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温言回到王府,便一头扎进自己的书房。他打算看看宋瑾交给自己的册子到底是什么东西。
苏温言先打开了第一个,上面的记录的是龙骧卫指挥同知杜锋收受贿赂,的记录。一共收到了四十万两,都是自己手下的千户,百户和佥事送给杜锋的。
同时还记录了杜锋十几年来所犯的罪行。苏温言发现自己还是小看了杜锋,低估了人性。
苏温言又翻开了其他卷册,这些卷册记录的是龙骧卫其他人的受贿,行贿,以及犯罪的证据。
苏温言知道为何陛下会把这个交给他了,于是开口向门外的齐国忠喊到:“守仁,你进来一下。”
门外的齐国忠听见自家世子叫着自己,于是进了书房。
“你和文安(薛贵)一起,将卷册中的所有人全都一一捉拿,关入王府地牢。人不够就去城外将兄弟们带进来,拿着我的令牌和圣旨去。”苏温言开口说道。
齐国忠听见命令后,知道自家殿下要动真格的了,于是连忙领命出门。
“对了,带着沈虎一起去。”苏温言又开口说道。
齐国忠点了点头。
苏温言看着离开的齐国忠,喃喃自语道:“过了今日,京城就不会平静了。”
雅竹在一旁开口安慰道:“殿下放宽心,一定会安稳下来的。”
“但愿我可以走到那时候吧。”苏温言开口说道。
雅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的为苏温言揉起了颞颥(太阳穴)。雅竹的手揉的很慢很慢,苏温言紧皱的眉头,开始慢慢缓和了下来。
在北辽的时候,苏温言总喜欢让雅竹给自己按摩,而他则是躺在王府的花园中,享受北辽难得温暖的阳光。
.....
京城,杜府,杜锋坐在书房之中,看着手中的信,不由得悲从心起。今日发生的事情,让他丧失了价值,手中的信是自己的靠山给的,信上只写了让他好生休息,便没有下文了。
他知道,自己已经被抛弃了,不过至少自己的靠山没有准备清算自己,也许吧?
杜锋叹了口气,将手中的信纸连同信封全部放在蜡烛上点燃,信纸碰见火苗便开始飞快燃烧,火光之中,照耀出一个苍白的人脸。
......
黑夜之中,齐国忠带着手下的士卒向杜府跑去。
天空之上突兀的闪起一道亮光,随后便传来阵阵惊雷划破了寂静的夜晚。
“哗啦啦!!”雨点如同豆子一般洒向京城的每一条街道,每一片砖瓦。齐国忠被这突如其来的爆闪和雷声惊了一下,小声说到:“这什么鬼天气,刚刚不还是漫天繁星吗?”
齐国忠没有再多言,只是握紧了手中的长刀,带着士卒向杜府赶去。雨点如泼墨般撒在众士卒的铠甲之上,士卒们没有说话,只是安静的跟在齐国忠身后。雨夜的巷子里除了天空中的雷声和雨点落在地面的声音,便是甲胄碰撞的声音。
在雨中走了一刻钟后,一队人马到了杜府外,齐国忠示意一旁的士卒去叩响门钹,几声过后,府中并没有传出任何声音。齐国忠皱了皱眉头,比了个手势,身后的士卒便将佩刀整齐的抽了出来。而后几个士卒扛着带来的小型铁撞木,开始破起府门。
“咚,咚,咚!”随着几声沉重撞击声之后,红漆木门被撞开了。身后的士卒有条不紊的向府中冲去,五人一组,向府中搜索。
齐国忠随后也走进府中,他自己带着四个士卒直奔大厅而去,齐国忠才走进大门,便闻见一股浓烈的血腥味。齐国忠走过屏风,便瞧见,十几个护卫打扮的人杂乱的躺在各处,他们的身下猩红的血流了一地。
齐国忠走进一个尸体,蹲下查看,伤口在脖颈处,是一刀封喉,看伤口方向,和伤口深浅的不同,判断出是从背后用左手持刀杀死的。
而后齐国忠又看向其他几具尸体,虽也是一刀封喉,但伤口深度与第一个不同,方向也不同。初略看来大厅中的杀手一共有六人。
左撇子有两人,背后割喉的有三人,正门割喉的有三人。
齐国忠又查看了地上血液和尸体的僵硬程度,大概判断出尸体死亡时间在半个时辰之前。
齐国忠走出大厅,便看见远处一个士卒跑了过来,士卒开口说道:“将军,找到杜锋了,但已经死了。”
齐国忠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带我过去。”
.....
不一会,齐国忠便在士卒的带领下来到了书房。
齐国忠还未走近,便看见书案之上趴着一个人。齐国忠走近仔细观察了起来,只看见尸体脖颈处已经被人划开,鲜血洒在书案之上,看伤口和第一具尸体是一样的。齐国忠起身,余光之中瞧见桌子底下有一些散落的灰尘,齐国忠蹲下身子,仔细寻找了起来。
只见杜锋鞋子下有一截黄色的东西,齐国忠将杜锋的脚轻轻拿了起来,将脚底的东西取了下来,仔细看了起来。
齐国忠,想了一会,便明白这是什么东西了,这是一封信,是杜锋靠山给他的信。
齐国忠将东西收好,又四周翻找起来。
手下士卒也开始在书房中寻找,想发现些有用的东西。
翻找完书架,齐国忠并没有发现什么东西,于是他又趴在地上敲打起了地上的石砖。
.....
另外一边,薛贵也带人前往徐炼家里,他遇见的情况和齐国忠一样,都是满门被杀。薛贵没有停留,派下一些士卒守在这里,便又向下一家赶去。今夜他们的任务很多,要抓的人也很多。
粗略看下来有二十人,不过他们的罪行确是不同。
.....
“咚咚。”随着一声和其他地方不同的声音传到齐国忠的耳中,齐国忠知道他找到了。
让人将这里的地砖搬开,只见一个深褐色的木板出现在众人眼前,士卒小心翼翼将木板取出,便看见一个黑黢黢的洞口暴露了出来。
将手中点好的火把扔下,没有熄灭,洞也不高,士卒率先翻了下去。而后捡起火把,小心的向前面探索过去。
大约过了一盏茶时间,下面传来士卒的声音:“将军,下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