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混沌空间某处…………

自从逸尘和碧游开始了双修生活,他们所处的那片静谧山谷便仿佛被注入了更为浓郁的灵气。每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洒下,逸尘与碧游便在山谷的清泉边相对而坐,周身萦绕着淡淡的光晕。

逸尘引导着碧游,一同将心神沉浸于天地灵气之中,感受着自然的力量在体内缓缓流转。碧游起初还稍显生疏,气息的运转偶尔出现凝滞,但在逸尘耐心地指导下,逐渐找到了诀窍,气息也愈发顺畅。

随着双修的深入,他们发现彼此之间似乎建立起了一种奇妙的心灵感应。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对方就能心领神会。有一次,在尝试突破一个修炼瓶颈时,碧游突然陷入了困境,心魔开始作祟,眼前浮现出种种可怕的幻象。逸尘立刻察觉到了她的异样,迅速伸出手与她相握,将自己纯净的灵力源源不断地输送过去,帮助她驱散心魔。

在双修的闲暇时光,他们会漫步在山谷中,逸尘会为碧游讲述自己曾经游历世间的奇闻轶事,碧游则会分享自己对修炼的独特感悟。在一次探讨中,碧游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修炼思路,让逸尘眼前一亮,两人随即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尝试。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他们的修为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一场突如其来的魔道入侵中,逸尘和碧游携手并肩,运用在双修中领悟到的独特功法,成功击退了魔道众人,守护了这片宁静的山谷,也让他们的双修之名在修仙界渐渐传开 。……………………

逸尘对碧游说道,“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然后再万物合一,循环往复,这就叫做循环。”碧游听得入神,不自觉凑近,眼中满是好奇与求知。

“那这与我们的修炼,又有何关联?”碧游轻声询问,目光紧紧锁住逸尘。

逸尘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抬手遥指山谷间流淌的清泉,“你看这泉水,自山巅而来,汇聚成溪,又融入江河湖海,最终蒸腾化云,再度落下成为新的清泉,这便是自然的循环。我们修炼,吸纳天地灵气,化为自身灵力,在运转中,灵力又与周遭灵气交融,看似消散,实则重生。”

碧游若有所思,闭眼感受着四周灵气的流动,可片刻后,眉头轻皱,“可我总觉得,这其中还有更深的奥秘,却怎么也抓不住。”

逸尘轻轻握住她的手,将自身灵力缓缓渡入,“莫急,这循环之道,非一朝一夕能参透。我们在双修时,彼此灵力交汇,不也遵循着循环之理?你的灵力助我稳固根基,我的灵力为你拓宽经脉,相互交融,生生不息。”………………………………

逸尘盘膝而坐,身姿挺拔,对身旁一脸专注的碧游轻声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山谷中静谧非常,唯有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像是在为这古老的箴言作轻柔的和声。

碧游托着腮,美目流转,满是疑惑:“这听起来高深莫测,逸尘,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逸尘抬眼望向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目光中透着洞悉世事的深邃:“所谓‘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本体,是一种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述清楚的存在。第二个道,是言说的意思。也就是说,真正的道,如果用语言去表述它,那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那个道了。就像我们修炼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其中的玄妙,很难用三言两语讲明白 。”

碧游微微点头,似懂非懂:“那‘名可名,非常名’又该如何理解?”

逸尘收回目光,看向碧游,耐心解释:“世间万物被赋予的名称,并非是永恒不变的。就像我们身处的这片山谷,我们称它为清风谷,但名字只是一个代号,它的本质是这片天地自然的一部分,不会因为名字改变而改变。‘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地初始时,混沌一片,没有名称概念,是一种纯粹的、未分化的状态。而当有了名称,就意味着万物开始被认知、被区分,像是万物诞生的根源。”…………………………

逸尘接着说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碧游下意识地环顾四周,试图从周围的事物中找到这句话的具象,却有些迷茫,“这和我们看到的山川草木,还有修炼,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逸尘站起身,走到一棵古老的大树旁,轻轻抚摸着粗糙的树干,“你看这棵树,它扎根于大地,承受着阳光雨露。大地属阴,滋养根基;阳光雨露属阳,给予生长能量。它背阴向阳,阴阳调和,才能茁壮成长。”

碧游走上前,手也覆上树干,感受着树木的纹理,“那修炼的时候也是这样吗?”

“没错。”逸尘目光坚定,“我们吸纳灵气,体内灵力也分阴阳。阴柔灵力固本培元,阳刚灵力激发力量。只有让二者相互激荡、交融,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修为才能稳步提升 。”

正说着,山谷中灵气突然变得躁动不安,原本平和的阴阳二气开始剧烈冲突。只见东边的灵气呈现出炽热的橙红色,如燃烧的火焰,代表着阳刚之力;西边的灵气则化为幽冷的深蓝色,似静谧的寒潭,象征着阴柔之力。二者相互碰撞,发出沉闷的轰鸣声,激荡起的灵气风暴迅速向逸尘和碧游席卷而来。逸尘和碧游有所感,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

逸尘接着对碧游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碧游黛眉轻蹙,神色中满是探寻之意,“逸尘,这又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呢?”

