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允礼的婚事
永寿宫的午后,阳光慵懒的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若曦坐在榻上,手中翻阅着一本画册,画册中皆是此次选秀秀女的画像。
她微微皱眉,思索着如何为允礼挑选一位合适的福晋。思索片刻后,若曦对一旁候着的王喜说道:“王喜,去宣十七爷进宫。”
王喜连忙应道:“嗻。” 说罢,匆匆转身离去。
不多时,允礼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袍,身姿挺拔地走进永寿宫,面容英俊,气质高雅,见到若曦,立刻行礼请安:“臣弟给皇嫂请安,皇嫂万安。”
若曦微笑着说道:“十七弟快起来。”
允礼起身,走到若曦面前,说道:“皇嫂客气了,不知皇嫂有何事吩咐?”
“你皇兄思虑你的嗯年岁也不小了,让给你娶嫡福晋呢!”若曦拿起桌上的画册,递到允礼面前,说道:“本宫思量着还得你自己喜欢才是,十七弟,你看看这本画册。这里面都是此次选秀的秀女画像,你看看喜欢哪个?”
允礼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说道:“皇嫂,您就放过臣弟吧,臣弟还小呢,这选福晋之事,不急不急。”
若曦微微摇头:“十七弟,你看看你哥哥们,这个年岁都做阿玛了,你可不算小了,快先看看。” 说罢,若曦示意巧慧,让她把画册递给允礼。
允礼无奈,只得接过画册。他缓缓翻开,一幅幅秀女的画像映入眼帘。有的秀女容貌娇艳,有的气质温婉,可允礼只是匆匆扫过,并未有太多停留。
突然允礼愣住了,目光紧紧盯着画像上的女子,眼中满是震惊与惊喜。他抬起头,看着若曦,问道:“皇嫂,这个秀女是?”
若曦看了看允礼指着的画像,说道:“这是大理寺少卿甄远道的嫡女,唤做甄嬛。”
允礼喃喃自语道:“原来是她……”
若曦微微皱眉:“十七弟,你认得她?”
允礼微微点头:“皇嫂有所不知,前些年臣弟在京郊时,偶然间见过这位甄家姑娘。当时臣弟被她的才情所吸引,只是后来再也找不到佳人了。没想到,今日竟能在此见到她的画像。”
若曦微微一怔,随即笑道:“这可真是缘分。十七弟,既然如此,那本宫回了你皇兄,把她指给你可好?”
允礼微微红了脸,说道:“但凭皇嫂做主便是。只是臣弟不知,甄姑娘意下如何。”
若曦微微一笑,说道:“十七弟放心,此事本宫自会安排。以十七弟的才貌,想必甄姑娘也不会拒绝。”
允礼微微欠身,说道:“多谢皇嫂成全。”
从永寿宫出来后,允礼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的脑海中,一直浮现着甄嬛的模样。
傍晚时分,胤禛回了永寿宫,若曦与他说起了此事。
胤禛听后,微微点头,若曦调皮的说道:“你确定要将甄嬛指给十七弟?依我看那甄嬛,眉眼间与我有几分相似,还想将她纳入后宫给皇上您呢。”
“朕的皇后何时这般大度了?舍得把与自己相像之人纳入后宫,就不怕朕移情别恋?”
若曦嗔怒的一笑:“哼,看你敢!要敢移情别恋,我就不让你进永寿宫。”
随后手轻轻的敲了若曦的额头:“越发小性子了,你都在我身边,我还要个菀菀类卿做什么?既然十七对她一见钟情,成全他们,也是一桩美事。”
“明日我去给皇额娘请安,禀了她老人家。”胤禛点点头。
若曦靠在胤禛怀里,感受着他温暖的怀抱,嘴角微微上扬, 胤禛轻轻抚摸着若曦的头发,在她额头上落下一吻,两人相拥在养心殿内,温馨而甜蜜 。
次日,晨曦微露,紫禁城还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永寿宫却已渐渐热闹起来。若曦早早起身,亲自为胤禛整理朝服,胤禛看着若曦,眼中满是柔情:“怎么不多睡会呢,这些事交给苏培盛去做便是。”
“你现在日理万机,我能见你的时间不多,自然亲自做了心里才踏实呢。”
若曦为胤禛正了正衣襟,胤禛轻轻握住若曦的手:“见那些女人,小心着些。”?说罢带着苏培盛快步走了出去。
待胤禛离去,若曦便吩咐巧慧准备了她新作的藕粉糖糕,装入精致的食盒,前往寿康宫。
来到寿康宫,若曦轻轻踏入殿内,见太后正坐在榻上,由宫女伺候着洗漱。若曦微微欠身:“儿臣给皇额娘请安,皇额娘万安。”
太后转过头,看到若曦,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若曦来了,快过来,让哀家瞧瞧。今日怎么来得这么早?”
