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县令被顾晓晓说的心潮澎湃,确实若如晓晓所说,他明年年末任期一满,估计能官升两级了!而苏氏身为侯府嫡女,自然更清楚晓晓说的这些对柳县令意味着什么,她见柳县令迟迟不说话,心里不由跟着着急,便对顾晓晓道:“晓晓,你说吧!要舅舅、舅母做什么!”柳县令见夫人都如此正色,便知道,这事若成了,他的官场地位,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于是也正视了起来!顾晓晓见舅舅舅母这样终于放心了,她赶紧把她的想法都说了一遍:“水泥能不能制成,还要看郑爷爷给不给力,可以先让舅舅牵头,选址建琉璃厂,郑爷爷负责研制,她负责设计和售卖……”一屋子人就这样热火朝天地讨论了起来,最后除了柳县令还能提出些他的看法,屋里的其他人都成了陪衬,舅甥俩一个说,一个补充,直接将事情敲定了!
为方便顾晓晓设计,宠外甥女的柳县令直接拍板将琉璃厂建在了顾家村,选址就在墨潜他们家那边的一片官府的荒地上,靠山人少,价格实惠,还方便看管,简直位置绝佳!苏氏直接拿出了三百两买了那块地,说是支持柳县令搞事业,柳县令办事也是麻利,直接将地契弄好,把官印一落,墨都没干,就这样地基手续就算是办好了!
说话间就快到了晚饭时间,苏氏也是肚子叫了才后知后觉,叫小厮去望月楼买几道菜,又问了丫鬟饭菜是否做着了,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这才让招呼众人吃饭!顾晓晓没有大家闺秀那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吃饭的时候,想起了自己还要建鸭厂和屠宰场,便和柳县令又打了声招呼,将自己和村里和李掌柜是如何商量的又说了一遍,柳县令看着顾晓晓都冒光了。这孩子,未来可期!
顾晓晓吃好后,就和舅舅、舅母告了辞!出了县衙,记仇的顾晓晓就跟墨潜问道:“墨大哥,你说我找舅舅有意义吗?”墨潜也没想到顾晓晓是要他舅舅出钱出力啊,对于他这个还需要养半个将军府府兵的抠门将军来说,他很满意这个结果,顾晓晓这小丫头太对他脾气了!于是他哄道:“有意义,有意义,你能赚钱,还能省钱,以后都听你的!”
就这样,顾晓晓终于气顺了,拉着墨潜就去了卖马车的地方,然后她让墨潜掏钱买了个马车!墨潜架着马车肉疼得紧,心想得在哪儿找补回来,这时好巧不巧路过了之前坑他的芙蓉楼,嗯,就它了!晚上就让墨一去拿一下芙蓉楼少给的银钱和利息!
这样想着,墨潜的心情好了不少。等到他们出了城门,路上的行人已经不多了,他们一路飞驰到了顾家村。进村后,他们发现往日里在村口大树下玩的孩子们,今日都不见了踪影,临近村口的几户人家,也不像有人,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赶紧架着马车飞奔了回去。快到门口的时候,才发现往日聚在大树下的人们,都围在了顾晓晓家外,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墨潜和顾晓晓心里一紧,只以为是杀手闻到了味儿,找了过来出事了呢!墨潜把马车停在路上,抱着顾晓晓就往院里跑,等他们看到了顾山他们一个不少,小墨辰也没什么事的时候,这才将悬着的心放下。
顾晓晓问道:“爹,这是怎么了?怎么人都围在咱们家呀?”顾山道:“咱家被偷了,除了你娘带出去的银票,其他的都不见了,粮食也不见了,我说报官,你村长爷爷他们怕这样影响村里的声誉,以后孩子们不好婚假,就叫了大伙儿过来,现在正查呢!”顾晓晓听完差点没气晕过去,她这儿巴心巴肝的想着带全村致富,结果村里有人偷了她家!顾晓晓怒吼着:“我要报官,谁说都不好使!”
顾大川刚劝完顾山,又听到顾晓晓知道后,又喊着要报官,忙说道:“晓晓丫头,你这一报官,村里出了贼的名声传出去,以后年轻一辈儿的嫁娶就更难了!为了你们这些还没成亲的孩子,咱们自己解决成吗?”顾晓晓压着火气,对顾大川说:“村长爷爷,找到那贼人,您打算如何处置呢,今日的事没能瞒住,让别的村知道了,您又要如何掩饰呢!这种事儿瞒不住,我也不会让您瞒住,您这不是保护年轻一辈儿,而是在包庇作恶的人,犯了错的人得不到惩罚,那才是要顾家村从根儿上坏了!以后小辈儿们有样学样,这样才会坏了村里的名声!”
顾山一直在旁边看着,他想着闺女的渡魂使者身份,有些话晓晓还是得亲自劝说,如今这也算是劝得差不多了,见村长还在犹豫就护着闺女道:“大川叔,晓晓说得对,村里出了这样的人,若不揪出来,上报官府以作警示,那以后只会有更大的错误等着您处理,到时候村里还要帮着擦屁股吗?擦得过来吗?这次这事儿就像咱们村长了个脓疮,不把它挑破挤干净,咱们顾家村就不会安稳,更不论好名声了!”
顾大川见这一个两个都没劝住,索性也不再劝了,毕竟他家丢得银子银票实在太多,便叫了他的侄子顾武去报官了!这时人群里的赖婆子慌了,她是见了刘老婆子撬开了顾山家的门,还被刘老婆子塞了钱的,这一报官她不也完蛋了吗!于是她一把拉住顾武,说道:“村长不能去呀,去了这十里八村会怎么看咱们呐,以后出去说是顾家村的,头都抬不起来,这可不能啊!”赖婆子一煽动,那些没有听见顾晓晓和顾山话的村民纷纷附和。
顾晓晓见此,想到了一个办法,她拉过顾山说道:“爹,我想到一个办法,只是我太小了,说了不能让人信服,您替我说吧!”说着她将办法说给顾山。顾山闻言觉得甚好,心想晓晓不愧是阎王选中劝人向善的差人,他对乡亲们说道:“既然大家是怕坏了村里的名声,那我有个主意,不如我们自己揪出那贼人,然后一起把人送去官府,这样其他村,也只会传我们正直大义,同仇敌忾,不养宵小之辈,还能以正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