逸尘抬手,轻轻拨弄着身旁一朵绽放的野花,花瓣在指尖微微颤动,“当我们放下心中的欲念,以一颗纯粹空灵之心去感知天地,便能洞察到道的微妙之处,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精妙,是宇宙万物运行最本真的规律。”他目光望向远方,眼神逐渐深邃,仿佛透过层层山峦,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而‘常有欲以观其徼’,当我们带着目的和欲求去看待事物,便能了解到事物的边界和表象。比如我们修炼,有了提升修为的欲念,便会去钻研功法、吸纳灵气,从而知晓自身能力的界限 。”

碧游认真聆听,时而点头,“这无欲与有欲,听起来好似矛盾,却又相互关联。”

逸尘微笑着看向她,眼中满是赞许,“正是如此,它们都源自于道,只是表现形式不同。都幽深玄妙,而这种玄之又玄的境界,便是打开一切奥秘的大门,是我们修行路上不断追寻的真谛。”……………………………………

逸尘抬眸,目光柔和又坚定,对着身旁的碧游缓缓开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

碧游秀眉轻皱,眼中满是求知欲,“逸尘,这水与道,还有我们的为人处世,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

逸尘微微仰头,望向不远处潺潺流淌的小溪,娓娓道来:“水,滋养万物,却从不与万物争高下。它总是流向低洼之处,处在众人都厌恶的地方,这份包容与谦卑,就如同道的特质,默默运作,却不彰显自身。”

他蹲下身子,手指轻轻划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所谓‘居善地’,就像水寻找合适的低洼安身,我们为人处世,也要懂得选择恰当的环境和位置,让自己的能力与品性得以施展。‘心善渊’,内心要像深渊一样沉静、深邃,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这样才能保持内心的清明。”

碧游若有所思,轻轻点头,“那‘与善仁,言善信’呢?”

“与人交往,要心怀仁爱,像水润泽万物一般去对待他人。说话要诚实守信,如同水的清澈透明,没有虚假。”逸尘耐心解释,“‘正善治’,若治理一方,需如水般公平公正,让一切有序运行;‘事善能’,面对事情,要像水适应各种容器一样,发挥自己的才能,灵活应对;‘动善时’,行动要把握时机,就像水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形态和流向 。正因为水从不争强好胜,所以它没有忧患,安然自在。我们若能如水一般,也能在这纷繁世间,寻得内心的安宁。”……………………

逸尘神色沉静,目光中透着对天地至理的感悟,看向身旁的碧游,缓缓说道:“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碧游目光随着逸尘望向远处深不见底的山谷,心中满是疑惑,忍不住问道:“逸尘,这‘道冲而用之’,究竟是什么意思?”

逸尘微微抬手,指向那片深邃的山谷,说道:“道,就像这山谷间无形的气流,看似虚无、冲虚,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论我们如何运用它,都不会让它盈满枯竭 。”

碧游微微点头,努力消化着这些话,“那‘渊兮,似万物之宗’又该如何理解呢?”

逸尘目光深邃,仿若透过眼前的山谷,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道深邃幽远,如同那深不见底的渊薮,看似寂静无声,实则是万物的根源。世间的山川湖海、草木生灵,乃至我们的修炼之法、行事准则,都源自于道。它孕育万物,主宰着一切的发展与变化 。”

碧游正欲再问,这时,山谷中突然传来一阵低沉的轰鸣,脚下的土地开始微微颤抖。原本静谧的山谷弥漫起一层浓厚的雾气,雾气中隐隐闪烁着神秘的光芒。逸尘和碧游瞬间警觉,周身灵力涌动,严阵以待,准备探寻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背后,是否与他们所探讨的“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逸尘靠近碧游,神色温和,声音轻柔:“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碧游轻咬下唇,眼中满是困惑,拉了拉逸尘的衣袖:“这话听起来好难懂,逸尘,快给我讲讲。”

逸尘微笑着,轻轻握住她的手:“就说‘挫其锐’,人在修炼与生活里,锋芒太露易折损,得收敛锐气,不被自身的骄矜阻碍修行。”

碧游眨眨眼,若有所思:“那‘解其纷’呢?”

“世间纷扰繁杂,内心不能被琐事缠得混乱。遇到问题,要保持清明,解开烦恼的乱麻,不让杂念阻碍了对道的感悟。”逸尘耐心解释。

他抬眼望向远方,接着说:“‘和其光,同其尘’,是让我们收敛光芒,不炫耀自身的成就,融入尘世,不显得格格不入。有道之人,不会过分彰显自己,而是低调处世 。”

碧游微微点头:“那最后一句呢?”

“‘湛兮似或存’,道深邃幽远,无形无状,却又似乎一直存在,默默影响着世间万物。我们要不断探寻,才能感知它的存在。”…………………………

逸尘神色庄重,目光中透着对天地至理的敬畏,看向身旁一脸专注的碧游,缓缓开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碧游柳眉轻蹙,眼中满是求知的渴望,下意识地靠近逸尘,“逸尘,这话听起来好深奥,到底是什么意思呀?”

逸尘微微仰头,望向广袤无垠的天空,目光深邃而悠远,“天地看待万物,没有偏私,一视同仁,就像对待祭祀时用草扎成的刍狗,祭祀时庄重对待,仪式结束后便任其自生自灭。天地按照自然规律运行,不会因万物的祈求或悲喜而改变。圣人治理天下也是如此,不会因个人情感偏袒百姓,而是遵循公正的法则 。”

碧游若有所思,轻轻点头,“那后面提到的橐龠又是什么呢?”

逸尘伸出手,做了一个开合的动作,形象地解释道:“橐龠,就像是风箱,看似虚空,却蕴含无尽力量。天地之间,也如同这风箱,看似空旷,却生生不息。不断运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生机与变化。”

他收回目光,看向碧游,语重心长地说:“而‘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言语过多,往往会陷入困境。不如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中正,遵循自然之道,不轻易妄言妄动 。”

碧游正欲再问,这时,原本平静的天地间突然刮起一阵狂风,飞沙走石扑面而来。山谷中的树木被吹得东倒西歪,地面上的尘土被卷上半空,形成一片混沌的景象。与此同时,远处传来阵阵沉闷的声响,仿佛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正在觉醒,逸尘和碧游瞬间绷紧神经,周身灵力涌动,感悟大自然的鬼谷神功!…………………………

逸尘神色凝重,目光深邃,望向远方山峦,对身旁全神贯注的碧游缓缓说道:“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碧游紧蹙眉头,眼中满是困惑,急切问道:“逸尘,这谷神、玄牝,究竟所指何物?”

