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耳鬓厮磨的温存过后,冷哲拥着叶旖旎说:
“真没见过这么霸道的女明星!”
“下次再这样突然袭击,我就要向狗仔队举报你,潜规则你的男粉丝!”
哈哈哈哈,叶旖旎被他再次逗笑了!
她在他结实的胸膛上拍了一下,说:
“跟你在一起,也是服了,每天都有这么多的笑料!”
“原来你不知道啊”,冷哲装作很是惊讶的样子,说:“你天生就是一块很好的笑料啊!”
“你才是一块很好的笑料呢!”叶旖旎知道他在损自己,说来奇怪,每次他一本正经的样子开着玩笑,她却从来没有伤自尊的感觉。
反而,很享受这种亲密爱人之间的互相打压和互相奚落。
“算了,我先带你这块笑料去吃饭去!”叶旖旎装作并不计较的样子。
“我要是你,就吃不下了!”冷哲望着窗外,慢悠悠的说。
为什么?叶旖旎问道。
“笑都笑饱了,还能吃下饭。”冷哲看着外面的天空,有几片悠闲的白云在悠荡着。
“你这个人,真是有完没完呀,真是一个幼稚鬼!”叶旖旎娇嗔道,踩下油门,将车子开得飞快。
这次来到上海,冷哲过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办。
春节期间,冷家一家人都在上海团圆了,Aiden很喜欢上海这个城市,对冷哲租住的新家也表示很满意。
临走之前,他还问冷哲:“爸爸,我可以跟你来上海住吗?”
这?冷哲有点为难,说:“可是你得回去读书呀!”
“我可以来上海读书啊!”Aiden童言无忌的说。
Aiden不知道,一个外地孩子想进上海的小学有多难。
但是,冷哲是知道的呀,所以,他没有立刻答应,只是摸摸Aiden的小脑袋,说:“行,你跟爷爷奶奶先回去,爸爸先去给你物色学校。”
为了满足孩子的心愿,他先是搜索了一圈别墅旁边的小学发现既有公立学校,也有国际学校。
他心里很快做了一下判断和平衡,公立学校太难进了,而且,就Aiden本身的情况来看,还是国际学校更适合他。
定好方向,再确定目标。
最终,他选定离家3公里范围内的一个国际学校。
虽然,现在冷哲对这个学校一无所知,但是,他有信心一定可以找到突破口。
着名的社交网络连接理论——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早就说了,世界上任何两个互不相识的人,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建立起联系。
这个理论最早由匈牙利作家弗里杰·卡林西在1929年提出,1967年,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通过实验验证。
它的核心观点是通过中间人可将任意两个陌生人联系起来。米尔格拉姆进行了连锁信件实验,结果显示,平均经过大约5.2个中间人,信件能够到达目标人物手中。
因此,在看似陌生且复杂的社会网络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超乎想象的紧密联系。
冷哲沉住耐心,费了一番功夫,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细细“打捞”了一番……
最终,通过朋友的朋友,总共经历了三个人,他终于联系到了国际学校的负责同志。
哈哈,自己的实践只用到了3个人,而不是试验标准中的5.2个人,这让冷哲颇有一些自豪感。
都说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果然如此,没有人情,连小孩想进入一个称心如意的学校都难!
不管你在外面是什么“长”,什么“总”,到了学校,关于你的称呼都会统一为“孩子爸爸”或是“孩子妈妈”。
虽然冷哲盛情的邀请校领导外出就餐,联络感情,不过,被婉拒了。
因为这所国际学校要进行面试,不光是面试孩子,要还面试家长,这是冷哲所没想象到的。
“不就是读个书嘛,现在怎么这么麻烦!”就连一向平静的冷哲都忍不住抱怨道。
“行啦,一切为了Aiden”。叶旖旎宽慰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