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
从昨天到现在,何家每个人的脸上都愁容满面。
何月娥她们几个中午回来的时候还想告状,说招凤偷懒没拔草,不知道啥时候跑了回去一直不见人影。
谁知道等他们到家才知道,原来阿奶把招娣和招凤都卖了。
他们还正高兴着,早就看她们俩不顺眼,卖了正好。没想到下一秒才知道自己的爹娘被招莲打了一顿。
家里的大人都愁容满面,害的他们也不敢多说话,不仅如此,何芳发现,以前不用她们干的活,现在也要干了。
现在吃了饭,她和何月娥两人就要去洗碗,以前这都是招凤和招娣做的。
她们也不敢说什么,因为除了阿爷,家里的大人都被招莲打了,不同程度受了伤。
现在,何月娥何芳,在家里如履薄冰,以前有招娣和招凤在,阿奶不会骂她们的,现在动不动就骂他们。
这才过了大半天,何月娥和何芳就开始怀念起以前有招娣和招凤在家的日子。
不只是何月娥有这种想法,就连李氏也开始想招莲她们。
不是因为她不舍得,而是因为有她们在家,好多活都不用自己做。
别的不说,就单说煮饭这一项就很明显,每一房轮流做饭。以前轮到大房的时候,从来不用自己煮饭,因为有招娣和招凤。
可现在不一样,刚好今天早上就轮到大房,这李氏还没起床,婆母杨氏就开始叫上了:“老大媳妇儿,咋还不起来做早饭,你想饿死我们老两口!”
李氏睁开眼睛第一个反应就是怒火中烧,昨晚丈夫何木因为腿疼,叫唤了一晚上。
害她她一晚上没睡着,好不容易快天亮时才消停下来,自己也才刚睡着,就被婆母叫醒。
没想到那俩赔钱货还没起床煮早饭,李氏起身下地,腾腾腾的走出房门。
朝一旁的杂物房走去,一边走一边骂:“你们俩赔钱货想死是吧,还不快点起床煮早饭!”
刚推开门,看到那空空的木板床,李氏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自己怎么忘了,那俩赔钱货昨天已经卖给招莲了。
就在这时,背后响起了老杨氏那尖酸刻薄的声音:“老大媳妇儿,你傻了,如今那俩赔钱货卖了,你还不快点去煮饭。”
李氏回头,正好对上婆母那不耐烦的神情,赶紧点头:“娘,我马上就去煮饭。”
好不容易做好了早饭,老杨氏皱着眉头把刚进嘴的面糊吐了出来:“咸死了,老大媳妇儿,你怎么搞的,你以为这盐不用钱,放那么多!”
李氏嗫嚅着嘴:“娘,你知道我很少做,以前这都是招凤她们做的~”
杨氏扔下筷子:“别提她们俩,提起她们俩我就生气。”
李氏暗暗翻了个白眼:“自己还气呢,有她们俩在家自己还能歇会儿。
现在把她们俩卖了,啥活都要自己做,关键是这钱还没进她口袋,这一点更让她生气。
“春花,我的脚好痛啊~”房间又传出了何木的叫声。
“哇哇哇,娘……”这边招福也醒了,哭着喊娘。
李氏皱了皱眉头,现在啥都要她做,丈夫的腿断找她,儿子找她,做饭啥的也要找她。
婆母手上拿着银子,也没说找个跌打大夫给丈夫看看。就是让梁大夫开了些活血化瘀的药。
都说伤筋动骨100天,像他这样,要是断了骨头没接上,以后还不知道这条断腿会成什么样。
还能不能走路,要是落下什么病根,招福还那么小,她还有什么指望。
想到这,李氏硬着头皮:“娘,再怎么说招凤和招娣也是我们大房的女儿,她爹断了腿,理应拿出卖招娣的银子请大夫给她爹看伤。”
“可如这算什么事,就喝那么一剂药,干熬着,到时候俺当家的这条断腿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走路~”
杨氏瞪着双眼:“老大媳妇儿,没想到你也在打这钱的主意,告诉你,这钱可是留给润儿考取功名的。”
“以后他要是考上了秀才,还得上京赶考举人,没点银子做路费打点,这怎么成!”
李氏:“我不管,你要是不请跌打大夫帮当家的看断腿,要是他以后走不了路,我和他就坐在家里等饭吃,啥也不管。”
梁氏从房里跑了出来尖声说:“大房,你别打那钱的主意,那是给我们家润儿读书考取功名的。你以为就你当家的受了伤,我们家何竹也受了伤。”
李氏双手叉腰:“你们那些皮外伤当然不一样。”
高氏顺着话茬:“娘,二嫂,大嫂说的对,要是大哥以后的腿瘸了,家里就少了一个劳动力。”
“要是为了省这点医药费,少了一个劳动力,长久来算,这也得不偿失,我觉得也该给大伯哥请跌打大夫。”
李氏没想到三房会替她说话,顿时感激的看了高氏一眼。
其实高氏这样说话是有原因的,并不单纯是帮李氏。
她想过了,要是大伯哥的腿瘸了,干不了活,那家里的活全压在二房和三房的肩上。
何润是二房的,他爹自己挣钱给儿子读书,那是天经地义。可三房挣的银子也是给二房读书,这样一来,少了大伯哥那劳动力,她心里当然没那么平衡。
要是大伯的脚好了,还能分担,自己的心里也能平衡些。
杨氏瞪眼:“ 说这么好听,你以为请大夫不用银子,昨天就已经花了小一两银子,要是再请跌打大夫,指不定还得花多少,这银子就是不经花。”
何润一脸紧张走了出来:“阿奶,你还是拿钱给大伯看腿吧,别耽搁了。我现在童生都还没考上,要,考举人也不知道是啥时候的事。”
梁氏皱眉:“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赶紧去学堂。”
何润撇了撇嘴,他也不想为自己读书的事闹得不可开交,现在招莲姐妹三人都不在家了,他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老杨氏和杨森商量,觉得三房说的也有道理,要是他腿瘸了,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长久来算得不偿失。
可是老杨氏又不想出这一份钱,老两口商量了一下,决定去找招凤。
杨氏知道,这大孙女耳根子软,求招莲未必有用,但是求招凤一定可以。
招凤肯定不狠心让他爹瘸腿。要是招凤求招莲,招莲说不定会帮忙,这一招曲线救国,老杨氏可谓是煞费苦心。
办法是想到了,可是让谁过去通知呢,老杨氏犯了愁。
她知道招莲恨自己,自己要是过去的话,说不定她也没好脸色,甚至还会动手,自己可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