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铜山开发区挂牌的锣鼓声消散于山涧,标志着铜山镇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
时至五月,铜山精细化工园区整体设计规划已然敲定,其主要涵盖采矿、冶炼、化工、能源转换以及产能输送等五个系列的二十一个厂区,园区占地约十五平方公里,矿产资源覆盖范围达六十余公里。
五月中旬,铜山开发区第一批面向全国的招标结束了,总共筛选了以中工建设集团,龙海工业安装公司为首的,国内最具有实力的工建行业翘楚公司。
铜山精细化工园区的奠基仪式的炮声刚消散,苏誉已经带着设计,安装,评估等方面八名专家团队成员,奔赴欧洲开始了生产设备的考察旅程。
同时,他又在国际化工网站,国际冶金网站上发布了,铜山开发区要上精细化工项目,不但需要采购先进的设备,还需要化工方面高技术人才。最后还特别提到了,合作共赢和二手设备收购的意向。
其实,从一开始,苏誉就没有准备采购新设备,资金是一方面,主要原因还是不想被洋鬼子卡脖子,他准备收购东南亚破产的化工企业设备和技术人员,边安装边改进,做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冶炼化工生产线。而且通过安装改造,能为国内培养一批冶炼化工方面的设备技术人才,为国家的工矿产业升级换代打好坚实的基础。
或许众人对于苏誉的此般构想,不屑一顾,觉着他是异想天开,岂会有如此众多的新企业、新设备倒闭抛售?难道苏誉真当他人是猴子,历经艰辛培育出来西瓜,还没品尝到成果便要舍弃西瓜去摘取玉米?
我们前面提到,现在是亚洲金融危机,苏誉能不能顺利实现半价打造出世界上最完善,最环保,最具有操作性,节能又环保的产业链计划,还要看金融危机的危害程度。
按照苏誉的分析,现在是资本大鳄之间的僵持,也是拼消耗的阶段,毁灭性的危机应该在七月份以后。国际资本大鳄还在与东方较劲,暂时还腾不出手,或者说是看不上再吃东南亚其他地区的剩菜剩饭。一旦和东方国分出胜负,无论结局如何,他都要抽走自己留在东南亚最后的血液。由于东南亚很多地区国际化程度都比较高,对国际金融的依赖性都很强。这个时候,国际资本大鳄才开始抽逃资金,无疑是对冰雪覆盖的东南亚经济雪上加霜,结果是灾难性的。别说上市企业能不能保住,这些国际性国家能不能维持都是个未知数。
苏誉带人去欧洲,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没有立马就定制设备的想法。主要是了解欧洲工业发展的真实水平,还要看看欧洲的化工能源市场发展状况,更想要了解产能转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如何再次利用。
有了这三个想法,苏誉大张旗鼓的和全球十大顶尖的冶炼化工设备制造、能源转换生产的大集团公司接洽。
谁都知道东方人傻钱多好糊弄,只要打上几个洋码,东方人就晕乎的只掏钱。而且这些年,他们欧美人的高耗能,高污染的老旧淘汰设备都卖给了东方龙,不然哪里有东方的烟雾缭绕,哪里有龙的腾飞云朵。
其实大家都知道,不是东方龙傻,是东方虫太贪,因为他们考虑的是这次设备采购,自己能拿多少,而不是能不能为企业采购上物美价廉的好设备。
老外虽然不齿这种虫子行为,但很喜欢虫子们带来的收益。
苏誉一行先入欧洲,谈到世界化工设备,德国的巴斯夫是绕不开。因为它是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精细化学品制造商。
巴斯夫不仅拥有超过60个生产工厂,还在全球约40个国家设有300多个分公司和办事处。
在巴斯夫驻欧盟办事处人员的陪同下,苏誉一行参观了巴斯夫位于德国的路德维希港总部,听取了设备生产工程师对设备性能的介绍。
不知道别人听没听出来,苏誉感觉到人家介绍的还是老旧高耗能的设备。因为他们认为,这些设备适合喜欢腾云驾雾的东方龙。
听完设备性能和参数的介绍,考察团其他人员都很兴奋,频频点头,低头交谈着。唯有苏誉眉头紧皱,一脸的不爽。
他翻了翻随身笔记本电脑,淡淡的说道:“先生们,如果这就是巴斯夫设备真实的技术水平,那我不妨告诉大家,我很失望。我认为,没必要再浪费时间去工厂参观,因为那里的污染一定很严重,况且我们又不是来收垃圾的。”说完,起身收拾东西要离开。
这一突然情况在一片祥和的声音中发生了,让巴斯夫销售部的工作人员有些措手不及。他们可不敢认为龙国的外汇不香,在这个大环境不景气的时候,谁不想吃下这一块大蛋糕。
考察团成员也不知道苏誉发什么神经,他们都怕苏誉得罪了巴斯夫,让铜山精细化工园区失去与世界化工翘楚合作的机会。
几位工作人员私下用母语沟通了片刻,希望考察团继续去工厂参观,他们把苏誉的意见汇报给董事会,明天继续探讨设备。
