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英娘这般强硬反驳,余莹莹还是头回见着。
一向软绵的人突然硬气起来,让余莹莹很是不习惯。
她刚想出口讥讽,便听到余铮来阻拦。
“好了,不必多说,直接将二妹的诗作拿出来不就可以了。”
宋清妤看了眼身旁为她出言的孙英娘,此刻又恢复了那副淡然的神色。
眼中无波,也不看余铮一眼。
就像是方才从未开口一般。
而诸如玉简直气疯了,招来丫鬟,耳语一番。
眼神狠厉又毒辣。
酒执事听了余铮的话,将宋清妤的花笺寻出,贴在了第一名的屏风上。
众人皆哗然!
方才出言讥讽的小姐们,笑意逐渐僵硬在脸上。
余莹莹的小姐妹们都目瞪口呆,充满了震惊与不敢置信。
她们都听余莹莹说过,余家并不重视余卿卿,这么多年不将她从京都接回来,让她一个人自生自灭。
自然以为余卿卿好欺负,也不觉得她有什么才华。
一个被家族放弃的女孩,如何能与被余山长夫妇捧在手心里的余大小姐相提并论。
她们很快就能做出选择。
不对,是根本不用选择,便站在了余大小姐这边。
如同以往无数次驾轻就熟的默契配合一般,共同帮着余莹莹对付余卿卿。
可她们万万没想到,这个余卿卿,竟然有大才!
错愕的表情让她们平时那些尖锐、刻薄的言辞都说不出口。
眼中原本那些矜娇渐渐被惊讶与羞愧所取代,想到方才那些反噬的话语,脸上渐渐浮现出一丝尴尬。
余莹莹更是。
惊慌和不安袭上心头,那种曾经轻松对待一切的自信在瞬间崩塌。
她向来眼高于顶,对宋清妤,心底更是深深的不屑。
然而,此刻,她却彻底错愕,仿佛被一记耳光打在了脸上,嘴巴微张,完全不知如何是好。
她紧捏着手中的帕子,看着周围低声议论着的人,那些目光不约而同从她身上扫过,又看向宋清妤。
他们的神情是那般复杂,好像都在嘲讽她的浅薄与狭隘。
余莹莹不自觉地摇头,嘴里念叨:“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她引以为傲的才女之名,或许在今日之后便要坍塌。
余卿卿,毫不费力地夺走了所有属于她的东西!
余铮见余莹莹的表情不对劲,赶紧上前,拉住她。
阻拦住她冲向屏风的力道。
“快些带大小姐下去休息!”余铮严厉地对着秋香说道。
余莹莹手腕吃痛,挣脱开,“哥哥不必如此,我输得起!”
她瞬间明白,她上当了。
余卿卿一直都在演戏。
让她误以为她没有诗才,看似被逼无奈实则步步算计,主动走进了她的陷阱。
再在她沾沾自喜又大意之时,给她一个暴击。
余卿卿,心机竟如此深沉,简直太可恶了!
她绝对不会放过她的!
余莹莹挺直脊背,朝着宋清妤缓缓走过去。
“妹妹竟一直在藏拙,也太小心了些。”
宋清妤见余莹莹分明气的表情都扭曲,还要好声好气地与她讲话,维护着她的形象,便觉得这种感觉好像也不错。
“妹妹听不懂姐姐在说什么,如妹妹这等水平,在京都也是不够瞧的。
今日能夺得魁首,实属侥幸而已。”
余莹莹看着宋清妤的那安然自若的表情,忍下了花画她脸的冲动。
不自然地笑道:“姐姐该向妹妹好好讨教讨教才对。”
宋清妤笑道:“妹妹定会不吝赐教。”
余莹莹气的倒仰。
重重压抑住,深深地看了宋清妤一眼,转身离开。
一些始终不曾参与她们姐妹纷争的公子小姐,看了诗作真心夸赞。
宋清妤面对一众赞扬与欣赏,倒是难得的有些心虚。
她终归是用了旁人的诗作,才能拔得头筹。
虽然狠狠扇余莹莹的脸,她觉得很爽快。
但到底是借来的才名,实在是名不副实。
她侧头轻声对着孙英娘道谢:“谢过孙大小姐。”
孙英娘反倒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疑惑:“谢什么?那诗本就是你作的。”
宋清妤怔忪,孙英娘的意思她明白。
今日不会承认,日后也不会拿这件事情来威胁她。
可是她觉得孙英娘有些过度小心了,她并没觉得她会威胁她。
恰在这时,有丫鬟来上茶。
孙英娘想起身,裙角却被人踩住,一时不察竟跌倒在地上。
被一旁上茶的丫鬟扶起,不住地请罪。
孙英娘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旁边案桌的人纷纷侧目而来。
她不愿意惹人注目,便开口道:“我无事,你下去吧。”
那丫鬟诚惶诚恐,不住道谢。
这一个小插曲,宋清妤与孙英娘都没有放在心上。
她们谁都没有发觉,孙英娘的发髻上多了点东西。
而先前余莹莹说的魁首的彩头,也没有人提及。
宋清妤浑不在意,她又不能明晃晃地报复回去,毕竟还要借住在余府中。
接下来的环节,如往常的诗会一般。
酒杯顺流而下,飘到谁的面前,谁就吟诗一首。
有主题限制,倒也不是太难。
若是作不了,罚酒一杯也就过了。
宋清妤运气倒好,一次都没轮到。
余莹莹像是为了要维护她才女的名声一般,那酒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十有八九都在她身边停下。
好诗,一首接着一首的吟出来。
就像是她个人开的诗会一般。
宋清妤突发奇想,她觉得余莹莹这么爱表现自己,若是去了京都,到临兰居的大堂中辟出一块地方,日日吟诗,想必临兰居的生意会更加红火。
余铮见余莹莹做的太明显,急忙叫停。
过犹不及!他觉得余莹莹实在是有些偏激。
想着回去定要余山长好好规束规束她。
日暮,竹林中的风带着温热的气息。
竹叶被吹得沙沙作响。
余铮见时间差不多,便宣布今日诗会结束。
许许多多的人也准备告辞。
虽然这次宴会余家两姐妹的对立让他们看了一场戏,但到底也见识了几首好诗,都觉得不虚此行。
就在大家要离去之际,诸如玉的丫鬟突然惊呼道:“啊!小姐,你的发簪怎么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