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母亲总爱带我去隔壁村的姨姥姥家玩耍。姨姥爷早逝,姨姥姥常常沉浸在往昔回忆里,对他的思念如涓涓细流,从未停歇。有一回,她向我们缓缓讲述起与姨姥爷成婚时那段惊心动魄、充满诡异色彩的往事。
姨姥姥年轻时,可是附近村子里出了名的美人,被大家称作“一枝花”。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主导婚姻的年代,到了婚嫁年纪,上门提亲的人踏破了门槛。姨姥爷来自隔壁村落,不仅一表人才,家中在村子里也算富裕的农户。媒婆刚一登门,姨姥姥的父亲便欣然应允。然而,由于两个村子相隔甚远,姨姥姥直到订婚那日,才第一次与姨姥爷相见。也许真的是天赐良缘,两人目光交汇的瞬间,便一见钟情。
自那之后,姨姥爷常常骑着驴,不辞辛劳地走上大半天的山路,只为来见姨姥姥一面。那时山中常有土匪出没,单人出行极为危险,可这份恐惧丝毫阻挡不了姨姥爷炽热的爱意。他翻山越岭,只为给姨姥姥送上精心准备的小礼物,而后趁着太阳尚未落山匆匆赶回。
有一天,姨姥爷又如往常一般前来。临走前,他将一支金簪轻轻塞到姨姥姥手中。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普通百姓家中鲜少能见到金器。姨姥爷告诉她,为了这支金簪,他省吃俭用,攒了多年的私房钱。姨姥姥接过金簪,感动得热泪盈眶。只见那金簪雕刻得极为精细,样式古朴典雅,透着一股神秘的古韵,姨姥姥对它爱不释手,却又舍不得佩戴,便找来一块红布,小心翼翼地将其包裹起来,放进一个精致的木盒子里珍藏。
终于,到了姨姥姥出嫁的日子。她紧紧抱着装着金簪的木盒子,满心欢喜地登上了花轿。姨姥姥的大哥负责送亲,还特地请来了唢呐班子和锣鼓师傅,一路上吹吹打打,热闹非凡。然而,那个年代世道极为不太平,谁能料到,新婚的喜庆之日竟会遭遇一场惊心动魄的灾祸。
送亲队伍行至山林深处,突然,一阵杂乱的呼喊声打破了原本的喜庆氛围。姨姥姥坐在轿中,心中猛地一紧,刚想探出头看看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却听到哥哥焦急的声音传来:“妹妹,千万别出来!”姨姥姥的心瞬间悬了起来,不安的情绪如汹涌的潮水般将她淹没。她下意识地将装着金簪的盒子藏到轿子的坐垫底下,而后静静地坐在轿中,等待着外面的混乱平息。
外面的吵闹声持续不断,姨姥姥心急如焚,虽深知新娘子不宜抛头露面,但强烈的好奇心与不安驱使她还是忍不住掀开了轿帘的一角向外张望。只见三四个青年男子正与送亲的队伍激烈地扭打在一起。好在送亲的人数众多,逐渐占据了上风,将那几个劫道的土匪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姨姥姥长舒了一口气,放下了轿帘。
没过多久,轿子被重新抬了起来。姨姥姥担心哥哥是否受伤,便扬声询问,然而回应她的只有那怪异的唢呐声。这唢呐声听起来丝毫没有喜庆的意味,反而透着一股哀伤、凄凉,仿佛是从葬礼上传来的悲音。姨姥姥心中一惊,再次偷偷掀开轿帘查看。这一看,她的血液瞬间凝固,全身的寒毛都竖了起来。只见前面抬轿子的人穿着一身脏兮兮的红色长袍,头上戴着一顶造型诡异的帽子,根本不是自家雇来的轿夫。更恐怖的是,那长袍之下空荡荡的,竟没有脚!
就在这时,那“轿夫”似乎察觉到了姨姥姥的目光,缓缓转过头来。姨姥姥只觉眼前一黑,那“轿夫”的脸毫无血色,灰白如纸,分明是一张死人的脸!姨姥姥惊恐地尖叫起来,然而那些“鬼轿夫”却如同没有听到一般,依旧稳稳地抬着轿子向前走去。
此刻,姨姥姥顾不上许多,一把掀开轿帘,纵身跳了出去。慌乱之中,她的头重重地撞在了路边的石头上,鲜血瞬间涌出。但她已顾不上疼痛,连滚带爬地躲进了旁边的草丛里。可刚跑了两步,她突然想起自己的金簪还在轿子里。她颤抖着回头望去,眼前的景象让她毛骨悚然。
那竟然是一支长长的队伍,所有的“鬼”都穿着同样的红色长袍,有的在轿子前面吹着唢呐,有的在敲鼓,后面还有抬着礼品的。若不是他们衣衫褴褛、满脸灰土且没有双脚,这场景竟像极了大户人家送亲。更诡异的是,姨姥姥刚刚跳出轿子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却没有一个“鬼”注意到新娘已经跑了,他们依旧有条不紊地继续“送亲”。
姨姥姥心里明白,此时保命才是最重要的,可那支金簪承载着姨姥爷的深情,她实在舍不得。犹豫再三,她还是壮着胆子,偷偷跟在了鬼队伍的后面。跟随着队伍走了大约半个小时,鬼轿夫们终于将轿子停了下来。而停下的地方,竟是一处乱葬岗。这里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坟包,四周弥漫着一股腐臭的气息,让人作呕。
放下轿子后,所有的“鬼”都迅速聚集到一处,开始疯狂地挖掘一座坟墓。姨姥姥躲在一棵树后,大气都不敢出,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将自己的金簪盒子放进了棺材里,随后又将棺材重新埋好。接着,这些“鬼”像是在举行什么神秘的仪式,一起朝着那座坟墓磕了三个响头。就在姨姥姥惊恐万分之时,这些“鬼”竟在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姨姥姥望着那座新埋好的坟墓,心中既想拿回金簪,又被恐惧紧紧束缚。最终,理智战胜了贪婪,她决定先找到家人再说。于是,她跌跌撞撞地往回跑,没跑多远,便撞上了前来寻找她的哥哥。姨姥姥扑进哥哥的怀里,泣不成声,将刚才的恐怖经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姨姥姥和哥哥商量后,觉得那些“鬼”想要的或许就是那支金簪。于是,他们决定去山上把轿子抬回来。姨姥姥带着送亲的一行人在山中四处寻找,然而,那座乱葬岗却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怎么也找不到。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无奈地打道回府。
回家后,由于婚礼未能如期举行,姨姥姥和姨姥爷只好另选了一个吉日,重新举办了婚礼。婚后,姨姥爷带着姨姥姥去村里的长辈家中拜访。其中有一位是末代秀才,他听了姨姥姥的离奇经历后,缓缓说道:“村志中有记载,在古代,这周围的山上有铁矿,因此这一带被分封给了一个小王。后来随着铁矿的枯竭,这个外姓王的家族也逐渐衰败,这一带的村子也随之变得落后封闭。姨姥姥见到的那个乱葬岗,恐怕就是这个家族的祖坟,而那支金簪,说不定原本就是人家的陪葬物,是被盗墓贼偷出来的。”老秀才又安慰姨姥爷道:“权当是花钱消灾了。如今物归原主,也好过被带着阴气的簪子招来灾祸。”
这段充满恐怖色彩的往事,如同一颗神秘的种子,在我心中种下了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与好奇。每当回忆起姨姥姥讲述这段经历时那惊恐的眼神,我都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寒意,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场惊心动魄的冥婚惊魂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