本来就不准备和他们合作,苏誉当然也没再说话,就随巴斯夫引导人,坐上大巴去了生产厂区考察。
汽车上,听陪同人员不厌其烦的给大家介绍巴斯夫的实力。从他的嘴里得知,巴斯夫全球第一的头衔还有很多。
比如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抗氧剂生产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tpU、pA66、pA6、pbt的生产企业,还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化工品的供应商。巴斯夫已经在全球诸多细分领域中,做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这一点,苏誉很是佩服,虽然有可能合作不了,但也不影响他对这个企业的尊敬。
但凡高科技设备,主要精密仪器都在内部核心位置,直观根本看不到不同,也洞悉不了核心。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考察团人员都被企业所展现出来的宏大规模,震撼的无以伦比,他们只感叹西方的工业发达,幻想着照搬过去。
苏誉既不是内行,也没想着能看到什么门道。他只关心产品的纯度和质量,了解生产行情和销售情况,更倾向了解环保处理。
临近工厂下班,一行人也只参观了不到三分之一。
回到酒店,德国有一家化工设备制造商科思创销售代表来拜访,苏誉热情的接待了来人。
科思创是全球最大的pc生产商,是全球领先的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生产商,在全球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包括约五十个生产基地和十多个研发基地。
前身拜耳是全球pc最早工业化生产的企业,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pc生产商。不仅如此,科思创在异氰酸酯领域位居全球前列,其中tdI产能全球前列,mdI产能全球位居前三位。
pc原料这一块也是铜山精细化工园区的主要化工项目,如果条件成熟,苏誉也想上马pc生产项目。所以,他和科思创来访人员洽谈的很融洽,最后约好了明天去公司参观洽谈。
第二天,考察团又被请到巴斯夫会议室。这一次,人家拿出了诚意,拿出的设备也都是比较先进前卫的,但是报价也高的吓人。本来没有准备购买他们的新设备,苏誉也不扯价格和价钱的问题,只谈核心技术,了解它的分解值和产收率。了解它的环保程度和能源的转化率等。
收集了一些相关数据材料,苏誉一行又去了科思创集团。首先参观了他们最先进的化工生产线,又参观了pc型材生产线。
最后来到科思创总部,听取了设备生产技术人员对设备技术参数的讲述。
也许世间本无秘密,苏誉在巴斯夫谈判中所说的话,也被传到科思创公司。和巴斯夫不同的是,科思创拿出来的基本都是干货,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设备没人敢推荐。
考察团在欧洲停留了五天,走马观花的参观了很多精细化工厂。又马不停蹄的飞去了美洲。他们此行的重点化工原料设备生产企业陶氏化学,就在美国密歇根州米德兰市,这是一家全球大宗化学品最大的生产商,也是苏誉比较看重的一个化学公司。
陶氏化学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材料科学公司,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涉足包装和特种塑料、工业中间体和基础设施、高性能材料和涂料等多个业务领域。
陶氏化学有诸多第一标签,如陶氏化学是全球最大的乙烯、聚苯乙烯、醋酸乙烯、二氯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产品的生产商。
此外,陶氏化学在聚氨酯、聚丙烯、丁苯橡胶、反渗透膜、离子交换树脂、水处理、电力电缆用绝缘材料和屏蔽材料相关材料领域中,拥有全球领先地位和影响,部分领域位居全球第一。陶氏化学在光刻胶领域拥有垄断地位,其产品在半导体材料市场中占据绝对龙头地位,全球市占率高达约80%。
苏誉了解过这个公司的生产设备以及产品系列,也了解到这些设备所生产的产品市场广泛度。
和德国人的严谨不同,苏誉也见识了美国人的不拘一格。洽谈期间,他们还谈到在东南亚的合作项目,谈到了亚洲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困扰。说到了几个正建的合作项目濒临破产等等,并有意向与铜山精细化工园区合作的想法。