逸尘收回目光,看向碧游,耐心解释:“谷神,并非是具体的神灵,而是一种象征,代表着道的空灵与深邃,它永恒存在,永不消逝。而玄牝,可看作是孕育万物的神秘母体。”

碧游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明悟:“那这玄牝之门,便是万物诞生的根源?”

“正是。”逸尘肯定道,“玄牝之门,是天地的根本所在,它孕育了世间万物。就像我们脚下的这片大地,看似普通,却蕴含着无尽生机,孕育出无数生灵 。”

他微微停顿,接着说:“‘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的力量,若有若无,却又连绵不绝,它默默滋养万物,从不倦怠。我们修炼,也是在顺应这股力量,从天地间汲取养分 。”

话音刚落,山谷中突然传来一阵奇异的嗡鸣声,原本平静的地面开始微微颤动,一道道神秘的符文自地下浮现,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与此同时,四周的灵气如潮水般涌动,向着山谷中央汇聚。逸尘和碧游瞬间警觉,周身灵力涌动,严阵以待,准备探寻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背后,是否隐藏着与道相关的重大秘密 。…………大自然就是道的本身啊!逸尘和碧游感慨!……………………

逸尘站在山巅,衣袂飘飘,对着身旁的碧游认真说道:“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碧游眼中满是思索,不禁靠近一步问道:“逸尘,天地的长久和圣人的作为,这里面的深意,你快给我讲讲。”

逸尘目光望向远方连绵的山川,缓缓道:“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不为自己的生存而刻意作为,顺应自然规律,所以得以长久。就像这山川,默默承载万物,不邀功,不索取,故而永恒。”

碧游微微点头,追问道:“那圣人的行为又如何理解呢?”

“圣人懂得这个道理,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却反而能得到众人的推崇,成就自身。”逸尘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着碧游,“当他们不把自身安危、利益放在首位,一心为众人谋福祉时,自身反而能得到保全。看似无私,最终却成就了自己,这便是无私而成其私 。”

碧游正沉浸在这番道理中,突然,脚下的山峰剧烈震动起来,周围的空间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扭曲。天空中,原本洁白的云朵迅速汇聚,化为墨色的旋涡,从中散发出令人胆寒的气息。逸尘和碧游瞬间进入戒备状态,周身灵力运转,准备迎接这场未知的危机,而这场变故,似乎也与他们刚刚探讨的天地至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天地大道原来就在天地之间展现啊!原来如此!逸尘和碧游感慨!……………………

逸尘神情凝重,目光温和地看向碧游,缓缓说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碧游秀眉微蹙,眼中满是疑惑,轻声问道:“逸尘,这其中的道理,我有些懵懂,你能详细说说吗?”

逸尘轻轻点头,抬手遥指山谷外繁华的尘世,说道:“你看那世间,缤纷的色彩,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看似绚丽,但若过度沉迷其中,追逐那斑斓的表象,反而会让我们的眼睛失去对本质的洞察,如同盲目。”

他顿了顿,接着说:“复杂多变的音乐,五音交织,本是美妙,可若是一味追求那喧嚣的旋律,就会扰乱内心,让我们听不到内心的声音,如同失聪。各种珍馐美味,酸甜苦辣咸,过量品尝,只会败坏口味,无法体会食物真正的滋味。”

碧游微微颔首,似有所悟:“那驰骋畋猎和难得之货呢?”

逸尘目光深沉,语气郑重:“纵情于骑马打猎,追逐那种刺激,会让人的心变得狂躁不安,失去平静。而珍贵稀有的财物,固然诱人,可若一心追逐,便容易心生贪念,行为也会受到妨碍,甚至做出违背本心之事。”

他看向碧游,目光坚定:“所以圣人注重内在的满足,滋养心灵,而非追求外在的声色之娱。我们修炼之人,也应如此,摒弃那些浮华的诱惑,坚守内心的质朴与纯净。”

话音刚落,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原本宁静的山谷瞬间飞沙走石。只见一道黑色的雾气从山谷深处升腾而起,所到之处,树木枯萎,花草凋零。这股神秘力量中,似乎夹杂着无尽的诱惑与欲望,如同他们刚刚所探讨的,试图扰乱人心。逸尘和碧游神色一凛,迅速运转灵力,结成一道防护屏障,警惕地注视着那团黑雾,准备迎接即将到 。………………那团黑雾没坚持多久自动消失了……………………

逸尘目光深邃,神情凝重地对碧游说道:“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为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为宠辱若惊。何为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碧游微微皱眉,眼中满是疑惑:“逸尘,我不太明白,为何受宠受辱都会惊恐,身体又和大患有什么关系呢?”

逸尘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碧游,你看这世间之人,往往把宠辱看得过重。受宠时,便欣喜若狂,生怕失去这份宠爱;受辱时,又痛苦不堪,觉得颜面尽失。其实,宠本就是一种相对低下的东西,它会扰乱人的内心,让人患得患失,所以得与失都会让人惊恐。”

他顿了顿,接着说:“而我们之所以会有各种担忧和祸患,是因为我们有身体,有各种欲望和需求。如果能超脱对自身的执着,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和忧患了。”

碧游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后面说的把身体与天下联系起来,又是什么意思呢?”

