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 章 驻扎
“哎呀,老李也是福薄,没想到就这么的死了”
“尘归尘土归土,从此走向黄泉路,希望老李你下辈子不要再这么命薄了”
一个难民死了。
死在了一个不知何方的岛屿之上。
“也不知你的亡灵能不能回到家乡,但希望你能安息吧”
故土难离,虽然他们是因为家乡遭受水灾被迫出来求生的,但还是多么希望能够回到家乡落叶归根。
虽然这人生前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但是他的死去还是给这片营地蒙上了一层阴霾。
“雷老大,你说我们还能回到大明吗?”
身后的锦衣卫小弟们也都神色复杂。
他们都有家人,但是为了陛下的霸业,原本是跟着团队前往旅宋岛的,但不知缘何飘到了这里,不知故土的家人是否安好?
此时此刻,恰如此时彼刻。
大部队还是到达了吕宋岛身为总督的许柴佬,在看到少了一大船的苦力以及锦衣卫时,也是心生感叹。
来时好好的,没想到回不去。
“我大明子民不该遭受如此大的不幸”
“奈何遇上百年难得一见的暴风,竟然席卷了航路”
“也幸好大多数难民还是来到了这里,可以继续为我大明开疆阔土了”
“唉”
望着远方许才老有了一种不切实际的妄想,有没有可能那艘失踪的大船上的水手并没有淹死在海中,而是飘到了那块大岛上?
当然,他想想就算了,许柴佬他们在此间经营100多年,也是隐隐约约知道他们东南角有一块大岛。
但是整个岛上一大片的沙漠红土地根本就没能活人。
哪怕那艘失踪的海船到了那里,最终还是免不了一个死亡。
“总督不要再烦恼了”
“有时候命运就是这般无情啊,至于那1000多条人命,就当他们没有存在过就行了”
也是,反正大明目前有几千万人,完全不在乎少这1000多条人命 。
大不了到时候再经人为制选一起洪水淹个几万难民在迁移过来就行了。
大明人多,压根就不怕消耗,更何况他们只是难民。
“罢了,这1季度的开荒,赶快去执行吧,江南那边可是要求我们提供大量的粮草朝廷陛下那夜让我们提供大量的粮食”
“在保证陛下那边粮食供应的前提下,也让江南那些丝绸店的老板们抬抬价钱,不然咱这边的粮食就不卖给他们了”
“大人不要忘了那,听说虾仙人那里可有大量的料理包”
“他们完全可以从仙人那里进货,不一定非得从咱们这里采买粮食”
“既然这样的话,那就让他们到仙人那里买料理包吧,反正咱们这俩是在保证自己吃饭的前提下在供给陛下,不管如何,绝对不能让陛下那边缺少粮食”
“毕竟咱这官位都是陛下给的,咱绝对不能做那种不忠不孝的逆贼”
“可是总督大人如果这样的话,江南那些富商们不就”那普通还想说些什么的时候。
“呔”
“我才是总督”
“左右,把这人拉下去打成肉泥挫骨扬灰,买入香蕉地里”
“本督不愿意为了一己之私力而制造洪水祸害苍生的奸商做生意”
许柴佬义正辞严,当然这真不真心也只有他知道
但他清楚虾仙人这种凭空制造料理包的能力太可怕,并且早已上了锦衣卫监督榜第一了。
虽然他现在没有资格与这所谓的虾仙人对垒,但给虾仙人挑挑事还是可以的。
毕竟阿斗现在也好奇下线人这料理包的制造手段的上限几何,能不能全面代替朝廷的军粮?
当然免费的最好,不过这样的话容易让将士反叛。
新的牛马已经到了田地之中,已经开始耕耘,当然由于如今已经8月份了,受到季风的影响,旅宋岛那经常下雨。
“妈的又是下雨,这怎么开荒怎么开荒”
“这下雨多是一件美事啊?把稻种种下去,然后回去躺着就行了”
当然躺平他们这些牛马肯定是躺不平的,不过相对而言,此地土壤确实肥沃,开垦种地的时候倒是比国内轻松不少。
就是这天天下雨,他们也有一些烦闷,而且也因为水土不服,生病的情况不少。
更有甚者病在床上几天最后嗝屁了。
对于这种情况,他们也只能感到悲伤,不过也没办法,这就是命数。
挖个坑埋点土,数个,最后扔土一埋,尘归尘土归土。老乡拜拜莫回头。
(新的牛马已经出现,怎么能够停滞不前?穿越职场,坚定向前,业绩一定会实现)
尤其于这些牛马大多都是居于沿海省份,所以对捕鱼养鱼也有一手,沿着马尼拉一路南下,不少渔场相继成立。
当然对于当地蛮夷的绞杀也在持续进行中,每隔半个月屠灭一个部落,再将他们作为上好的人肥浇灌在土地之中。
在配备有新式火器火炮的明军面前,当地的满意都忘。如拜泉一般相继复密,不过数年时间就基本上被完全扫光。
也因为这个功勋侯布最终成为了大明锦衣卫第1代八虎成员又称旅宋人屠。
当然这是后话,暂时不提。
由于大明这几年,对于外邦的蛮夷一直磨刀霍霍,越来越多的蛮夷直接选择向大明臣服甚取族内最好的财富。以及最好的女人也都相继被送到大明皇宫之中。
当然对于这些财物以及美人阿斗又以各种奖励的方式赏赐给了手下的那些建功立业的臣子们。
当然武将立了大功之后,不少文臣也开始心有不满,尤其是原本跟朱允炆玩的不错的那帮江南文人,一个个中怨天怨地,仿佛被渣男抛弃的怨妇一般。
尤其是现在江南的文坛不再专注于风花雪月,反倒一个个开始写起了归怨诗。
更可谓是名句频出
什么“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什么“春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当然写归写,但在生活上他们依旧保持着富贵荣华的生活,甚至因为银矿的发掘,他们的生活更加奢靡。
就拿鸡蛋来说,普通百姓吃的土鸡蛋一个也才一二文钱。
但是这些官生他们吃的鸡蛋可那可不是一般的鸡蛋,那是二般的鸡蛋。
为了吃到更好的鸡蛋,他们把人参鹿茸这些名贵中药都拿来喂给那些公坤母坤,将其培养成什么药鸡,最后生产出来的蛋,一两银子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