转了半圈,苏誉感觉到这才是他想要的结果。于是,经过两天的磋商,陶氏愿意把东南亚几个停滞项目转移到华夏大地上。
最后,在陶氏亚洲负责人的带领下,考察团去了东南亚,实地考察了停滞的在建项目。
苏誉调研完得出结论,虽然不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设备,但是在得到陶氏承诺技术升级的前提条件下。敲定了一个备忘录,苏誉以低于国际市场一半的价格拿下了几个濒临破产的化工企业的设备。
与陶氏化学达成协议后,铜山精细化工园区的化工项目设备基本上落实了。但金属冶炼这一块的设备,还没有意向目标。
回到酒店,苏誉查看了冶金网站,他在网上的发布的帖子得到了很多相关回复,有人邀请他去西马克冶金设备公司看看,有人建议去达涅利冶金设备公司考察考察,还有人提出合作的意向。
如今的苏誉在破产企业上吃到了甜头,更不屑考虑从源头设备制造商手里购买新设备。
最后他在和很多业内人士互动时,有人提到了西马克公司和达涅利公司在非洲和东南亚的项目,建议他先去这里考察一下,然后再和设备生产商洽谈购买。
这个建议很不错,符合苏誉的最终目的,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通过中间商联系考察了几个冶金新项目。
无独有偶,苏誉一行总共考察了六个新建项目,其中四个试投产还没进行就停产了。原因有两点,其一,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能源市场严重萎缩,投资商资金链断裂,公司面临倒闭重组。其二,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下游使用金属原料的制造公司发生倒闭潮,金属原料需求却越来越少,导致矿石能源市场价格一路低迷下调,矿业生产成本不降反增,结果生产就是烧钱。从而逼迫很多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停摆观望,有些国际化比较紧密的公司,已经开始了破产申请。
这种大的国际环境下,尤其是依靠东南亚市场维系的企业,市场就那么大,而且蛋糕还在持续萎缩,能扛过这个严冬的都是小规模本土公司,行为他们与国际金融直接不搭边,更没有太多的境外市场。但那些规模庞大的上市企业,股票市场像春天的雪堆,每天在消融着资金。很多企业已经资不抵债,不得不出售资产保存企业。
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啊!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大批的破产潮,东南亚的企业主一个个都忧心忡忡,期盼着冬天快些过去。
但是,苏誉看了几个濒临破产的铜铁锌铝的冶炼企业,也参观了生产线,听到的都是希望苏誉注资合作共渡难关,却很少有人谈及设备清仓处理。因为,这是他们的全部,也是他们翻盘的希望,谁都知道春天会回来的,他们心里还有希望。即使有个别人谈到了出售资产,但都是打包出售,价格比苏誉预料的高出很多。
苏誉觉得,他们还不着急,他们还有幻想,在做了简单的沟通后,以回去商量的借口离开了东南亚。再次飞去欧洲,去了德国的西马克公司和意大利的达涅利公司。
时间进入六月中旬,国际资本大鳄失去了耐心,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金融市场清洗。一时间,本就冰雪覆盖的东南亚金融市场上,再次刮起了西北风,飞起了鹅毛大雪。
也就在这一刻,有人终于扛不住了,邀请苏誉洽谈出售设备。紧接着,东南亚出现了新一轮的倒闭潮,而且这一次倒闭的全是一本万利的能源企业。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苏誉开始了他的设备收割,不但以低于市场价的三分之一价格拿下设备,而且还得到了境外很多矿场资源。
从而为铜山精细化工园区走出国际铺平了道路。
此时,黑水省方才领略到苏誉的过人之处,原本预计需投入一百多亿的设备资金,最终苏誉仅用三十余亿便圆满达成,并且为下游的技改项目筑牢了坚实根基。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苏誉将此重大利好消息呈报给省委省政府,省委省政府旋即转达给了发改委。
最终,由发改委曹主任挂帅,国家科学研究院斥资五个亿,于铜山开发区设立一个冶金化工设备研究生产中心,主要负责相关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技改设备改进及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