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当贾母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已是焕然一新,脱胎换骨。
她的面色红润如霞,精神饱满,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那个风华正茂的年纪。
贾母慈爱地望着黛玉,将她的手拉过来紧紧握住,眼中满是感激与疼爱:“好孩子,好孩子,难为你有了这好东西,还想着我这把老骨头。”
说着,她连声吩咐鸳鸯,让她将她小库房里那件碧玉七宝玲珑簪取来,要给黛玉。
鸳鸯因贾母的身体变化,正心喜得什么似的,笑着对黛玉道:“这可是老祖宗压箱底的宝贝,二奶奶惦记了好久呢,老祖宗都没舍得给。”
黛玉一听,连忙摆手制止,嘴角勾勒出一抹俏皮的笑意,宛如春日里绽放的桃花,轻笑道:“外祖母的宝贝还是自己个儿留着吧,免得被我得了去,到时琏二嫂子得了红眼病,反倒不美了。”
贾母和鸳鸯、紫鹃一听,忍俊不禁,差点笑喷。
贾母故作嗔怪,眼神中却满是宠溺:“你这个促狭鬼儿,仔细那凤辣子知晓你背后编排她,给你小鞋穿。”
黛玉眼眸中忽地闪过一抹幽邃的光芒,却又转瞬即逝,无人捕捉。
她娇笑道:“幸而我如今不住这府里了,不然还真不敢如此取笑她呢。”
稍作停顿,黛玉趁机提出心中所想:“外祖母若真疼爱我,不若将紫鹃的身契赐予我,我已习惯了有紫鹃这丫头在身边侍候,待我稍后回府,便将她一并带家去。”
贾母闻言,微微蹙眉,迟疑道:“我还原想着你回京里来,不如就仍回府里来住着,与姐妹们一道嬉戏玩耍,岂不是好?”
黛玉心头不由浮上前世的悲惨结局,心下微冷,面上却丝毫不显。
她来前早想好了应对之策,不动声色地笑道:“外祖母,我一天天大了,继母也待我极好,还是回家住更为妥当……”
她犹豫了片刻,终是附在贾母耳畔,用仅有她能听见的声音低语:“而且,父亲得到消息,说是我那弟弟可能尚在人世,当时被人给救了……”
贾母闻言,身形猛地一震,眼中闪烁着不可置信的惊喜光芒,猛然握紧黛玉的手,那力道之大,让黛玉都不禁感到一丝疼痛:“你说的可是真的?他在何处?”
黛玉悄声道:“外祖母,先别声张。此事尚未确定,只听说有人在矩州一带见过一个与父亲容貌酷似的小男孩,听年岁也能对得上。父亲已派了得力的人过去寻找了,若有消息,我想亲自前去一趟,把弟弟接回来!”
贾母怔怔地松开黛玉的手,两行浊泪顺着脸颊滑落,她哽咽着道:“若真如此,那也是我那苦命女儿的造化,她九泉之下,也能安心瞑目了!”
贾母即刻吩咐鸳鸯,让她从内室床头柜的抽屉里,靠左边的匣子中,将紫鹃的卖身契拿来,递给黛玉。
贾母还欲让鸳鸯将那件碧玉七宝玲珑簪取来给黛玉,被黛玉死死拦住了。
黛玉柔声道:“外祖母若不安心,不若往后再许我从府里带走几个人可好?圣上新赐的宅子太大,我与父亲身边可用的人还是太少了。”
贾母这才作罢,连连应承:“你们那边缺少什么,只管使人过来取,缺人,你看上哪个,外祖母立刻命人连同身契一并给你送去。”
正当屋内众人言笑盈盈,气氛正浓之时,屋外忽然响起一串清脆悦耳、如同银铃碰撞般的笑声。
紧接着,一个爽朗的声音穿透门扉:“哎呀,听说老祖宗将那我垂涎已久的碧玉七宝玲珑簪送出去了?送给了谁?先说好,若送了林妹妹,她那般清贵似玉之人,配上这簪子,我是心悦诚服的;若给了旁人,哼,我可是不依,定要找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悄悄去把它抢回来不可!”
随着这番话,权景瑶被邢夫人和王熙凤礼让了进来,王熙凤人虽走在最后,却步履带风,走得春风得意。
贾母见状,笑骂道:“听听咱家这只泼猴儿,真是愈发的无法无天了,若是给她一根长杆儿,怕是要把天都给捅出个窟窿来!”
此言一出,屋内顿时爆发出一阵阵大笑声,气氛更见融洽!
贾母服了药,又更衣沐浴了一番,此刻早已饥肠辘辘。
她瞥了眼屋角的沙漏,见天色不早,便吩咐王熙凤让人传膳。
随后,她又命人去前院请林如海来荣安堂一同用膳:“都是自家亲戚,又不是外人,何必那么见外?只需在膳堂中间竖一道屏风,彼此也能说说话,还能增添几分热闹气氛,岂不两全其美?”
只是,这欢快的气氛,很快被几个不速之客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