他。”
我点点头,跟着她来到院子里。
月华如水,把这栋山村宅院,照得如同白日。老宋妻子搬了两条椅子,我接过一条,心里盘算着,她肯定想要问我,这一年来,老宋在深圳,会不会与别的女人有染。
毕竟,老宋为杏花花了不少钱。作为一个女人,就算再迟钝,时间一久,对这一类事情,也是会有感知的。
我大脑飞速运作,思考应对之策。然而,我过虑了。
老宋妻子没提这些事,她谈起了她与老宋的相识,谈起老宋的好,不只是对她好,而且对她家人,也十足地照顾。
只是,她拖累了老宋。继而,她谈到了那次深圳之行。谈到了她在深圳认识的几个人,并由此对我表示了感谢。
她知道我许多事,比如,我与老宋饮酒,我与老宋下棋,就着一盘花生米,畅聊至深夜。
这些事,我倒不奇怪,肯定是老宋告诉她的。
出乎我意料的是,她竟然知道杏花、素琴,还有曹超。这些人名,难不成,也都是老宋告诉她的?若
真如此,老宋为什么这样做呢?
我心中一团迷雾,却插不进嘴,因为老宋妻子一直在滔滔不绝。好像,她心里的这许多话,一直没有机会说,直至我的出现,才给了她倾诉的机会。
当然,她谈到杏花素琴和曹超时,并没有不屑,而只有尊敬,称他们和我一样,照顾老宋关心老宋。
听到这里,说实话,我有些搞不懂老宋妻子了,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老宋的样子,你也看到了。”老宋妻子话风一转,“他支撑这个家,十年了。现在,该是我站出来,承担责任的时候了。”
人啊,成长的时候,往往只有关键的几步。有时候,看起来少不经事的人,在遇到重大挫折时,一瞬间就长大了,就足以担当家庭的顶梁柱了。
这句话,用在老宋妻子身上,可能不太合适,但道理却是相通的。直至这时,我才隐隐明白,她半夜三更,待老宋熟睡之后,把我叫出来谈心的原因了。
“我想跟你去深圳,能帮我找一份工作吗?”
面对老宋妻子的请求,我一时有些懵。
我说:“老宋他……另外……”
我欲言又止,想表达的意思。
其一,老宋才回家,病情未明,需要你守护,你马上出去,不太合适吧。
其二,“另外”后面的省略号,我想问的,是她的孩子。
之前,老宋跟看过小孩的照片,可爱活泼。但我来他家,却没见到孩子。尤其,听老宋在村口跟我讲那个杀猪匠的故事,更是引发我的无穷猜测。
只是,面对老宋妻子,我无法太直接。
老宋妻子仿佛明白我想问什么,回答道:“这两天,孩子他舅,放学后,把他接去外婆家了,明天放学,就会回来。他已经是个大男孩,我去深圳的话,他可以帮忙,做点家务事的。”
听到这里,我松了一口气,至少,杀猪匠的那个故事里的主角,与老宋没什么关系。
“当然,老宋这个样子,我也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家。我是想,请你回深圳后,先帮我张罗一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
在讲述她与老宋的经历时,老宋妻子一直很平静,并没有那种,一遇挫折就被打倒,满面愁容,感觉人生了希望的情态。
甚至,她的脸上,还隐隐带着笑。讲真的,她笑对人生的态度,感染了我。
这样的女人,面对生命,会是坚强的。而坚强的女人,命运总不会太夸待她。
这次,受杏花之托,来看望老宋,让我见识了一个不一样的老宋,也认识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嫂子。我答应老宋妻子,回深圳后,就考虑她的事。
“工作倒不难,难就难在,要找一个合适的工作。”
老宋妻子频频点头,表示理解。谈罢事情,回屋歇息。
重新躺下,我忽然想起杏花的包子店。
老宋妻子做的馒头,又白又好吃。
如果把她安排到杏花的包子店帮忙,行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