逸尘目光坚定地看着碧游:“一个人如果能把自己的身体看得很珍贵,同时又能以这样珍视自身的态度去为天下人着想、做事,那么天下人就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因为他会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天下。同样,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天下的人,才值得人们把天下托付给他。”

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乌云密布,一道巨大的闪电划破天际,紧接着雷声滚滚。一股强大的邪恶气息从远处弥漫而来,仿佛要吞噬整个世界。逸尘和碧游立刻警觉起来,他们知道,一场巨大的危机即将来临,而能否守护天下,就看他们能否真正领悟并践行这“以身为天下”的道理了。…………天空中的雷自动消失,真的是自然奇幻…………碧游和逸尘感觉要成真神还得继续观天地悟自然法则天道!…………

逸尘负手而立,神色沉稳,目光望向远方,对着身旁的碧游缓缓说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为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为道纪。”

碧游秀眉微蹙,美目满是迷茫之色,轻声问道:“逸尘,这所言究竟是何意?为何这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之物,要混而为一,又与道有何关联?”

逸尘微微转身,目光柔和地看着碧游,耐心解释道:“碧游,道这种存在,看它却看不见,称之为‘夷’;听它却听不到,称之为‘希’;触摸它却摸不到,称之为‘微’。这三者难以确切探究,实则本为一体,皆源于道。”

他抬手指向天空,接着说道:“道既不明亮,也不昏暗,连绵不绝难以名状,最终归于一种看似无物的状态。这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的形象,处于一种若有若无、恍惚迷离的境地。你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开头;跟随它,看不到它的结尾。”

碧游轻轻点头,似有所悟:“那‘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为道纪’又该如何理解?”

逸尘目光深邃,神情庄重:“掌握自古以来就存在的道,以此来驾驭现今的具体事物。若能知晓宇宙万物初始的状态,这便是道的规律。我们修炼之人,需领悟此道,遵循其规律,方能在修行之路上稳步前行。”

话刚说完,周围的空间陡然震颤,原本平静的空气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巨力搅动,发出嗡嗡的声响。只见一道道奇异的光芒凭空浮现,交织缠绕,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漩涡中,似乎有无数神秘的影像闪烁,却又难以看清。逸尘和碧游瞬间警觉,周身灵力涌动,彼此靠近背靠背,严阵以待。他们深知,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或许正是对他们领悟“道”的考验,一场未知的挑战已悄然降临 。…………没过多久奇幻现象自动消失…………

逸尘目光沉静,神色中透着对道的深邃领悟,看向碧游,缓缓说道:“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碧游微微歪着头,眼中满是好奇与求知的光芒,“逸尘,这听起来好高深,这些形容,究竟描绘了怎样的人,又蕴含着什么道理呢?”

逸尘微微一笑,目光望向远处层峦叠嶂的山脉,似在回忆,又似在思索,“古时那些精通于道的人,他们的境界精妙、深邃且通达,常人难以看透。正因难以捉摸,所以只能勉强描述。他们行事小心谨慎,如同冬天涉足冰河,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又像对周边邻国心怀戒惧,时刻保持警惕;庄重恭敬,好似做客他乡,不敢肆意妄为;他们内心的宽厚与温和,如同春日的冰凌渐渐消融,自然而亲切;为人质朴敦厚,仿佛未经雕琢的原木,保持着最本真的状态;心胸宽广,如同空旷的山谷,包容万物;能与世俗相融,看似浑浊,实则内心清明。”

碧游轻轻点头,却又疑惑地问:“那后面的‘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又该怎么理解呢?”

逸尘收回目光,看向碧游,认真说道:“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变动起来,使万物慢慢生长?这便是在告诉我们,要学会在喧嚣尘世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以静制动,同时又要懂得适时而动,把握时机,让生机自然萌发。而秉持道的人,不会追求过度的圆满。正因为不追求盈满,所以能在旧的事物消逝后,不断获得新生。”

碧游正沉浸在这深奥的道理中,突然,山谷中灵气剧烈波动,原本平静的湖面泛起滔天巨浪,湖水瞬间变得浑浊不堪。与此同时,地面开始剧烈震动,一道道裂缝如蛛网般蔓延开来。逸尘和碧游迅速警觉,周身灵力涌动,彼此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他们知道,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或许是对他们领悟“道”的一次严峻考验,一场惊心动魄的挑战已然拉开帷幕 。…………没过多久这种自然奇幻消失无不见了……………………

逸尘神色凝重,目光深邃,仿佛透过眼前的世界,看到了更为深远的本质,对着身旁全神贯注的碧游,缓缓阐述:“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碧游微微皱眉,眼中满是困惑与求知的渴望,轻声问道:“逸尘,这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可我一时难以参透,你能详细讲讲吗?”

逸尘微微点头,抬手指向山谷中蓬勃生长的万物,说道:“‘至虚极,守静笃’,就是要让内心达到一种极度虚空、宁静的状态。当我们摒弃杂念,内心纯净,才能洞察万物的本质。你看这世间万物,都在蓬勃生长,这就是‘万物并作’。而我,在这纷繁之中,观察它们的循环往复。”

碧游顺着逸尘的手指看去,若有所思:“那万物为何要各复归其根呢?”

逸尘目光平和,耐心解释:“世间万物虽然纷繁复杂,但最终都会回归到它们的根源。就像树木,无论枝叶多么繁茂,最终都会落叶归根。回归根源,就是回归到一种宁静的状态,这就是‘归根曰静’。而这种宁静,是生命的一种复归,叫做‘静曰复命’。了解了这种生命的循环往复,就是知晓了事物的常理,这便是‘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碧游微微颔首,似有所悟:“若是不知晓这种常理,就会妄作而致凶,对吗?”

