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之时,有四位臭名昭着的恶贯满盈之藩王,分别是朱樉、朱檀、朱桂以及朱彝。这四人皆乃明太祖朱元璋之子,获封藩王之位后,便各自前往属地镇守一方。
先说那朱樉,身为朱元璋的次子,受封秦王,坐镇西安重地。此人生性暴戾乖张,对待下属与平民百姓更是心狠手辣,肆意欺凌虐待。更为令人发指之事乃是,他竟亲手残杀了自己的王妃!
不仅如此,其还胆大妄为地私自加征赋税,强行征召众多民夫,大兴土木以修筑奢华无比的宫殿及规模宏大的陵墓,致使当地黎庶苦不堪言,背负着极为沉重的负担。
再看朱檀,系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得封鲁王,镇守兖州。此人对道教痴迷至极,整日沉湎其中不能自拔,频繁吞食各种丹药以求长生不老。
岂料此举非但未能助其延年益寿,反倒令其身虚体弱,终致年纪轻轻便撒手人寰,早早离世而去。而在他驻守兖州期间,同样也大肆兴建了数量繁多的道观与庙宇,为此耗费掉难以计数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朱桂乃是明太祖朱元璋膝下的第十三子,获封代王之位后,便奉命镇守于大同一带。此人性情极为暴躁易怒,平日里对待下属与平民百姓动辄拳脚相加,毫不留情。更有甚者,竟曾毫无顾忌地当街裸奔,其荒诞行径令人瞠目结舌!
不仅如此,他还肆意妄为,未经朝廷许可便私自征收赋税,强行征用众多民夫为其修建奢华的宫殿以及规模宏大的陵墓。这一系列举动无疑给当地百姓带来了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致使民生哀怨沸腾。
而朱彝则是朱元璋的第十八子,受封为伊王后,负责镇守云南之地。此人同样性情暴虐残忍,对待下属及百姓手段狠辣,常常施以酷刑折磨。最令人发指的是,他竟然凶残到亲手杀害了自己的王妃,这般行径简直天理难容!
此外,如同朱桂一般,朱彝也胆大妄为地擅自征税,并强制征集大量民夫,大兴土木建造属于自己的宫殿与陵墓。这些恶行使得云南地区的百姓苦不堪言,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综上所述,明初时期那所谓的“四大恶人”藩王皆是些穷凶极恶、贪得无厌且碌碌无为之辈。他们的种种恶劣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极大地损害了明朝的统治根基,给国家和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与危害。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便像这般作恶多端之人,只因他乃是朱元璋之子,竟未遭受到过多严厉的惩处。此般情形,无疑成为了朱元璋那小民思想的典型展现。
后续即位的皇帝们,纵使有心对这些恶贯满盈的子弟予以严惩,却往往碍于《皇明祖训》的约束而无法痛下杀手、彻底整治。毕竟,只要一萌生出想要惩治他们的念头,那些为数众多的朱家王爷便会手持着《皇明祖训》,暗地里偷偷摸摸地指责皇帝冷酷绝情,全然不顾念亲情血脉。
或许正是由于存在如此众多恶劣的范例在前,后续的藩王们变得愈发肆意妄为起来。其中,朱有爋便是一个典型代表。这位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周定王朱橚的嫡次子,其人心术不正,阴险狡诈至极。曾经屡次三番地捏造罪名诬陷自己的生父以及长兄,致使他们遭受不白之冤,最终被贬为庶民。
不仅如此,那朱有爋简直就是个野心勃勃、欲壑难填之徒!此人贪心不足蛇吞象,得陇望蜀之心昭然若揭,居然胆敢觊觎其兄长的王位,妄图通过不正当手段将之篡夺到手。
然而,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朱有爋自以为谋划得天衣无缝,但终究还是逃不过英明神武的朱棣那双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睛。
朱棣洞若观火,一眼便看穿了朱有爋的阴谋诡计,于是当机立断采取行动予以揭露和打击。最终,朱有爋为自己的狂妄和愚蠢付出了惨痛代价,遭受了应有的严厉惩罚。
而说起朱宸濠,此人身世可谓极为显赫。他乃是大明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世孙,身上流淌着皇室贵胄的血液。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宁王朱权一脉传承至第四代的正统继承人,朱宸濠本应肩负起守护家族荣耀、维护一方安宁的重任。但奈何人心难测,欲望的驱使往往会让人迷失方向,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他自幼便心怀壮志,然而这份志向却逐渐偏离正轨,演变成了难以遏制的野心。其觊觎着那至高无上的皇位,渴望有朝一日能够君临天下。
