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静一静!请先保持安静好吗?你们这样七嘴八舌地吵嚷着,我实在没办法听清和回答各位的问题啊!”杨光一脸无奈地大声喊道,并用力挥着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他的声音在嘈杂的会议室里回荡,但起初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记者们依旧情绪激动,纷纷争抢着想要发问。
见此情形,杨光皱起眉头,提高音量再次强调:“拜托大家配合一下,接下来,请大家按照秩序举手示意,我会逐个点名让被点到的人来提问。”
说罢,他用手指了指前方,做了个标准的举手姿势给大家示范。
听到这话,记者们终于意识到必须遵守规则才能得到提问的机会,于是他们一个个不情愿但又不得不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然而,他们的热情丝毫未减,刚刚坐下便迫不及待地高高举起手来,那场面简直就像是一片手臂组成的森林,有的人甚至因为太过着急而将手举过头顶拼命摇晃着,生怕杨光看不到自己。
整个会议室瞬间变得热闹非凡,但这一次却是有序的热闹。
“那位带眼镜,穿灰色外套的记者”,杨光指向人群中的一个记者,“对,就是你……”
被点到提问的记者激动的站起身来问道:“杨先生,请问路倩倩专辑封面上那首诗出自哪位文坛大家之手?”
“哦,你说那首诗啊,那不是哪位文坛大家写的,那首诗是我闲来无事写的!”
现场记者们听闻杨光的回答,顿时一片哗然,现场像炸开了锅一样。
众人此前纷纷揣测究竟是哪一位诗坛巨匠挥毫泼墨才创作出如此佳作。
各种猜测不绝于耳,有人说是那位久负盛名、以细腻笔触着称的文坛泰斗。
也有人觉得应该是那位文风豪迈奔放、气势磅礴的诗歌界巨擘。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首诗竟然出自杨光之手!
要知道,杨光可是活跃于娱乐圈的明星啊!
谁能想到他不仅在舞台和荧幕前光芒四射,还拥有这般深厚的文学造诣呢?
这着实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难以置信!
“杨先生,这首诗叫什么名字?”第二位被点到的记者起身问道。
“这首诗叫做《相思》。”
“杨先生,请问你对于季天明老师对这首诗的评价怎么看?”
“感谢季老师的厚爱。”
“杨先生,你对于《红豆》这张唱片有什么预期?”接下来的一位记者问道。
“预期的话,最少白金吧。”
听到这话之后,现场的记者们瞬间炸开了锅,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起来,整个场面陷入了一片喧闹之中。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的唱片行业犹如遭遇寒冬一般,每况愈下,市场份额不断被新兴的数字音乐平台所蚕食。
曾经红极一时的唱片销售模式逐渐式微,实体唱片店也一家接着一家地关门大吉。
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里,除了那些拥有广泛人气和强大粉丝基础的天王天后级别的巨星,以及少数具备过硬歌唱实力且独具特色风格的歌手之外,能够获得白金唱片认证已经成为了一项几乎难以企及的殊荣。
要知道,在过去那个黄金时代,一张专辑只要销量超过一百万张便可荣获白金唱片称号,但如今这个标准却变得遥不可及。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杨光竟然毫不犹豫地放出豪言壮语,表示他手中的这张新唱片最起码也能达到白金级别!
这番话无疑像一颗重磅炸弹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令在座的所有记者都瞠目结舌,惊讶得合不拢嘴。
他们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思忖:难道这位初出茅庐的新人真有如此惊人的实力和魅力?还是说只是口出狂言,哗众取宠呢?
杨光之所以这样说自然是有他的一番道理存在的。
要知道,路倩倩这张专辑可是汇聚了众多历经市场考验以及时间沉淀下来的经典歌曲啊!
这些歌曲无一不是曾经风靡一时、广为传唱的佳作。
对于杨光而言,将其称之为白金唱片简直就是一种极为保守的说法了。
尽管当前的唱片市场确实不太景气,但就凭这张唱片所具备的超高质量,别说是三白金了,就算冲击钻石唱片也是极有可能实现的事情!
因为其中每一首歌曲都拥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感染力,能够深深打动听众的心弦。
……
这场备受瞩目的记者见面会在一片喧嚣声和记者们满脸震惊的表情中落下了帷幕。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见面会结束后的短短一个小时内,有关这场见面会的各种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互联网。
无论是社交媒体平台、新闻网站还是各大论坛,都充斥着对这次见面会的热烈讨论和详细报道。
人们纷纷传阅着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分享着自己对于见面会内容的看法和感受。
一时间,这场原本只是局限于特定场所的活动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焦点话题,引发了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反响。
“杨光豪言《红豆》专辑销量至少白金,是底气十足还是不知天高地厚?”
“震惊!这首诗的作者竟然是他!”
“路倩倩新唱片封面诗名——《相思》。”
“《相思》真正的作者到底是谁?”
“杨光有没有能力写出相思?”
“《红豆》首日销量到底多少?明日见分晓!”
网络上充斥着这场记者会的相关话题,而作协副会长、诗词协会常任理事陆亚光的一篇文章也把杨光推上了风口浪尖。
他在文中毫不留情地对杨光提出了强烈的质疑,认为像杨光这样出身于音乐学院、以娱乐明星身份活跃在大众视野中的人,怎么可能拥有如此高深的文学素养?
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尤其是当看到那首名为《相思》的诗作时,他更是笃定地断言:“这首诗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娱乐明星能够创作出来的!”这种语气充满了不屑和怀疑。
而且,他还进一步坚定自己的看法,一口咬定杨光要么就是公然抄袭他人的作品,要么就是运气好到爆棚,偶然间从某个不为人知的古籍里翻出了一首尚未公之于众的诗词,然后厚颜无耻地将其占为己有。
仿佛只有这两种可能性才能解释杨光为何能写出这般优秀的诗作,而绝不可能是凭借自身真正的才华与实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