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又是直播的时候。
玉不识等到直播开启,下意识地展露了微笑。
【大家好,今天的主讲词牌名是《临江仙》,我们要欣赏的也是五首名作。
而谈起今天这个要讲的词牌名,不知道大家的印象是什么,我第一反应就是杨慎的那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的这首《临江仙》被选为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歌词,乘着这股风,做到了家喻户晓。
还记得小时候这首歌一响,就会被吸引到电视机前。五丈原秋风凛凛,诸葛丞相望天垂泪的那句“悠悠苍天,何薄于我?”一出,令无数人为之落泪。
值得一提的是,《秋风五丈原》这一集的弹幕数量是所有影视剧之最,千百万人为丞相道一声“保重”,这是我国影史的绝唱,也是历史的绝唱。据说当时的收视率在这一集后便是断崖式暴跌,因为哪怕过了1800年,我们还是希望丞相能赢。】
玉不识眼前的屏幕从她提到的《三国演义》中《秋风五丈原》这一集密密麻麻的的“丞相,保重啊”的弹幕中划过,回到了显示着杨慎那首《临江仙》的页面。
玉不识深深吐出一口气,止住了关于诸葛丞相的话题——他的内容还在后面。她话题回转,缓声继续说道。
【好了,话说回来,我们回到今天的主题——《临江仙》。除了杨慎,还有三个人的四首《临江仙》也是赫赫有名,那么我们便来看看——】
【这次我们继续从“词牌名”出发,看看相同词牌名的巅峰之作,是谁更胜一筹。
词晔春华,思清冬冰。<词赋风流>第三期,《临江仙》。】
早已过了知天命年龄的罗贯中捋着长须,看着天幕从杨慎的《临江仙》讲到了《三国演义》,他听到后也是微微一愣,《三国演义》?电视剧是什么?
然后他想到了自己在写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想到诸葛丞相,也是长叹一声。
诸葛丞相的遗憾,又何尝不是他们的遗憾呢?
诸葛亮立于檐下,听到玉不识说起千百万人为他送别,唇角扬起一抹释然的笑意。
他是何等聪明的人,《秋风五丈原》,他已经看到了自己的结局。
……复兴汉室,北伐,终究没有成功吗?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外面已经有人来报了,刘禅一路从宫中出来,径直来到了他的府上。
诸葛亮听着外面熙攘的声音,抬眼便看到了泪眼朦胧的刘禅向他奔来,身后是劝阻不及的各位侍中。
“相父!”刘禅扑到诸葛亮的怀中,泣不成声。
他再愚笨,也是明白了天幕上所讲的内容,一想到他的相父就此离他而去,他就惶恐不安,泣涕不已。
五丈原是哪里,他要记住这里,他不想让丞相就此离开。
诸葛亮安慰许久,才让刘禅安静下来,但许是怕了,刘禅死死粘着人,诸葛亮无奈,也只能听之任之。
曹丕看了天幕上诸葛亮离世的消息也是长叹一声,他最近病的愈发重了,也是深感时日无多,终究还是走到了前面啊。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代汉称帝,不知道父亲会怎样看他。
【词牌名《临江仙》,曾为唐教坊曲名,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等。】
【说了这么久,那我们开始今天的第一首《临江仙》——苏轼的《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玉不识手一划,天幕上的画面随着她眼前的屏幕变化,杨慎的《临江仙》换成了苏轼的《临江仙》。
配图是月光清凉如水,一位倚杖而立的白衣人面对着江水滔滔,静默出神。
天幕上水墨纵横,扑面而来的旷达和恬淡,但是谁也不知道苏轼当时面对着滔滔江水,想些了什么,他只留下了这首词作。
【这首词苏轼作于谪居黄州时期,是一首即事抒情之作。
——苏轼夜里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等到归家之时几近夜半三更,家童早已鼾声如雷,他反复敲门也没有应答。寻常人似乎已经开始生气了,但苏轼是怎么做的呢?他“倚杖听江声”,他拄杖伫立江边聆听江水奔流的声音。这个时候苏轼又在想什么?下阕的内容,是他听着江声酒醒后的思绪: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时候才能够忘却追逐功名?大概得一直等到夜深风静,水波不兴吧。真想乘上小船从此消逝,在烟波江湖中了却余生。】
【那么苏轼为什么会有这样“乘坐扁舟,归隐江湖”的想法呢?
宋神宗元丰五年,也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苏轼在元丰三年来到了黄州,住在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后来,又在不远处开垦了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曰东坡,自号东坡居士,他还在这里筑屋名雪堂。对于经受了一场严重政治迫害的苏轼来说,此时是劫后余生,内心是愤懑而痛苦的。
他几经挫折,受尽冤屈,自觉满腹才华,却落得获罪流放的下场。那么他有着躲开名利场、退隐江湖的想法,似乎也挺正常。】
随着玉不识的讲解,天幕随之放出“乌台诗案”的前因后果。
【但他没有被痛苦压倒,而是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
布衣芒履,出入于阡陌之上;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
他在山河辽阔中寻求着与自己、与万事万物的和解之道。】
【而且他也确实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