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过后,李浩然并没有放慢脚步,而是加快了推广新农业方法的步伐。在村里,他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逐渐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方法,准备在来年春耕时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为了确保下一轮的收成,他开始着手组织一些志同道合的村民一起合作,逐步改良和扩大耕种规模。
然而,风云变幻,总是充满挑战和阻力。随着李浩然的计划逐渐在村里铺开,他的一些举动也引起了更高层次的关注,尤其是村里的一些传统守旧派和一些掌握资源的权贵人物,他们并不看好李浩然的新做法,甚至有人开始悄然施压,试图阻挠他的改革。
一天傍晚,李浩然正忙着整理第二轮改良稻田的规划图,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了几个人的谈话声。他抬头看向窗外,看到村里的几位大爷正在田头聚集,似乎在讨论什么。
“浩然,最近有些事情需要注意。”一位村里的老乡走进院子,低声对李浩然说道,“你知道的,村里有些人对你在田间做的那些事看不顺眼,已经开始有些暗流涌动了。”
李浩然微微一愣:“什么意思?”
那位老乡语气低沉:“最近村里有些人开始说你走的路不对,搞什么‘新方法’,不过是浪费钱和精力,根本不可能改变这片土地。甚至,有人开始在背后散播一些不利于你和张蕾的谣言,想要破坏你们的名声。”
李浩然沉默了片刻,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波动。虽然他早就预料到自己会遭遇阻力,但没想到会是如此直接和复杂。毕竟,改变传统的农业习惯对于一些根深蒂固的人来说,是一种无法接受的挑战。
“是谁在背后捣乱?”李浩然终于开口问道。
老乡看了看四周,低声说道:“是村里的老张头,他一直是个传统派,手里掌握着不少土地资源。他对你搞新事物很反感,尤其是你推广的农业技术。再加上他是村委会的成员,影响力比较大,很多人都听他的话。”
李浩然的眉头微微一皱。张大爷,是村里赫赫有名的地主之一,也是许多人心中的“权威”。他一直主张按部就班地耕作,从未对新事物表现出兴趣。李浩然清楚,如果不尽快应对,自己的改革很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他这么做,是不是怕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李浩然冷静地分析道。
“嗯,应该是的。”老乡点了点头,“他掌控的那些土地,如果大家都改成你那样的新农业模式,可能会导致土地的分配和收益方式发生变化。尤其是你提出的合作社模式,可能会削弱他在村里的控制力。”
李浩然沉思片刻,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他不希望因为一时的对抗而陷入困境,但也不能放弃自己信念中的改革。他轻声说道:“既然这样,我就去和他谈谈,看看能不能达成一个共识。”
老乡摇了摇头:“他可不是那么容易说服的,之前好几次有人和他说过话,但他就是不愿意接受。再说,他手下的那些人,早就盯上了你和张蕾的事。”
李浩然并没有被吓倒,反而感到一股愈加坚定的决心。他知道,真正的改革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只有通过不断地与现实对抗,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二天一早,李浩然便亲自去找了张大爷。他提前打好招呼,告诉张大爷自己有事想和他聊一聊。虽然张大爷平时不爱与人正面交流,但对于李浩然,毕竟是他家孩子,也不想直接翻脸。
李浩然走进张大爷的院子,见他正在修理工具,便走过去打了声招呼:“张大爷,您好,我有些事情想和您讨论一下。”
张大爷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警惕:“浩然,什么事?你知道我不喜欢别人来打扰。”
李浩然微笑着说道:“我知道您忙,但有件事情,我觉得我们之间需要坐下来谈一谈。村里一些事,我听说了,也想和您商量一下,毕竟大家都是邻居,得有个互相理解。”
张大爷眉头一挑,显然对于李浩然的主动示好感到有些不适应。但看着李浩然诚恳的眼神,他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吧,既然你这么说了,咱们就坐下来聊聊。”
两人坐在院子的木桌旁,李浩然缓缓开口:“张大爷,最近我听说一些关于我们农业改良的传闻,您怎么看?”
张大爷嗤之以鼻:“传闻?浩然,我说实话,你在田间搞那些新花样,根本不靠谱。咱们这片地,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耕种的,怎么可能突然就改变?你搞这些新的东西,不仅花钱,结果也未必好。”
李浩然并没有急于反驳,而是耐心地解释:“张大爷,我并不是要否定传统的耕作方式。我们的根基依然是那片土地,但我相信,借助一些新的技术,我们可以让土地更有效率,帮助大家更好地生活。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想法,而是对我们整个村庄未来的规划。”
张大爷皱着眉头,不轻易表态:“你说的这些话,我听着像是空话。土地的问题,咱们得一步一步来,不能急功近利。”
李浩然点了点头:“我理解您的顾虑,张大爷。但如果不尝试去改变,怎么知道我们能不能做得更好?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团结起来,共同努力。”
气氛有些沉默,李浩然知道,这场谈话并不会立刻让张大爷改变看法,但他也明白,自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等待。他必须通过实际行动去证明,只有不断探索、创新,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
张大爷突然冷笑一声:“浩然,你年轻气盛,敢闯敢拼倒也没什么错,但你得明白,这片土地可不是你一个人能决定的事。以后,你最好小心点。”
话音刚落,张大爷便站起身,转身进屋了。李浩然默默地站起身,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这一番对话远远没有结束,自己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