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试射场地后,不用吕华亲自动手,军工厂的同志们就自发地迅速把步兵炮组装起来。
旅长看着他们那熟练的动作,以及短短几分钟就完成组装的步兵炮,心中更是满意。
随着步兵炮的组装完毕,现场的气氛逐渐紧张起来。
所有人都注视着那门巍峨的炮身,期待着接下来的试射。
吕华走到步兵炮前,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检查。
他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要求,一切准备就绪。
满意地点了点头后,他转身向操纵炮兵的战士们发出指令:“准备试射,首次射击距离设定为八百米。”
炮兵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根据预先设定的射击参数,精确地调整了炮口的角度。
装填手小心地将炮弹填入炮膛,确保一切准备就绪。
“开火!”随着吕华一声令下,步兵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炮弹如离弦之箭般呼啸而出,直扑八百米外的靶标。
众人紧张地注视着炮弹的飞行轨迹。
几秒钟后,远方传来爆炸的巨响,靶标处腾起一股浓烈的烟尘。
“命中目标!”观察员激动地大喊道。
这一消息让旅长和其他观看试射的同志们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八百米的距离对于这门步兵炮来说显然不在话下,它的精准度和威力得到了初步的验证。
吕华没有停歇,紧接着下令:“继续试射,目标距离一千五百米!”
炮兵们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们迅速调整射击参数,重新装填炮弹。
随着第二声轰鸣响起,炮弹再次出膛,以更长的弧线飞向远方。
等待的时间虽然有些漫长,但当“命中目标!”再次传来时,众人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一千五百米的距离也被成功征服,步兵炮的威力再次得到了彰显。
吕华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深知这门步兵炮的潜力还远不止于此。
于是,他果断地继续下令:“再来,三千米!”
随着距离的不断增加,试射的难度也在逐渐攀升。
然而,炮兵们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
他们凭借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精湛的技艺,再次成功地命中了三千米外的目标。
这一次的成功试射无疑将步兵炮的性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也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感震撼和自豪。
“我勒个乖乖,咱八路军手中终于有了这样的战争利器了!”一位总部来的老同志直接激动的泪流满面。
“是啊,有了这门步兵炮,咱们对付小鬼子的火力可就更猛了!”另一位战士兴奋地接话道,他的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
“就是不知道这门步兵炮的产量如何?能给俺们独立团分多少?”这位是被分配到独立团的教导员。
在众人的议论纷纷中,吕华却继续下令,“继续试射,目标距离五千米!”
炮兵们闻言精神一振,他们迅速调整射击参数,重新装填炮弹。
这一次的射击距离更远,难度也更大,但他们都对自己的技艺充满了信心。
随着步兵炮的轰鸣声响彻云霄,炮弹如流星般划破长空,直扑四千五百米外的目标。
众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等待着结果。
十几秒钟后,远方再次传来爆炸的巨响。
这次,由于试射的距离过远,观测员汇报的速度也更慢。
在众人焦急的等待中,观测员终于通过望远镜确认了试射结果。
他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大声喊道:“命中目标!五千米距离,成功命中!”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现场的气氛。
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所有人都被这一壮举深深震撼。
五千米的距离对于步兵炮来说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它的精准度和威力再次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然而,吕华并没有就此满足。
他转身对炮兵们说道:“继续,九千米,咱们要好好测一测这款炮的极限!”
炮兵们听到吕华的命令,脸上露出了既惊讶又兴奋的表情。
九千米,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他们深知,这是对步兵炮性能的极限探索,也是对他们技艺的极大考验。
没有过多的迟疑,炮兵们立刻投入到新一轮的紧张准备中。
他们根据射击参数,再次精确地调整了炮口的角度,装填手也小心翼翼地重新装填了炮弹。
“开火!”吕华一声令下,步兵炮再次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炮弹如流星般划破长空,直奔九千米外的目标而去。
然而,这一次的等待时间似乎格外漫长。
众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注视着远方,期待着那一声命中目标的巨响。
足足将近一分钟后,远方传来了微弱的爆炸声。
但由于距离过远,观测员无法立刻确认试射结果。
众人心中悬着的石头没有落地,焦虑的情绪在现场蔓延。
时间不知过了多久,观测结果终于传来,“偏离目标,五百米!”
尽管没有命中,但这并没有打击炮兵们的信心。
他们知道,九千米的距离对于任何炮兵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在吕华的指挥下,炮兵们迅速调整参数,准备进行第二次试射。
第二次试射开始,炮弹再次如流星般射向远方。
但结果仍然不尽如人意,炮弹再次偏离了目标。
此时,气氛开始变得有些凝重,但吕华却依然保持着冷静和坚定。
“再来一次!”吕华大声命令道。
炮兵们没有丝毫怨言,立刻开始准备第三次试射。
然而,连续两次的失败让炮兵们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他们看着吕华,希望从他身上找到信心和力量。
吕华感受到了同志们的目光,他深吸一口气,大步走到炮兵们身边。
“这次,我将亲自进行参数的校准。”吕华的声音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炮兵们立刻响应,为吕华让出空间,让他能够直接操作炮兵装备。
吕华凭借丰富的理论经验,以及精湛的观察和心算能力,开始细致地调整炮兵的射击参数。
他精确地计算射击角度,同时亲自检查炮管的状态,确保其达到最佳射击效果。
完成所有调整后,吕华站起身,对炮兵们点了点头,示意一切已经准备就绪。
第三次试射开始,所有人都紧张地注视着步兵炮。
随着吕华一声令下,炮弹再次呼啸而出,直扑九千米外的目标。
这一次的等待时间似乎更加漫长,但众人的目光却始终坚定地盯着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