“正是如此。”逸尘肯定道,“知晓了这种常理,人就能包容万物,做到‘知常容’。能够包容,就能做到公正无私,‘容乃公’。公正无私,就能成为众人的领袖,‘公乃王’。王者顺应天道,‘王乃天’。天遵循道的规律,‘天乃道’。遵循道,就能长久,即便身死,其精神也不会消亡,‘道乃久,没身不殆’。”

就在此时,原本宁静的山谷突然风云变幻,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股强大而混乱的力量从山谷深处涌出,所到之处,树木被连根拔起,巨石被轻易碾碎。逸尘和碧游瞬间警觉,周身灵力涌动,形成一层坚实的护盾。他们深知,这股混乱的力量或许是对他们领悟“道”的巨大考验,而只有坚守内心的虚静,遵循道的规律,才能度过这场危机 。“………这是天地自然奇幻现象……消失了!……”

逸尘目光平和,神色透着洞悉世事的睿智,对着碧游娓娓道来:“曲则全,枉者直,洼者盈,敝者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为天下谿 。”

碧游美目流转,面露疑惑:“逸尘,这每一句看似简单,却好像暗藏玄机,你快给我讲讲。”

逸尘微微点头,目光望向蜿蜒于山谷间的溪流,说道:“你看这溪流,弯弯曲曲,却能绵延不绝,最终汇聚成河,这便是‘曲则全’。有时看似弯曲迂回的道路,反而能让人周全地抵达目标。”

碧游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思索片刻:“那‘枉者直’呢?”

逸尘轻轻折下一根弯曲的树枝,说道:“这树枝看似弯曲,但若加以引导,它也能变直。世间之事,有时看似遭遇委屈、挫折,然而经历这些,反而能使人正直成长。”

碧游若有所思,又问:“‘洼者盈’又该如何理解?”

逸尘指了指溪边的一处低洼,雨水正不断汇聚其中:“地势低洼之处,更容易汇聚水流,变得充盈。人若能像低洼之地般谦逊,善于接纳,就能收获更多。”

碧游微微颔首,似乎明白了几分:“那‘敝者新’呢?”

逸尘捡起一片陈旧的落叶,说道:“陈旧的事物走向衰落,却也孕育着新生。就像这落叶,腐烂后回归大地,滋养新的生命。”

碧游接着问:“‘少则得,多则惑’又是什么意思呢?”

逸尘解释道:“追求的东西少一些,更容易专注,从而有所收获;若贪多求全,往往会陷入困惑,迷失方向。所以圣人如天下的溪谷,虚怀若谷,接纳万物,以这种方式治理天下…………

逸尘目光深邃,神色庄重,对着身旁专注聆听的碧游缓缓说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碧游微微皱眉,眼中满是好奇与疑惑:“逸尘,这其中深意,实在难懂,你细细说与我听。”

逸尘抬手指向广袤无垠的天空,说道:“有一种东西浑然天成,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存在。它无声无形,寂静而空虚,独自存在,永恒不变,循环运行永不衰竭,它是天下万物的根源,我们称其为‘道’ 。我不知它真正的名字,勉强给它取名叫‘道’,又勉强形容它为‘大’。”

碧游顺着他的手势望去,追问道:“那‘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又是什么意思呢?”

逸尘目光沉稳,解释道:“道广大无边,不断运行扩散,这便是‘大曰逝’;它运行得极为遥远,无所不至,此乃‘逝曰远’;但无论多远,最终都会返回到本原,这就是‘远曰反’。”

碧游轻轻点头,似有所悟:“那为何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呢?”

逸尘目光柔和地看向碧游:“道孕育万物,涵盖一切,其大无垠;天覆盖万物,浩瀚辽阔;地承载万物,广袤无边;而人,作为万物之灵,能够认识和遵循天地之道,所以同样伟大。在这宇宙之中,这四者最为重要,而人是其中之一。”

碧游若有所思:“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该如何理解?”

逸尘神色凝重:“人要效法大地,学习大地的宽厚包容,承载万物;地要效法天,遵循天的规律,如四季更迭;天要效法道,按照道的准则运行;而道,以自然为法则,顺应自然,不加干涉。这层层递进,揭示了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律………………

逸尘目光温和且深邃,注视着碧游,缓缓开口说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碧游微微歪着头,眼中满是求知的渴望,“逸尘,这其中蕴含的道理晦涩难懂,你快给我讲讲吧。”

逸尘轻轻点头,目光中透着洞悉世事的智慧,“知晓自己的刚强,却安守柔弱的位置,甘愿做天下的溪涧。就像那潺潺溪流,虽柔弱,却能汇聚力量。如此,永恒的德就不会离去,人便能回归到婴儿般纯真质朴的状态,拥有纯粹的初心。”

碧游若有所思,“那‘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又是什么意思呢?”

逸尘抬眼望向远方,似在思索,“明白什么是光明,却安于暗昧的地位,以此作为天下的范式。遵循这样的范式,永恒的德就不会有差错,进而回归到宇宙初始的混沌无极状态,那是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境界。”

碧游接着问:“‘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又该如何理解?”

逸尘神色平静,“深知荣耀,却安守屈辱,愿做天下的山谷。山谷能容纳万物,虚怀若谷之人,永恒的德才会充足,最终回归到质朴的状态。质朴的道分散开来,就形成了世间万物。”

碧游微微皱眉,“那圣人与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逸尘微笑着解释:“圣人运用这些道理,成为众人的领导者。所以完善的政治制度不会刻意分割,而是顺应自然,浑然一体。”

就在这时,原本宁静的山谷突然被一阵奇异的光芒笼罩,光芒闪烁不定,仿佛要将整个山谷的秘密都揭示出来。紧接着,一阵神秘的力量涌动,周围的空气开始剧烈波动,逸尘和碧游瞬间警觉,周身灵力迅速运转。他们知道,一场与“道”相关的奇妙而又充满挑战的经历即将展开。…………大自然真是小气……还害怕生灵知道真相…………逸尘和碧游若有所思!…………

逸尘目光深邃,神色凝重,对着碧游徐徐说道:“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碧游美目流转,满是疑惑:“逸尘,这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可我实在难以领会,你快为我解惑。”

逸尘微微点头,目光望向远方连绵的山峦,说道:“道,常常是无名无形的,就像那未经雕琢的原木,虽然看似渺小细微,然而天下却没有什么能使它臣服。倘若侯王能够坚守遵循这道,万物自然会像宾客般顺从。”

碧游轻轻皱眉,问道:“那‘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又是何意?”

