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将军。”
“郦将军。”
二人又客套了一番后,才将话题引到了当前的战争上。
齐地四个国家的叛乱平息后,栾布便奉了皇帝之命,北上支援郦寄,平定赵国的叛乱。
毕竟赵地的实力还在那摆着的,远远不是那个一分为七的齐国能比得了的。
现在不是想着如何平定叛乱,而是想着能不能将平定叛乱的损失放到最小。
半个月前,中行悦便察觉到形势的不对,悄悄地带领着匈奴铁骑撤了回去。
没有了匈奴军队的帮助,赵国独木难支,叛乱的平定只是时间问题。
七国之乱,只剩下赵国一国,而且龟缩在邯郸城中,不足为惧。
但这邯郸是个坚城,汉军不投入个五倍以上的兵力,怕是很难正面攻下来。
“栾老将军久经沙场,对于如何攻破邯郸城,我还是想听听老将军的意见啊!”
郦寄心里其实有了答案,只是想法有点太过残忍,便想借着问问栾布的意见。
其实是想要栾布背锅。
“郦将军就不要谦虚了,你父亲也是一代名将,对于攻破邯郸城这种小事,心中怎么可能没有答案呢?”
眼见栾布不肯接锅,郦寄只能说出了自己的建议:“邯郸城深墙高,若让士兵正面进攻,怕是会有不少的损失。
但邯郸城地势不高,依我之见,可以掘开河口倒灌邯郸城,只是……”
郦寄说话点到为止,但栾布也不傻,非得让他把话说明白。
郦寄无奈,只能全盘托出,“只是河水无情,一旦灌城,死的不光是守城的士兵,还有城中的百姓。”
郦寄的破敌之法确实很好,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汉军的损失。
但邯郸城可是一座大城市,人口和经济实力都是不亚于长安的,要真是水淹邯郸城,必然会迎来天下人的唾骂。
郦寄之前就背上了卖友求荣的骂名,这次好不容易被皇帝重用,郦寄便想靠着破赵的战功,好好洗刷一下自己的骂名。
他现在不想再担水淹邯郸这个骂名,又想立下破城的战功,所以只能让栾布来背这个黑锅。
听郦寄说完,栾布是明白他为何会背上卖友求荣的骂名了。
郦寄这回不又是想卖掉栾布这个友,以求取自己的荣耀吗?
栾布也很无奈。
他已经听说了周亚夫那边大破吴楚联军的消息,现在时间不等人,必须赶紧平定赵国的叛乱,彻底安定刘启的心。
“老夫老了,不在乎什么名声,既然朝廷急着平叛,那这个黑锅就由老夫背吧。”
郦寄大喜,就差给栾布跪下了。
—————————————
栾布掘开河口,水淹邯郸城,城中男女老少几乎无一幸存。
赵国最后的希望被彻底淹没,赵王刘遂无奈兵败自杀。
至此,七国之乱彻底结束。
看似波涛汹涌,震惊天下的七国之乱,仅仅三个月便被平定。
消息传回长安,刘启大喜,虽说叛乱给他的功绩抹了黑,但三个月就把叛乱平定,可是给他脸上大大增加了光。
这次叛乱,也是让刘启吸取了教训,有所成长。
与此同时,刘启也收到了来自陇西的战报,知道了刘恒大破匈奴的消息。
我嘞个老爹啊!
刘启无法把战报上形容的老爹,和自己印象中的老爹联系起来。
这是一个人吗?
……
战争结束,叛乱三个月便平息,又到了所有人津津乐道的场面了。
论功行赏。
周亚夫带领着大军赶回长安,将大军交接完毕后,便朝着皇宫走去。
周亚夫身披甲胄,手握腰间宝剑威风凛凛,光彩映照了整个皇宫。
此时此刻,他才是大汉天下最闪耀的人。
栾布、郦寄二人也交接了兵权,跟在周亚夫身后,三人一步步地朝着皇宫的方向赶来。
和去的时候不同,几人来的时候脚步更为坚定,气势也更为恢宏,就连八十多岁的老将军栾布,脸上都洋溢着特殊的光彩。
他们没有辜负刘启的期望,成功平定了这名震天下的七国之乱,为朝廷立下了大功。
为表彰他们的功绩,刘启在宫里大摆宴席,并且亲自走到宫门外迎接。
皇帝走下来迎接,栾布和郦寄哪敢受此大礼?
二人正准备快步跑上前跪拜时,却被周亚夫拦了下来。
“我们几人有大功于朝廷,此正是陛下嘉奖之时,又何必如此谦虚?”
周亚夫说的话虽然声音不大,但正好传到了刘启的耳朵中。
刘启的面色露出一丝不悦,但想到周亚夫刚立下大功,刘启很快就控制住了情绪。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高皇帝追求一生,最终也没有得到渴望的猛士。
可是今天,朕得到了,朕得到了想要的猛士,这猛士为朕立下了不世之功!
周太尉救了我大汉天下,是我大汉的大功臣啊!
来来来,跟朕来,朕已经在宫中摆好了酒宴,为周太尉接风洗尘!”
刘启边说边走了上来,握住了周亚夫的手,拉着周亚夫一同往皇宫里面走去。
周亚夫倒一点也不推辞,坦然享受着皇帝对他的恩遇。
跟在刘启身后的旧功臣集团彻底乐了,功臣集团崛起的日子,怕是不远了。
周亚夫已经是侯爵,无法再封侯,那么以周亚夫如今的功劳,拜相是必然的。
周亚夫的父亲是周勃,也做过开国功臣集团之首,一旦周亚夫拜了相,那功臣集团就有办法让周亚夫加入他们,成为他们功臣集团的领袖。
功臣集团曾经辉煌过,所以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恢复往日的辉煌。
如今七国之乱已经平定,刘启接下来对他们的打压怕是不会小,功臣集团需要抱起团来,找一个可靠的领袖,重新恢复往日的辉煌。
果如群臣所想,刘启直接罢免了陶青的右丞相之位,让周亚夫接任。
其实在冤杀了晁错之后,刘启就想罢掉陶青的丞相之位了,只是当时还需要笼络功臣集团,因此没有及时动手。
在冤杀晁错的过程中,陶青跳的最欢,他信誓旦旦地说杀了晁错就能平定叛乱。
结果杀了晁错一点用没有,你说刘启能不恨他吗?
走了个弱势的陶青,来了个强势的周亚夫,这回可是圆了功臣集团的意。
同时,刘启又一举替换掉了其他的一批功臣集团,换成了自己的人。
而周亚夫呢?也是封侯拜相,一举做到了人生的巅峰,算是光复了周家的荣耀。
总体来说,周亚夫、功臣集团、刘启三方势力各有各的想法,这次庆功宴算是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暂时满足了所有人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