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查理为什么会吃亏,而且吃亏后又很快转变吗?”
“我这徒弟啊,性格太急躁,口不择言,所以才被马蹄两次打倒,而且弄得非常狼狈。后来,他被师傅的实力折服,才不得不很快转变。”
“对啊,这一点千万注意,祸从口出,你看,真正成熟的稻穗是下垂的,只有稚嫩的幼苗才会高高在上,所以,不要轻易出口,出口不成熟的话语,是会马上招祸上身的。”
“对,先生当初也是多次劝告我们的。李老三和查理是一样的错误了。”
“我们不急于求成,而是沉默应对,那是因为成竹在胸,因为我们有足够实力化解这些压力,而不是以言辞辩驳。如果有人存心要整你、暗算你 ,那么你就是有一百张口也解释不清 ,唯一的办法,就是第一不乱开口,第二有了事情不要怕,勇于面对,最终以自己的实力回答一切。这样才会让人主动闭口,也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嗯,我感觉,敌人也是财富,即使是失败的敌人, 也会让我们学到很多好东西,壮大自己,尤其是会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对,广朋不简单,这么看问题的话,前景肯定会更远大,你该记得先生说过的圣人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以对手为师 ,更是了不起的境界。”
师徒二人难得有这么好的环境交流,在车上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就前进到了茂林寺的所在。
马车行进,比人力步行快得多,而且有洋人的旗号做保护,还有茂林寺石妙兴的旗号,一路上官家都是高看一眼,也没有遇到什么土匪的干扰,三天就到了位于的外省茂林寺的所在。
茂林寺是佛教圣地,古木参天,殿阁林立,四周是茂密的松柏林木环绕,只有一条铺满碎石的小径通往寺院门,两边也是树木夹峙,只看见一线天,比起广朋老家漫山的树林,多了一丝幽静,少了一些湿润,正是很好修行的地方。
二人向车夫道谢,然后进入寺内。
寺内非常安静,少有人在里面走动,只有两位值更的僧人在门房静坐。
看到石妙兴到来,两人施礼,石妙兴赶紧回礼,广朋则以鞠躬表示感谢。
“这几天,可是不断有消息传来,先是说打败洋人,后来又说是收了洋人徒弟,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
“不是我的本领,是我的小徒弟有才华,都是他的功德。”
两位僧人向广朋合十致意,连声称赞:
“师弟,少年英雄啊,祝贺你为本寺立下殊功,方丈肯定会大力褒扬,以后还请师弟大力关爱,带出光明大道。”
广朋赶紧鞠躬:
“还望师兄大力帮助才是!”
行礼完毕,石妙兴带着广朋到了他禅房。
这是一间小的只能容下一张床的房子,床头堆着书,只有一个小窗户,屋里倒是不热,而且非常干净,可以说是一尘不染,室内还有一股奇特的香味。
一位执事僧端来一盆热水,里面放着毛巾,说:
“还有半个时辰,方丈坐禅完毕就会过来,请稍事休息。”
广朋打开自己到书包 把自己带来的四书五经和兵书,放到禅房桌子上的书卷里面,然后拧干毛巾 ,递给师傅擦洗。
“不要紧 ,方丈过来就是给你赐名的 我已经想好,就叫石汉禹吧 ,以你的字作为在茂林寺的名字,将来如果打出茂林寺还俗的话 ,还是恢复原名,叫言广朋。”
“听师傅的。以后别忘记要,给我讲书就成啊。”
“早上做功课,读书写字,然后干杂活,下午开始练内功,晚上做完功课后过来,我讲兵书。怎么样?”
“好。”
刚刚擦完脸,广朋就看到一个老和尚慢慢走了过来,虽然精瘦的出奇,但是却步履沉稳 ,一边走还一边捻着佛珠。
他走进来,看到了广朋,眼睛似瞑非瞑地盯着他, 看了半天, 然后说:
“你俗名叫什么,是哪里人氏?”
广朋如实回答,方丈点头称是,又对石妙兴说;
“你收了一个好徒弟,以后就不要做苦行僧了,就留在茂林寺,踏踏实实带他吧。他是可造之材,可不能辜负人家。”
石妙兴点头称是。
“你以后在我们茂林寺 ,就叫石汉禹吧,你师傅的姓 ,也是我们佛家的众姓,所以,也叫释汉禹。辈分,是石妙兴的徒弟,也是我们茂林寺的高辈分来,要尊重师侄师弟,一团和气才好。”
“聆听方丈教诲,弟子一定遵照而行,悉听安排,绝不辜负师傅。”
“下面,我讲解一下茂林寺练武和养气的诀窍,你可要遵照而行, 不然的话不但无益,而且有害。”
“不要急于练武,首先要学的必须是如何养气,只有气充沛了,才会让导致精神旺盛,进而做到力量充足,身体舒展,筋骨强健,心明性巧,
怎样才能养气呢?那就是通过禅定,才可以清静人生,才可以明晓人间生死,洞察世事虚幻,悟彻万物真假,澄洁混乱心志,远离尘世思虑,断绝名利情欲,摒除无益嗜好。
首要的,就是打坐,禅定,唯此,才是是力戒暴怒, 沉静才为最最。
会修养之人,总是先要充实他的精力,而精气满则气势壮,气势壮则精神旺,精神旺才能身体健。
修养功至深之人,方能以静制动,以清制浊,洞察秋毫,不炫耀自己,不折损自己,自然也不使自己遭到损害。
当遇到一切外魔、挫折、嘲讽和污辱、欺凌,都能心境坦然,漠然处之,举止方可以静制动,外动无动于心,久而久之,就可以做到心志表一,坚守真意。
这样,七情六欲就无从而入,三毒也无由而生,神清心静,外在展示的武功自然就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心不动,则旗不动,心入境,则万物其奈我何?
人在寺中,不慎修行,如旱地养鱼;
不在寺中,潜心修行,亦道德圆满。
有心无心,有意无意,自然而然,大道前行。
“汉禹,你听到了吗?”
石汉禹赶紧俯首,感谢方丈大师点化。
他顿觉如醍醐灌顶,如入大彻大悟之境,比先生的教诲更进了一步。
这一天开始,以茂林寺为起点,汉禹进入了真正的修行之路,最终成为了驰名九州的沉默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