逸尘抬手指向天空,解释道:“当天地间阴阳之气相互交融,就会降下甘露。民众无需谁来命令,甘露自然会均匀地洒落在大地上。这象征着道的作用,无需刻意干预,万物便能自然和谐地发展。”

碧游若有所思,“那‘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呢?”

逸尘目光沉稳,说道:“世间万物开始有了各种制度,也便有了相应的名称。既然已经有了名称,就应该知道适可而止。明白界限,才能避免危险。”

碧游微微颔首,“那最后一句‘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又该如何理解?”

逸尘微微一笑,“道对于天下万物而言,就如同川流山谷与江海的关系。川谷之水最终汇聚于江海,万物皆归属于道,道是万物的根源与归宿。”………………………………

逸尘神色庄重,目光透着对道的尊崇,向碧游缓缓说道:“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碧游秀眉微蹙,眼中满是求知的渴望,轻声问道:“逸尘,这大道的描述如此奇妙,究竟是何意呢?”

逸尘微微仰头,目光望向广袤无垠的天地,说道:“大道像泛滥的河水一样,广泛流行,无所不至,可左可右,滋养万物。万物依靠它生长,它却从不推辞,功成业就却不据为己有。”

碧游顺着逸尘的目光看去,若有所思:“那为何说它‘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呢?”

逸尘目光平和,解释道:“它庇护、养育万物,却不主宰万物,永远没有私欲,看起来十分渺小,微不足道,所以可以称它为‘小’。”

碧游轻轻点头,又问:“‘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又该怎么理解?”

逸尘看向碧游,认真说道:“万物都归附于它,它却不主宰万物,这种包容万物的特性,又彰显出它的伟大,所以可以称它为‘大’。”

碧游微微皱眉,“那最后为何说‘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呢?”

逸尘微笑着说道:“正是因为道始终不认为自己伟大,不自我膨胀,不自恃其功,所以才成就了它真正的伟大。”……………………

逸尘目光深邃,神色沉稳,对着身旁的碧游娓娓道来:“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碧游微微歪着头,眼中满是疑惑,轻声问道:“逸尘,这几句话听起来高深莫测,到底是什么意思呀?”

逸尘微微抬手,神色庄重地解释道:“‘执大象,天下往’,这里的‘大象’指的就是道。如果谁能掌握伟大的道,普天下的人们便都会向他归附。大家都来归附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就会和平、安宁、通泰。”

碧游若有所思,追问道:“那‘乐于饵,过客止’又该如何理解呢?”

逸尘微微一笑,说道:“就好比有香甜的美食和音乐,路过的行人就会被吸引而停下脚步。这是世间寻常的诱惑,能短暂地留住人。然而,道与这些不同。”

碧游好奇地眨眨眼:“道有什么不同呢?”

逸尘目光坚定地看向远方,说道:“‘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道表述出来,平淡得没有味道,看它,看也看不见,听它,听也听不到,但是用起它来,却无穷无尽。它不像世俗的诱惑那般显眼诱人,却有着更为深远和持久的力量。”

碧游正沉浸在思索之中,突然,一阵微风吹过,原本平静的山谷中,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着什么。与此同时,不远处的草丛里传来一阵轻微的动静,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悄然靠近。逸尘和碧游瞬间警觉起来,周身灵力涌动,严阵以待,准备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而这一切似乎与他们刚刚探讨的道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逸尘目光沉静,神色中透着对道的深刻领悟,他看着碧游,缓缓说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碧游微微皱眉,眼中满是疑惑,轻声问道:“逸尘,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听起来甚是矛盾,该如何理解?”

逸尘微微一笑,目光望向远方连绵的山川,说道:“碧游,道看似无所作为,不刻意去干预万物的发展,然而世间万物却都在道的作用下自然生长、变化,这便是‘无为而无不为’。就像这山川草木,无需外力强行推动,在道的规律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碧游轻轻点头,似有所悟,又问道:“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呢?”

逸尘神色庄重,说道:“若侯王能遵循道的原则,不肆意妄为,不过度干涉百姓生活,百姓就能自然地发展,社会也会和谐有序,万物都将按照自身的规律繁荣生长。”

碧游接着问:“‘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这又是什么意思?”

逸尘目光坚定,解释道:“当万物自然发展过程中,若人们的私欲开始萌生,扰乱了原本的和谐,这时就要用道的质朴、纯真来镇服。‘无名之朴’就是道的本质,它能让人回归纯真,摒弃过多的欲望。”

碧游微微颔首,“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呢?”

逸尘目光平和,说道:“当人们都能克制欲望,内心回归平静,整个天下便会自然安定。没有了私欲的纷争,社会自然会呈现出稳定和谐的状态。”

就在此时,原本宁静的山谷突然风云突变,狂风骤起,乌云迅速聚集,天空变得一片昏暗。山谷中,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悄然涌动,似乎有某种邪恶的欲望在滋生。逸尘和碧游瞬间警觉,周身灵力涌动,他们知道,这或许是对“道”的考验,一场与欲望抗衡的战斗即将打响 。…………经过极限战斗逸尘和碧游度过了这次天道警告!………………

逸尘语重心长地向碧游阐述完这些,碧游秀眉微蹙,满脸困惑:“逸尘,为何侯王知晓贵以贱为本,却还是常陷入纷争,致使天下不得安宁?”

