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人家女子点头之后再赐婚,实际上她们哪有反驳的余地,她们就是如商品一般供帝王家挑选。
众位贵女各个都跟鹌鹑似的,不敢吭声。
淮王看了一眼曲承欢的方向,收回目光对皇帝说:“没有!”
太后立马变了脸色,这个逆子好说歹说怎么都不听,明明说好了让他选一个合眼缘的。
皇帝也是无奈,这跟太后和他说好的不一样。
沈即脸上也带上急切,那曲家小姐不是挺好吗,关键人家还对王爷心生景仰。他不想让王爷错过,想要上前告诉太后,被盛珣一个眼刀堵了回去。
“想来是淮王不常在京中,不了解各位小姐们的性情。”
皇后笑着开始解围。
“刚才臣妾看淮王连头都没抬就说没有,应该是咱们淮王不好意思,不如让太后娘娘替王爷选一选吧,毕竟还是做母亲的了解儿子多一些。”
说完掩嘴一笑。
皇后这个台阶铺的极好,反正太后非常满意。
“罢了,那就哀家再替他操心一回吧。”
太后转头看向各位小姐们,大家都听说过淮王克妻,虽然淮王长得好看,但是命更重要一些,所以都低下头不敢呼吸,生怕选了自己。
就在太后观察着各位小姐的时候,曲承欢正在想自己要不要主动出去说自己愿意嫁给淮王,毕竟太后把低阶官职家中的待嫁女也召来,又有淮王克妻名声在前,想必太后不会介意女子身份高低。
“禀太后娘娘,臣女有事启奏,是关于淮王殿下的。”李惊澜起身来到太后面前跪下。
看到李惊澜突然跳出来,淮王和沈即对视了一眼,心道这个女人要做什么?
沈即也认出了她是刚才背后说主子坏话的人,用冷冷的眼光看着她。
“哦~”
太后娘娘语调升高,带着些许期待。
心以为有人愿意主动嫁给淮王,心生欢喜,如果有人主动嫁那比用皇家威严逼着姑娘点头更好。
一来真怕儿子克妻是真,选了高官之女害了人家心生怨怼,家世太低又觉得委屈儿子;二来怕自己选的女子不能称儿子心意,以后成了怨偶。
这有人主动站出来,这可解了她的困苦,太后上下看了一眼女子,看她的座次也是靠前的,满意的点了点头,和善问道:“你是哪家的姑娘,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太后俨然把李惊澜当成未来儿媳,问东问西的。
“回太后,臣女是御史大夫李进之女李惊澜,今年十六岁。”
好,好,出身好,年纪也合适。
太后心里这么想。
“你刚才说有关淮王的事要禀报哀家,是什么?说与哀家听听。”
“禀太后,臣女刚才听闻皇上有意为淮王选妃,只是王爷似乎不熟悉各位姐姐妹妹们。按理说能得太后和淮王赏识该是天大的荣幸,只是若成夫妻还是得心意相通才是。”李惊澜道。
“李小姐说的是啊!”
太后越来越觉得这个李小姐真是懂事。
李惊澜端着笑意看了眼太后神色,见太后面色甚好又继续道:“与臣女交好的贵女中,有一位妹妹一直仰慕淮王殿下,她曾说过淮王是为国为民的英雄呢。太后何不成全这位妹妹一番心意呢。”
李惊澜的庶妹脸色突然煞白,原来她这个嫡姐是要她嫁给淮王,难怪会把这么好的衣衫首饰送给她,她自己反倒打扮的低调。
不过李惊澜这个庶妹可多想了,她说的这个人就是曲承欢。
她捏着自己的把柄终究是个祸根。
既然曲承欢这么维护淮王,就让她嫁给淮王,到时候克死她。
庶妹什么的早就叫她抛之脑后。
“什~什么?”太后听到她说的话紧张了一下,竟然不是她自己爱慕淮王。
不过总归有女子对儿子上心也是好的。
“你说的这个人是谁?”于是太后就问李惊澜,然后往贵女那边扫了扫。
“回太后是工部员外郎曲家的小姐。”
听到李惊澜这么说,淮王拿杯子的手紧了紧。
她的庶妹突然就松了一口气,喝了口水往下压了压。
曲承欢听到她点自己,嘴角微微上扬。
这李小姐还真是她的福星,先是作死蛐蛐淮王,让自己在淮王面前刷了一波好感,这又帮自己在太后面前引荐,还是瞌睡来了递枕头。
不过最开心的竟然是沈即,虽然这个李惊澜没安好心,但是如果曲小姐做了王妃,那他可太高兴了。
本来以为是眼前这个世家女,这又说是一个小官家的女儿,太后心里突然有了落差。
皇上倒是觉得一个从五品的官家女挺好,京城中的大族没有这家定是个无背景的人物,万一再出了事给她父亲提升一下官阶就是了,上次杜家女出事,皇帝封了杜家一个伯爵。
于是对着下方说:“哪个是曲小姐啊,上前来。”
因着人多,皇帝的话坐在后面的人根本听不见。
太监高喝道:“皇上请工部员外郎曲家曲小姐觐见。”
曲承欢起身整理了下衣裙,向着上方走去。
只见女子莲步轻移,罗裙飘逸,只梳了一个简单的单螺发髻,头上那只素银步摇微微晃动。走近后又见女子容貌肤若凝脂,明眸皓齿,唇若涂朱,浑身上下一身书卷气质,眼尾的一颗朱砂痣又添了几分风情。
这个位面的父兄都是爱读书之人,她穿来时太小,家中无闲钱让她精通技艺,只能多读书。
曲承欢在皇帝几步远的地方站定,端庄的给上位的人行了礼。自己上一世做了几年高门贵女,礼仪气质自然不在话下。
淮王假意饮酒,端起酒杯掩盖神色。皇帝没想到此女子如此貌美,一时也呆愣住了。
看清曲承欢的容貌后,太后心里也满意的几分,开口道:“曲小姐芳名怎么称呼,多大了?”
“回太后,臣女名唤曲承欢,家父工部员外郎曲凌,今年十八岁。”
太后心里暗自点头,嗯,长得貌美,规矩也好,还算不错。
太后又问:“李小姐说你曾多次赞赏淮王,可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