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办公室内,沈放将“中环投资公司”的关键证据放在桌上,凝视着陈锋:“陈书记,这是我们目前能拿到的最有力的突破口。对方一定会拼死反击,我们要做好全面准备。”
陈锋微微颔首,语气低沉却坚定:“中环投资的幕后关系网已经深入青云和省里的多个领域,他们现在已经感受到威胁,才会变得愈发疯狂。我们必须一击即中,否则只会让他们更有恃无恐。”
沈放点了点头:“已经联系了省纪委和中央巡视组,他们很快会派专员来协助调查。只要我们能在关键时刻提供足够的证据,这场反腐风暴一定能撼动整个局势。”
当天晚上,沈放接到了一通匿名电话,电话里一个男人的声音低沉而冰冷:“沈局长,你们很厉害,一步步把我们逼到这一步。但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下去,你不仅会毁了青云的经济,也会毁了你自己。”
沈放冷笑一声:“毁了青云经济的是你们,不是我。你们榨干了百姓的血汗,用腐败堆积财富,现在还想要道德绑架?”
对方沉默了几秒钟,随即冷哼一声:“沈局长,别太得意了。这条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早晚你会明白,有些人是动不得的。”
电话挂断后,沈放的目光更加坚定。他意识到,对方已经开始感到恐慌,而这正是他必须抓住的机会。
与此同时,调查组在对赵明进行二次审讯时,取得了新的突破。在连续几天的心理攻势和证据展示下,赵明终于松口,提供了更多关于“中环投资公司”的核心信息。
“周致远曾经多次指示我,把一部分资金以合作项目的名义,转入中环投资的账户。他说这是‘保护伞’的费用,不能出一点问题。”赵明低声说道。
“保护伞?”调查员追问,“具体是谁?”
赵明咬着牙,显得极为挣扎,但最终还是开口:“我只知道,这些钱最终流向了省里一位姓韩的领导,他是中环投资的真正后台。”
拿到赵明的供词后,沈放立刻召集团队,对中环投资进行全面调查。调查中,他们发现了一条隐秘的资金链:这家公司不仅通过伪装合法项目洗钱,还与海外某些灰色组织有直接联系。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地方腐败问题了。”沈放看着团队整理出的资金流动图,眉头紧锁,“中环投资已经成为国内外利益勾结的重要节点。如果我们不迅速行动,更多的证据可能会被毁灭。”
小刘说道:“沈局,陈书记,我们的人手有限,中环投资的网络太复杂,可能需要更高层的支持。”
沈放点点头:“陈书记需要您联系中央巡视组,我会亲自向他们提交这一系列证据。”
然而,就在调查组准备提交关键证据时,一系列针对沈放和纪委团队的舆论攻击突然在网上爆发。一些匿名社交账号开始传播沈放“滥用职权”“打击报复”的谣言,甚至有人伪造了沈放接受贿赂的证据图片。
舆论瞬间发酵,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开始质疑纪委的公正性。青云市内的压力陡然增加,不少基层官员私下议论纷纷,甚至有人提出“暂停调查以平息风波”的建议。
“对方这是要转移视线。”陈锋拍着桌子怒道,“他们已经从台前转到幕后,现在开始用舆论战来拖垮我们!”
沈放冷静地分析道:“这些谣言显然是有组织的,而且目的很明确——扰乱我们的行动节奏。越是这样,我们越不能退缩。”
陈锋当机立断,召开了一次高规格的纪委工作会议。他站在台前,语气坚定地说道:“同志们,现在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但也是最关键的时刻。如果我们在这时候退缩,不仅辜负了青云百姓的期待,也会让那些贪腐分子得逞!”
沈放接着说道:“舆论战只是一时的,真相终将胜出。只要我们手里有铁证,就能让这些阴谋诡计彻底破灭!”
为了应对中环投资的反扑,纪委决定展开一场“雷霆行动”。他们不仅加快了对关键证据的整理,还联合公安部门,对中环投资的核心成员进行了全面布控。
凌晨时分,一组突击队员秘密突入中环投资的总部,带走了多名高管,并在公司地下室发现了大量尚未销毁的账本和文件。这些文件中详细记录了资金流向、贿赂金额,以及涉及的官员名单。
“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沈放翻阅着这些文件,目光中透着胜利的光芒,“现在,舆论也好,阻力也好,都无法阻挡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