逸尘微微叹息,目光中透着忧虑:“人心易被欲望蒙蔽,侯王虽知此理,可权势、财富的诱惑太大。一旦被欲望掌控,便会忘却根本,争名逐利,使得天下动荡。”

碧游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该如何才能让侯王们真正坚守道,使天下太平?”

逸尘目光坚定:“唯有不断修心,时刻警醒自己遵循道的规律。以百姓为根本,克制私欲,施行无为而治,让万物自然发展。”

话音刚落,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只见一队神仙正朝着山谷疾驰飞来,。为首的是一位身着华丽铠甲的道祖将军,神色威严却又透着几分骄纵。他大声喊道:“听闻此处有奇人通晓天地至理,特来请教,若能为我所用,定有重赏。若不然,休怪我踏平此谷!”逸尘和碧游对视一眼,深知一场考验他们对道的理解与践行的挑战已然来临。…………逸尘和碧游于道祖将军打得不相上下。道祖将军丢下一个令牌说:“我是来自混沌空间的一块大陆上的一个仙宗。我的宗门名字叫斜月三星洞,我家师尊是菩提老祖,我对你们很看好,有空去斜月三星洞做做。说完…………道祖将军带着他的人离开了…………

接下来逸尘和碧游继续悟道…………

逸尘神色平和,目光透着洞悉世事的智慧,对着身旁认真聆听的碧游缓缓说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碧游微微皱眉,眼中满是疑惑,轻声问道:“逸尘,这几句话听起来颇为深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逸尘微微一笑,目光望向山谷间潺潺流淌的溪流,说道:“你看这溪流之水,可谓天下至柔之物,然而它却能在坚硬的岩石间穿梭,冲刷出深邃的峡谷,这便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看似无形无质,却能渗入到没有间隙的事物之中,这就是‘无有入无间’。由此可知,看似无为的道,实则有着巨大的作用,这便是‘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

碧游顺着逸尘的目光看去,若有所思地说:“那‘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又该如何理解呢?”

逸尘神色庄重,解释道:“不言之教,就是不通过言语的说教,而是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他人。无为之益,是指遵循自然规律,不过度干预,带来的益处。可惜的是,天下之人很少能真正理解并做到这一点,所以说‘天下希及之’。”

碧游轻轻点头,似有所悟:“如此说来,真正的智慧在于顺应自然,以柔克刚,而非强行改变。”

逸尘肯定地说道:“正是此理。真正的强者,懂得运用看似柔弱的力量,以无为而有为。”

就在此时,原本平静的山谷中突然传来一阵巨大的轰鸣声,只见山谷一侧的山体开始松动,一块块巨石滚落而下。逸尘和碧游瞬间警觉,他们看到巨石滚滚而下,却无法阻挡。然而,就在巨石即将砸向山谷中的一处村落时,一条原本不起眼的小溪,突然水流湍急,溪水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竟然减缓了巨石的冲击力,使得村落免受重创。这一幕,仿佛是对他们刚刚所探讨的道理的生动诠释,也让逸尘和碧游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以及“无为之有益”的真谛。…………………………

逸尘站在山巅,衣袂飘飘,目光深邃地看向碧游,缓缓说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燥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碧游秀眉微蹙,眼中满是求知的渴望,“逸尘,这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快给我讲讲吧。”

逸尘微微点头,目光投向远方连绵的山峦,说道:“真正完美的事物,看似有欠缺,但其作用不会衰竭。就像那圆满的月亮,月圆之后便会月缺,但它始终在夜空中发挥着照亮大地的作用。这就是‘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碧游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思索着问道:“那‘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呢?”

逸尘神色平和,解释道:“最充盈的东西,好似空虚,但它的作用不会穷尽。如同广阔的海洋,看似空旷,实则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便是‘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碧游轻轻点头,又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又是什么意思呢?”

逸尘目光坚定,说道:“最正直的东西,看上去好像是弯曲的;最灵巧的东西,看起来好像很笨拙;最卓越的辩才,仿佛不善言辞。真正正直的人,有时会因坚守原则而看似委曲求全;真正灵巧的人,不炫耀技巧,看似笨拙;真正善于辩论的人,注重内在的思想,而非言辞的华丽,所以显得木讷。”

碧游微微颔首,似有所悟:“那‘燥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又该如何理解呢?”

逸尘神色庄重,说道:“躁动可以抵御寒冷,安静可以克服炎热。但唯有内心的清净,才是天下的正道。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治理天下,保持内心的清净平和,不被外界的喧嚣和欲望所左右,才能坚守正道,做出正确的抉择。”

就在这时,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呼啸而起,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山谷中,树木在狂风中剧烈摇晃,仿佛即将被连根拔起。然而,在这狂风暴雨中,逸尘和碧游却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他们深知,这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清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正是对“清静为天下正”的又一次深刻考验。他们闭上双眼,运转灵力,在内心的宁静中抵御着外界的狂风暴雨 。…………………………

逸尘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对道的深邃理解,继续对碧游说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碧游秀眉微蹙,眼中满是疑惑:“逸尘,这天之道与人之道为何如此不同,又为何只有有道者能以有余奉天下呢?”

逸尘神色庄重,解释道:“天之道,就如同那四季交替,寒暑更迭,总是使多余的减少,不足的得到补充,让万物保持一种平衡。比如,雨水多的地方,水流会汇聚到干旱之处,以平衡水资源。然而,人之道却恰恰相反,往往是剥夺不足的,去供奉有余的。你看那世间,富者愈发富有,穷者愈发穷困,便是如此。”

碧游轻轻皱眉,思索片刻后问道:“那为何只有有道者能做到以有余奉天下呢?”

