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谢洛溪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穆翊承走的时候看她那一眼,明白他的意思。
突然窗外熟悉的声音传来,来了!
穿好斗篷,抱着汤婆子,所有的动作一气呵成。
打开窗户,穆翊承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溪儿妹妹!”
“你找我是要跟我说什么?”
“我是想跟你说一声,后面几日我得离开京都一趟,有差事要我去办。”
“你去就去,跟我说干什么!”
“我这不是怕你着急担心…着急那件事的结果嘛!”穆翊承看了眼她的眼色,又把担心我给咽回去了。
“这倒也是,你要去多久?”她这是怕耽误那件事才问的,拖太久了可不好。
“具体的还不清楚,但我争取在元宵前赶回来。”
“为什么是元宵?也是,不然衿姐姐得一个人过元宵了。”他一走,穆家就只有穆子衿一个人在家了。
“也不全是因为阿姐,听说今年的元宵灯会很不一样,我想回来看看。”
竟然是因为看元宵才急着赶回来吗!
“随你吧,我已经知道了,还有什么吗?”
“我不在京都的这几天,阿姐那边还得麻烦伯母跟溪儿妹妹帮我多看顾些,溪儿妹妹若是有什么事可以让人去穆府找庆庆,我都交代过他了。”
“衿姐姐我们自然会照应的,用不着你多说这一句,还有吗?”
叫她语气不善,穆翊承摸摸脑袋,他说错什么了吗?
“没,没有了吧!”
谢洛溪听他说完,“嘭”的一声把窗户给关上,看元宵,照顾衿姐姐,还用你说吗!
听到窗外他叫了几声,谢洛溪没理他,气冲冲的去床上躺下了。
看着谢洛溪屋子彻底暗下来,穆翊承不明白怎么生气了,算了,等他回来吧!
等我回来陪你过元宵,溪儿妹妹。
第二日城门一开穆翊承就带着清风,见雨骑马出去了,穆子衿看他们身影消失在拐角,心里隐隐担忧。
这次的事情若做的好说不定是个突破口,穆翊承不可能放过这次机会,但也要千万保重自己。
后面的几日还是同之前一样,每日迎来送往的,但谢洛溪还是记得穆翊承的话,一有时间就会跟谢洛芃去陪穆子衿说说话。
有时谢洛芃没时间,她就自己一个人去。
“阿姐,你没去衿姐姐那吗?”谢洛芃见她在擦古琴好奇的问道。
“衿姐姐今日去长公主那了。”谢洛溪一边说一边看谢洛芃在桌上数着她这些日子得的压岁钱。
“别数了,再数都快掉进去了!”
“阿姐,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收到这么多压岁钱呢!”谢洛芃兴奋的说道。
“以后每年都有呢,说不定过两年你就得给阿兄的孩子发压岁钱了。今年还得去舅舅那,你可还得有红封拿呢!”初次见面,见面礼谢洛芃还得收不少。
“那感情好,再多收几次我可成小富婆了。”
“小财迷!”
“对了阿姐,过几日就是元宵了,我听说今年的元宵有新花样。”
谢洛溪手一顿,元宵快到了,穆翊承也快回来了吧。
“什么新花样啊?”她倒觉得元宵年年都一样,也没什么好看的。
一说这个,谢洛芃倒来了兴趣,钱也不数了,说道:
“今年元宵从长街入口处开始,中间朱雀街,福平街,以云街为尾,灯会便在那里举办,只是今年所有人想进这几条街必须得佩戴面具,只有未婚的男子拿火折子,女子手持盏河灯,若有缘人能够有眼缘,两人都愿意的话,便可用手中的火折子点燃河灯,在云街给它放到河中,共同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遂。”
往年倒是男子跟女子在元宵花灯节上不用像平时里有那么多忌讳,今年倒是比以往多了些新花样,少男少女一起放花灯祈福,有美好的憧憬,对方也不会知道你是谁。
“今年这个倒是有意思,只是你从来没去过,得跟紧我才行。”
“那当然,阿姐在哪我就在哪!”
说罢便接着去数她的钱去了。
元宵估摸着谢洛芊跟张熙媛都会去的,那萧运良会选谁呢?
很快,大家期待的元宵花灯节就到了。
一般花灯节家中的长辈都没有去,就是让孩子们自己去热闹热闹。
叫谢粼阳跟谢粼文陪着三个妹妹去好好玩玩,谢洛芃第一次去京都的元宵,定是要让她好好逛逛的。
今夜的谢洛芊打扮的格外精致,粉色的如意月裙,粉白的腰带勾勒出纤细的腰肢,配上淡雅的妆容,在今夜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整个人娇嫩柔弱。
看她这架势,今夜是打算不让萧运良去找张熙媛呐!
不过,谢洛溪觉得她这一番精心打扮估计是白费了,今夜这样的天时地利,萧运良肯定会借此机会将张熙媛的芳心给抓牢了,怕是没心思再来安慰这朵娇花了。
等几人到了长街入口处,果然有许多小贩在卖面具,各式各样的都有。
谢洛溪挑了一个白面狐狸的,谢洛芃自己挑了个老虎的,是那种幼虎的模样,戴上显得整个人憨态可掬,她很喜欢,又给了她们每人一个河灯。
红蕊跟流苏也都各自挑了一个喜欢的面具戴上,手上拿着两位姑娘的河灯。
今夜都只带了一个丫鬟,其余的是小厮在一旁护着。
一进长街,人就开始多了起来,谢粼阳紧紧护着两个妹妹,谢粼文则跟着谢洛芊。
谢洛芃第一次来,整个人兴奋的不行,拉着谢洛溪这边看看那边瞧瞧,跟着她这样转了一圈,谢洛溪已经不太行了。
实在是太能闹腾了,她已经跟不上谢洛芃了,叫谢粼阳看紧她就好了,又不熟悉别一会不见人影了。
这灯会她都来过很多次了,是认识路的,一会去跟他们汇合就好了。
叫小厮跟紧谢洛溪,他就先带谢洛芃去里面看看,一会还是在这里碰面。
谢洛溪点点头,她刚瞧谢洛芊她们是往福平街那块去的,想着过去瞧一瞧,便也往那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