“儿臣想着给皇额娘送些新作的藕粉糖糕,赶着早膳的时辰来陪着您一起用些呢。” 说着,巧慧将食盒呈上,打开后,一股香甜的气息弥漫开来。
“你这孩子,总是这般贴心。”
若曦陪着太后吃了早膳,而后微微正色开口:“皇额娘,昨个儿臣奉皇上的意思召了十七弟,十七弟翻看秀女名册看上了甄家嫡女甄嬛。选秀那日儿臣瞧着那甄家姑娘模样才情皆属上乘,与十七弟也算有缘,便想着促成这桩婚事,不知皇额娘意下如何?”
太后微微皱眉,沉思片刻:“这甄嬛,哀家在殿选时也有印象,确实是个不错的姑娘。十七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也该有个正经福晋了,如此倒也是一桩好姻缘。若曦,此事你做主便是。”
“儿臣定会好好安排。”?若曦微微欠身。
太后放下手中的茶盏:“此次进后宫的秀女,都择定了哪些?”
“儿臣依着皇上的意思择定了济州协领家的沈家嫡女,夏家嫡次女,还有富察家的嫡三女入宫。”
太后微微点头,说道:“皇后选的好。这几家的姑娘,家世都不错,想必性子也不能差了。只是新人入宫,往后的日子,你可得多费些心思教导。”
“儿臣明白,皇额娘。”
“余下的秀女,可怎么安排?”
“皇上的意思,是将余下的秀女指给宗室做侧福晋。如此,既能为皇室开枝散叶,也能让这些秀女有个好归宿。” 太后微微点头。
“皇上此举倒也算妥当,只是皇上此次只选了三人入宫,是不是有些少了?”
若曦闻言,也不知如何言语,太后微微一笑:“哀家记得,有个鬓边落了海棠花的秀女吸了蝴蝶的,皇上当时也说有趣。”
“是了,穿着有些许的朴素,好似是一个县丞之女。”
太后放下茶盏,微微点头:“那姑娘虽出身小门小户,但看着机灵,不如也一起留下吧,也叫天下知晓天家选秀不仅看门地。”
若曦微微一怔,随即说道:“自当听皇额娘的。。”
太后看着若曦,眼中满是欣慰:“若曦,你如今身为皇后,又有了身孕,这后宫之事,既要操持得当,又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切不可太过劳累,知道吗?”
“儿臣明白,皇额娘。儿臣会小心的。只是这后宫诸事繁杂,儿臣想着能多为皇上和皇额娘分忧。”
太后微微叹气:“你这孩子,总是这么懂事。只是这后宫之中,人心复杂,你要多加小心。新入宫的秀女,你也要多留意,别让后宫起了纷争。”
“皇额娘放心,儿臣定会妥善处理。儿臣已经让华妃协助,又挑选了几个经验丰富的嬷嬷,教导她们宫中礼仪。”
太后微微点头:“华妃做事向来有分寸,有她协助你,哀家也能放心些。只是若曦,皇上心中有你,但你也得为皇上去考量。”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家常,若曦便起身告退。
回到永寿宫,唤来王喜:“王喜,去内务府,将那位鬓边落了海棠花的秀女牌子找出来,一并添进入宫秀女中。”
王喜连忙应道:“嗻。” 说罢,匆匆离去。
若曦坐在案前,思索着新入宫秀女和太后的深意,正想着,巧慧端来一盏燕窝递给若曦:“娘娘,喝盏燕窝,歇一歇吧。”
若曦接过微微叹气:“巧慧,看着尊贵的皇后,可连遵从自己的心都不能,真不知何时才能真正安宁。”
“娘娘,您别太忧心了。只要您好好的,这后宫就不会乱。”
若曦微微点头,勺子搅弄起碗中的血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