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即刻下了军令,让大军造饭休整,子时出发。
本来大军就是按照今夜子时出发,早早做了准备,此刻正式下令并没有显出半分混乱。
休整过后到了子时,关门大开,整齐划一的东海国大军,出了山宗关。
当所有人都以为大军会走官道,前往最近的北岳国第一屏障太行关时,东海大军却一头栽进月冥山脉,一路开山伐木前行,朝那崇山峻岭间的月灵关赶去。
这下出乎所有人意料,别说北岳国守将很懵,就连东海国的百姓也是很不理解。
九州东北,各路斥候疾驰在大地上,不断打听着最新战报,月灵关守将钟利此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骂骂咧咧把杨景全家都伺候了一遍。
一旁下属赶紧宽慰,“钟将军,咱们虽然只有五千守军,比杨景那两万人少,可月灵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杨景那两万人,也只是把人命往里面填。”
“那可是杨景,东海国一代名将!他奶奶的,去打太行关不好么,非要来老子地界上惹事!”钟利气得骂骂咧咧摔下茶杯。
“但将军换个思路想,若是咱们凭借天险守住一代名将的攻伐,大人的仕途,岂不是高歌猛进!”
钟利一听,怒气渐消,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
他也是带兵的人,知道这月灵关要攻下来少说七八万人,哪怕杨景一代名将,四五万人也是要砸进去的。
如今只带了两万人来,一旦守住,自己那便是名利双收。
“嗯,倒也是!”钟利恢复了自如,“不过求援信还是得写,把情况描绘得艰险些,这样扛下来才显出本事!咱们弟兄也能多分些军功!”
众将听懂了钟利这邀功意思,大喜应和,“是!”
另一头,月冥山脉西南密林,除了杨景两万部队一路砍树开路,明安还征调了月冥山镇投奔而来的百姓加入协作,来回运送红薯和材料,帮着一起开路,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杨景站在高处看到这场景,大喜过望说道,“虽说实际兵数只有两万,可你这五万百姓的稳定后勤,军粮也充足,恐怕能让老夫发挥出四五万兵力的效果。”
古代大军作战,最要紧的就是后勤运粮,许多军资都耗在运粮上面,故有“千里运粮十不存一”的说法。
如今杨景大军背靠明安开垦的大粮仓,还有数以万计的百姓后勤相助,只怕比本土作战都要舒心。
“打富裕仗的感觉,舒服吧!”明安语气透出得意。
“舒服,老夫怕一辈子也没打过这么舒心的仗,没想到半步迈入棺材,还能有这般体验,不坏!”
五万后勤加上两万精兵夜以继日高效运作,不到六日功夫,便将道路全部打通,大军来到月灵关弓箭射程外,开始修筑工事,建造投石车。
钟利站在城楼上眺望远处的人山人海,大惊说道,“杨景不是只有两万人么!怎么会这么多人!这他娘的快五万了吧!”
众将心惊,仔细看过去,分析一番说道,“杨景怕是征用了月冥山脉那些开荒流民作为后勤,才有这般人手,实际的作战部队,恐怕还不到两万。”
钟利再一细看,确实正如手下将领所说,杨景带来的部队混杂了很多衣衫褴褛的百姓,帮他们砍树运木头送粮,这些人没武器没盔甲,攻城起来算不得数。
盘算一下,钟利哈哈大笑,“什么两万部队!全是虚张声势,这儿实际精兵顶多也就一万出头,其他都是这种流民。哪怕杨景扬言十万大军围攻月灵关,也是一帮乌合之众!”
“钟将军说的极是!杨景越是虚张声势,对咱们越是有利!到时候钟将军以五千士卒,力扛杨景十万大军,为北岳国守卫门户,说出去怕是钟将军要名留青史啊!”
钟利一听,哈哈大笑,笑得极为开心,激动说道,“对对对!就是这样!本将率领五千士兵,力压杨景十万大军攻伐,只怕后世传我的名声,少说也是个镇国名将,哈哈!好!好!好!”
得意大笑好一阵,钟利终于消停,“不过还是要防着他们挖地道,建工事,大家都醒目些,该告急还是得告急!”
“是!”
钟利打量一眼,嗤笑连连,“这儿山体硬实,杨景又怂,到跑那么远开挖,没两个来月,他决计挖不通!咱们就守着备好火油,等领军功吧!”
另一头,杨景和明安在营帐中密议。
“探查的如何?”
杨景点头,“慕容先生带人去看了,确实如你所说,那条地下水道很宽敞,北岳国至今未察觉,可以造船派大军偷偷绕进去,是一条绝佳的陈仓小径。”
“如此甚好,船只、补给、人手,都就位了吗?”
“八千精锐已经待命,口粮是你那压缩饼干,够一个月之用,船只马匹就位,一切准备就绪。”
明安还不放心,问道,“孤军深入敌人腹地作战,很是凶险,手下都信得过没泄露吧?”
“放心,都是老夫亲兵,信得过。”
明安扬首看向远处的月灵关,皱眉说道,“这钟利真的一点警觉都没有?两万大军少了一半,竟然没察觉?换我的话,早就感觉到不对劲了。”
杨景不但没有嫌弃明安啰嗦,反而见明安胆大心细,是个天赋异禀的帅才,乐呵呵说道,“内应回报,钟利还做着名垂青史的美梦,你这军民混杂的法子蒙了他的眼,他现在认准老夫是虚报兵数,实际精兵只有一万多人。”
古代战争,多有虚报兵数增加气势的做法,三万说十万,十万说三十万,明安巧妙利用这规律,把月冥百姓掺杂其中,让杨景按照十万大军报出去,处理之下巧妙将八千精兵给隐藏起来。
若是心思细密的一代名将,或许能看出一些端倪,可钟利并非名将,而是靠着世家子身份上位的庸将,此刻满脑子美梦,已经膨胀到极点,根本没有细想其中关窍,自然也就没加防备。
“如此甚好,这帮忙活完,我也要准备出发,陛下那边有消息了吗?”
“算时候,应该快了。”
两人说话间,营帐外传来士兵禀告,“报!陛下派急使求见!”
“快传!”
营帐打开,没想到正是老熟人顾清,亲眼见到明安平安无事,极为欢喜,一把抱了上去,“明爵爷,你没事真是太好了!”
“顾大人,好久不见,想死我了!”明安哈哈一笑,极为热情。
两人寒暄完,侍卫奉上了清茶,明安忙问,“女王陛下怎么说?”
顾清脸色一变,低声说道,“兄弟这次带来的消息,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