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源狠拍向胸口,面色痛苦地反问:“这是干嘛?拿我当贼吗?我可是你的亲生儿子啊!”
他从来不觉自己有错,如若不是父亲偏心,他怎会去做局害人。
反正如今自己已经暴露了,也无需再演什么父慈子孝。
为了使顾占宸更加痛苦,索性在他的心口再捅上几刀。
“没错,这事儿是我做的。我根本就不愿王府里再有孩子。若不是清芙阁看得紧,我也会弄死平哥,还有蒋鲤那个小野种。”
他神经质地哈哈一笑,“其实说野种也不准确,我可是听秋水说过,蒋鲤就是你见不得光的私生子。
说到秋水,其实她死的一点也不冤,谁让她一直给我出谋划策呢!还有我那撞柱而亡的娘亲。
若不是她一直苦苦相逼,我岂会听从王妃的话,让她枉死呢!秋水该死、娘亲该死,王妃也该死。不过最该死的却是你——顾占宸。”
此时,顾源像是被调换了灵魂,脸上无一丝孩子气,神情渐渐变得诡谲。
“你表面道岸貌然,实则假仁假义,猥琐至极。不喜我的娘亲,却与她生下我,却又不管我,让她一个低贱的妾室来养育我。
我能走到今日这步,全是拜你、你们所赐!顾占宸,你不配为人父,我恨你。”
虽然,顾占宸已经对他失望透顶,可亲耳听到这一席话,也是万剑穿心,跌坐到椅子上。
缓了良久,才对秦伯吩咐:“将三少爷挪到西角阁,未经我允准,不可离开半步。”
秦伯一直服侍他,自然看得明白。
如果主子能激动,说明这父子情还有缓。如今主子这么平静,只能说明已经伤透心,放弃三少爷了。
其实就算他承袭无望,一辈子碌碌无为,主子也不会不管他,这一生的荣华也是稳了的。
唉!
可如今三少爷却作的,将自己的所有退路都堵死了。
秦伯哀叹一声,也未劝,便退下了。
却不想被顾源给拦住。
“三少爷,您这是……”
顾源原本的想法是,府里待不下去,父亲就会将自己送到育桐书院。
(第54章有提,是高门子弟犯错去的地方。)
那里虽严苛,但好在过上几年,再结交几位贵公子,拓展了人脉,何愁他日不能卷土重来。
他都做好准备了,哪承想父亲竟要将自己囚禁,这就是要废了自己的意思。
才九岁,人生还未开始,自己就要被囚在这四方的地儿,未免也太狠了吧!
但这时他也顾不上怨,只能为了前途先“委屈求全”。
在拦下秦伯后,“噗通”一声跪在顾占宸面前。
涕泗横流道:“父亲,儿子还是个孩子。难道犯错后,就不值得被原谅了吗?
若您将我囚禁,那儿子这一生便被毁了,您的名声也会受累。求您看在父子情份的面上,就饶过儿子这一回吧!
您要是不想见我,大可去将儿子送到育桐书院啊!您不是以前还提过。儿子愿意去的,绝不会怨你。”
这点子小把戏,顾占宸怎能瞧不出来,只觉得眼前之人,不似顾源,而是一个魔鬼。
后悔自己未早日禁足他。
而祝心妍则由衷的在心里佩服顾源。
前脚刚骂完,后脚就服软。这脸皮子竟比城墙还厚!
顾源喋喋不休的苦求一通,见父亲还不为所动,就跪爬到老王妃面前。
声泪俱下的道:“祖母,您不是最疼孙儿的吗?您就替孙儿求求情吧!我不想被囚禁。”
说一点不心疼是假的,毕竟是即将长成的男丁,且还跟自己相处过一些时日。
老王妃的心思动了动,刚要开口求情,但见祝心妍在看她,并亮出了刚刚立好的字据。
老王妃虽疼孙子,但她更爱自己,立刻想起自己被顾源诓骗,还为他担保的事儿。
为免自己被顾占宸扫地出门,她只能将要脱口的话咽下去,反倒憋出一连串咳嗽。
并在帕子的遮掩下,向后到的齐嬷嬷递出了撤退的小眼神。
齐嬷嬷立刻心领神会,用手扶住她。
向顾源说道:“三少爷,既然主子爷都发话了,你听从就是。主子受了寒,身子骨弱,可再无心参与此事了。”
说完,又对顾占宸福身:“主子喝药的时辰到了,老奴扶她下去。“
顾占宸没应声,只点了下头。
祝心妍暗笑,果然字据一有,老王妃马上识时务了。
所以说,这人就是欠收拾。
顾源见府中唯一一个,能替自己说话的人都走了,整个身体便抑制不住的颤抖。
冲顾占宸磕头,“父亲,儿子知道错了,求您就放过儿子一次吧!儿子绝不会……求您……”
顾占宸未再看他一眼,只挥了下手,小厮们便上前将他架出去。
见无力挽回,顾源像疯了似地恶毒咒骂:“祝心妍、顾萋萋、平哥、蒋鲤,我咒你们……
祖母也不得好死,乔初悦胎死腹中。还有顾占宸,你也会遭到报应的。我咒你断子绝孙,不得善……”
刚开始仗着他是少爷,是主子,所以小厮们就没敢堵嘴。
可到了最后连老王妃,侧妃和主子爷都敢骂,这小厮们就害怕牵连到自己。
也不知从哪里掏来一块破布,把顾源的嘴给堵住了,反正他再挣扎也是无济了。
顾占宸听着咒骂声,喉咙感到一丝腥甜。
他咽了咽,费力挤出一句话:“让儿子这么咒我,我做人还真是失败。”
祝心妍知道他心里苦,多劝也是无益,决定用幽默化解。
“哎呀!骂你的又不止他一个。再说,他算老几。爷,不如将他当个屁给放了。”
知道她在逗趣,顾占宸摇了摇头,摆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都什么时候了,你竟然还能开玩笑。”
见顾占宸笑了,顾萋萋倒了一杯茶奉到他手边。
极懂事的说道:“父亲,世人都说‘人之初,性本善’。可女儿却认为一个人的劣根是在出生时就种下了,只是受其外界的影响,有没有‘发扬光大’罢了。
顾源落到这个下场,不是您的教育失责,而是缘于他未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将所有的不对,都归结到他人身上。
所以女儿希望,父亲不要将他的过错,转化为自己的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