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的协议在村长和大嫂三叔的见证下重新签写,这次林峰可没有机会再玩那些小把戏,只得老老实实的签字画押。
“爷爷奶奶,这是我二伯家给的这个月房租。”二伯家的事情都解决了,林家福高高兴兴的回家把钱给爷爷奶奶。
“你呀!也跟着凑热闹,要是被你二伯娘他们欺负了怎么办?以后这事让你爷爷去。”奶奶并没有接家福递过来的钱。
“这钱你自己收着就行,平时买个本子,买个笔啥的用,爷爷奶奶也不缺钱花!”爷爷说。
“对,家福留着自己用,想吃啥自己就买点啥,爷爷奶奶有钱。”奶奶把钱往家福衣服口袋里装。
“爷爷奶奶,我留一块钱,平时买学习用品,剩下的你们就当帮我存着吧!”家福留下一块钱把剩下的给奶奶。
“那也行,奶奶都给你存着。”奶奶这才把三块钱接过来。
“二叔在家吗?”院外有人叫爷爷。
“好像是林丰的声音,我去看看。”爷爷拿着烟袋出去。
不一会儿又满面愁容的回来。
“咋了老头子?”
“林丰媳妇今天被那些人打坏了,村里大夫给看了,肋骨折了两根,脑子好像也有问题,一直晕乎乎的。”爷爷坐在桌边闷头抽烟,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媳妇,即使闹得不愉快也会跟着着急。
“那林丰国过来啥意思!”奶奶问。
“他想跟咱家借50块钱,带媳妇去县里医院看看。”
“这么一大家子,连50块钱都拿不出来?”奶奶不相信林丰家里连50块钱都没有。
“金宝挣的钱都交给了他媳妇,林丰和银宝挣的钱倒是也存了一些,这不刚结婚都花没了吗?”
“那他去找金宝啊!他两口子肯定有?”
“今天刚和金宝娘家闹完,就是金宝愿意拿他媳妇也不能同意啊!”爷爷眉头成皱了川字型。
“娶妻不贤啊!好好的日子都被他们过成了什么样子。”奶奶对这一家人也是无语了。
“那这钱咱是借还是不借啊!林丰还在家里等信呢!”爷爷问。
“借吧!毕竟是你亲侄子,总不能看着他媳妇病死吧!”奶奶唉声叹气的在衣柜里翻出50块钱交给爷爷。
“不孝子,弄成今天这样也是自有应得……”爷爷嘴里絮絮叨叨出门送钱。
“家福,这事你别生爷爷奶奶的气,我们知道你和你二伯家不睦,按理说我们应该站在你这边不借钱给他。可你二伯毕竟也是你爷爷的侄子,我们不借钱给他会被村里人笑话的。”奶奶怕家福心里不痛快,跟他解释。
“我明白的奶奶,她毕竟也是我二伯娘,如果我有钱,我也会借的。”家福懂事的说。
“乖孩子,真懂事……”
又过了五天,家福才从同学嘴里得知二伯娘已经出院了,外伤已经基本好了,由于肋骨断了还需要卧床静养一段时间。不过脑子好像被打坏了,现在说话磕磕巴巴,还不停的流口水。这种症状也没办法治,能看后续恢复情况了。
“报应啊!这回二伯娘再也不能骂人了。”林家福心里窃笑。
由于二伯娘是被两位亲家带人打伤的。一出院,二伯就带着两个儿子和几位亲族兄弟去两个亲家家里讨要说法,可去了几次也没啥结果,毕竟当时属于群殴,具体是谁把二伯娘打成这样的,也没法认定责任。
晚上两个儿媳妇在给金宝和银宝吹枕边风,让他们放过自己娘家,很快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二伯回来不到一个礼拜就去县城打工了,老婆这次住院花了不少钱,两个儿子又都是怕老婆,谁都没拿一分钱给自己。欠的账只能自己还。
很快就放暑假了,林家福以年级第一的好成绩顺利初一毕业。他又跟校长申请参加了初二的考试,没有悬念的也获得了年级第一的成绩,校长特批家福直接升入初三。
“我的大金孙真是文曲星转世啊!”家福把成绩摆在爷爷奶奶面前,奶奶高兴的想把家福搂在怀里。
现在的林家福再也不是刚来时候的样子了,身高足足涨了半头,也壮实了不少,跟同龄的孩子比虽然还略矮一些,但差距已经不大了。
“祖上积德,祖上积德呀!”爷爷拿着那两份看不懂的成绩单,左瞧瞧,右看看,爱不释手,舍不得放下。
“不行,我得找人问问去!”爷爷起身就往外走。
“爷爷,你咋不信我。”林家福见爷爷拿走成绩单问别人,心里有点失落。
“傻孩子,你爷爷哪是问别人去了,他这分明是找别人显摆去了!”
“金家三媳妇,你来给伯伯看看这写的啥啊!今天我大孙子回来也不吱声,就把这个给我了。”还没出院门的爷爷就对经过门口的一个妇女喊。
“我给你看看……”妇女赶紧停住,等爷爷把成绩单递过去。
“哎呦喂!二伯啊!这是家福的成绩单,他考了初一初二两个学年第一呢!您看看这分,几乎门门一百。”
“是吗?这臭小子也不吱声,我还以为他受什么处分呢!”爷爷小心的拿回成绩单。
“林叔,你在这干啥呢!”这时又有一个男人路过,跟爷爷打招呼。
“你咋知道我孙子考第一了,这是成绩单你看看不!”爷爷现在已经是开启了已读乱回模式,不管和谁唠嗑,只两句话必能扯到成绩单上。
屋里的林家福无奈,爷爷的炫娃模式真的够别致。
即使是自己原身也未受到过如此宠爱,齐云飞心里发誓,一定把路铺平,在自己完成任务离开后,真正的林家福也能完全过上躺平的日子。
二伯家里最近可是鸡飞狗跳。自从二伯出去打工,照顾二伯娘生活起居的工作自然落到两个儿媳妇身上,但这两个儿媳妇都不是省油的灯,谁也不愿意多出力,多干活,更别说拿钱了。
金宝和银宝互相推脱,谁也不愿意多照顾老娘,最终决定由两家轮换送饭,每人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