终于,在正德十四年这个风云变幻的年份里,朱宸濠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谋逆之路,悍然发动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叛乱。一时间,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整个国家都陷入了动荡与不安之中。
但正所谓“邪不压正”,这场叛乱仅仅维持了短短的 43 天。王阳明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地平定了叛乱。朱宸濠的美梦瞬间破碎,最终沦为阶下囚,并被处以极刑。
回顾这段历史,后人不禁感叹那些明朝藩王们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令人发指。他们的行为不仅严重背离了传统的道德规范和人伦纲常,更是给当时的社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巨大危害。
百姓流离失所、经济遭受重创,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一段黑暗的篇章永远铭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时刻提醒着后人要引以为戒,坚守正道,莫让贪婪与野心蒙蔽了双眼。】
永乐年间
朱棣拧紧眉头,朱彝在封地的所作所为堪称人神公愤了,他转头对着身边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沉声说道:“你带着朕的旨意去伊王封地将他家眷全部押送来京,再派一些锦衣卫去给朕查查朱家藩王在封地上做的畜生不如的事有哪些,不要给朕夹带私货”朱棣的最后一句话带着警告,让他不要为了结党营私就把一些无辜之人给牵扯进来。
纪纲听着朱棣语气中的警告之意时,后背不由得冒出冷汗了,原来他做的那些事情陛下是知道的吗?越往深处想,他的额上冒出的冷汗越多。
“嗯?”朱棣语气沉沉的发出一个单字,纪纲身体抖了抖,随即语气恭敬的说道:“是”
朱棣看着纪纲离开的背影时,眼眸幽深,他是知道纪纲的所作所为,只是那些事情都没有触及朱棣的底线,他也就睁一眼闭一眼,权当没看见,这一次他做的有些过火了。这一次借惩治藩王的机会也能够敲打一下他,他连宗室都下狠手去惩治更别提他了。
“也不知道三宝到哪里了?”朱棣在前不久送走了他的三宝太监,这一次的郑和下西洋不再是傻乎乎的送钱的那种。
朱棣在出发前递给了他一本册子,语气和缓的说道:“三宝,这个册子是金榜私底下给朕的图谱,你这个是朕让画师连夜画出来的,你在下西洋的途中不仅要给朕打探他们的国情还要着重收集这册子上的东西”
郑和接过朱棣手里的册子,恭敬的行礼退下了,他转过头看着朱棣满含期望的眼神,心里大定。他这一次出海是带着朱棣交付的任务的。他需要不着痕迹的去打探那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各个方面的消息,以便朱棣能够随时掐住那些国家的命门,让他们再不能够威胁这神州大陆。
宣德年间
在金榜之上赫然提及的朱家王爷们,与其他犯下类似畜生行径之人,无一不是面色惨白、浑身颤抖不止。此刻,他们皆如受惊的兔子一般,蜷缩于被子之中,甚至连头都不敢探出丝毫。
每个人的心中都弥漫着一股不祥的预感,仿佛末日即将降临——他们深知,此番被金榜题名,恐怕已是必死无疑。毕竟,面对如此汹涌澎湃的民意,皇帝必然会下达旨意将他们处死以平民愤。
而此时,襄王朱瞻墡正凝视着金榜上所罗列的明朝藩王种种劣迹斑斑的作为,不禁长叹一声,然后缓缓转过身来,面向王府管家沉声道:“若是有任何一个宗室子弟前来登门拜访,你只管替本王将其打发走,就告知他们本王身体抱恙,实在不宜见客。”
朱瞻墡心中明白得很,经此金榜一盘点,那些宗室中的王爷们定然会像热锅上的蚂蚁般,一窝蜂地涌到他这儿,央求他入宫为他们向皇上求情。然而,皇帝好不容易逮住这般绝佳的由头来惩处藩王,又怎会轻易被他人的说辞左右呢?
即便自己真有那个能耐去劝说成功,他也是万万不会这么做的。只因他乃是金榜盘点过后为数不多的有功绩之王爷,故而在众人眼中显得更为引人注目。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皆会被无数双眼睛紧紧盯着,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