逸尘目光平和,说道:“有道者洞悉天地自然的规律,内心没有过度的私欲。他们明白平衡的重要性,所以愿意将自己多余的部分分享给天下人,使天下趋于平衡。而圣人,依照道行事,有所作为却不居功自傲,成就功业却不贪恋权位,也不想彰显自己的贤能。他们的行为,皆以顺应道为准则,而非为了个人的名利。”

碧游微微颔首,似有所悟:“如此说来,我们也应当遵循天之道,克制私欲,以达平衡之境。”

逸尘微笑着点头:“正是此理。只有如此,方能趋近于道。”

就在此时,一阵微风拂过,山谷间的树叶沙沙作响。远处,一位老者缓缓走来,他衣衫褴褛,却目光炯炯。老者来到逸尘和碧游面前,说道:“听闻二位论道,实乃精妙。只是如今这世间,遵循人之道者众多,遵循天之道者寥寥,不知二位有何良策,能让更多人领悟道之真谛?”逸尘和碧游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他们深知,这是又一次践行道的契机,一场关于传播道之理念的挑战,已然来临。…………吾乃菩提老祖也!精通时空之道。以时空为根基成就了道祖。…………小友有空去我的斜月三星洞做做……说完消失了…………碧游和逸尘很惊讶!时空之道还真神奇……看来我们还得悟道……!

藏书吧推荐阅读:剑王传说糖心蛋夹心甜神墓我不会武功她养的崽长大了荒芜世界的守望者武道玄幻:我靠抽奖登顶诸天僵尸哪吒岁月之重来少爷我很强带着农场混异界不灭的文明被宗门放弃后,步入巅峰废物十年,真以为谁都能踩一脚?系统:开局金丹老祖儒道:我靠抄诗无敌了魔法学院的东方交换生剑开混沌魔女特派邪医妖妃名动天下龙血腾开局成为峰主,打造万古不朽仙门诛魔忆前传让你摸一下,没让你领悟天道三千横推神魔:从获得农场开始青牛传洪荒老祖已无敌诛仙万界,从自废功法开始万古不灭帝大帝惊了:不朽仙经也能拍卖?宗门小师弟,无敌从双修开始黑暗之声流落一方宇宙证道至高武照诸天快穿女配她又抠又刚神与少年游建造黑洞世界系统绑定圣人,我吃软饭没意见吧我已长生不老,竟然得修仙?星际武尊苟王极度害羞,女帝老婆太会撩洪荒开局之代管巫族全民转职:开局成为时空法师重生!开局我直接吃软饭玉玺璧书轮劫录问道苍云全球降临:我有人生模拟器异类修仙,从山中狐妖到九尾大圣家族修仙,吾儿皆是上界大能守城百年千夫所指?灭族别找我!
藏书吧搜藏榜:玄幻:我有五个绝色师娘我有一枚无敌戒指从招魂开始的巫师之旅我被气运针对了联盟:拿命竞技,成为华夏电竞之光高武三国:从五斗米教开始傀女大祭司斗罗之开局签到赤炎虎大佬的白月光又软又甜从骑士到国王系统:我在诸天万界做大侠医仙谷打杂三十年,我白日飞升地球最强男人的战记万古龙帝杀敌爆修为,我暴兵兆亿横推仙域生擒傲娇学长无为道缘神与少年游亲爱的律师太太追杀作家离婚后,玄学大佬火爆全球傲世嫡女倾天下屠神灭魔异界行轮回第七道诡秘:不死人不死于传火春城逐梦一刀破万法神话的开端第四天灾:我的玩家会修仙她养的崽长大了我不会武功重生之万古仙尊签到十年,我成圣了柯南之第五调酒师双面殿下太傲娇:落跑甜心快点跑开局洪荒天花板,弟子虐哭了众圣我雕刻神像,敕封诸天神明开局两个福利怪万界最强大至尊穿越娱乐女王璀璨人类美杜莎之约我有王妃我怕谁谋入相思重生年代,退婚嫁最猛糙汉子我降临于诸天世界万界永仙全球星主时代大武器时代之红瞳少年生活魔法的作用
藏书吧最新小说:咸鱼的异界系统之旅修仙:我用超算成剑仙灵墟傲世混沌之巅的永恒传奇最强突破系统!万倍修为返还!悟性超凡,缔造暗黑仙门传奇反派:开局觉醒神体,夺主角天命剑起星辰白九大魏斩妖人穿越到三界我成了御仙兽师民间灵异离奇恐怖鬼故事合集猎魔人:从绝境封神剑道双至尊重生的我,天下无敌很正常吧斩神:破晓战魂玄幻:做善事就变强,我正的发邪葬天鼎阴阳造化鼎独断万古之后,竟要被灭族沉睡十万年,我获得八荒吞天鼎玄幻:无敌从爆肝基础箭术开始我当天下第一的那些年玄幻:边关杀敌捡属性,我无敌了!大夏镇妖司,我以妖魔炼金身我就是天道洪荒:开局成了值世门神冰川陨石之下:绝境求生大反派女魔头,前世居然是男的灵霄重世之仙缘恋曲重生成族长,从投资开始无敌万倍加速空间,我把百万灵兽带飞元婴夺舍,你看我还有几分像从前实异两境幻神紫瞳无能国君?开局为女巫拆毁大教堂夺命西行:宝图的诅咒轮回异世界,从全面战争开始穿云踏仙岁月长携农牧场穿越异界重生大燕,女帝悔哭了我只想混宗门补助,可她们非要拜我为师!长生:开局做棺材,我靠死人修仙混沌经被问罪当天,无上帝族杀来我来自上界帝族,把天骄当狗杀很合理吧?我来自上界帝族,你说要跟我退婚?看见寿元的我,选择破碎虚空踏星寻道修先:我没想成为魔王啊西游:从娶妻开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