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虽大却无阿不杜拉和苏里唐兄弟二人安身立命之处。
经过七天七夜的追逐阿不杜拉被王允成率兵追上并斩首。
苏里唐更是只狼狈逃窜了三天后便被张鼐的骑兵合围。
苏里唐最后爆发了一波小宇宙一口气砍死了三四个明军士兵。
但这根本就改变不了他被明军枭首的悲惨结局。
至此,叶尔羌的一号和二号话事人全部身死。
再也没有一个人能重新整合叶尔羌部的力量了。
一个奇葩的事情是偌大一个西域地区最后竟然只剩下帖日木手中的九千骑兵。
而杜寒手中的明军数量却多达九万人。
帖日木要怎么办,继续跟明军抗争下去吗?
问题是他已经没有根了呀!
最后,理智尚存的帖日木还是选择了整建制向明军投降。
七月十四。
身在大明皇宫的沈战收到了西域的最新战报。
【准噶尔部战兵折损三分之二,远遁外西北!】
【巴图尔浑吉台仅剩六万三千骑兵!】
【叶尔羌全军覆没成为历史代名词!】
【阿不杜拉、苏里唐皆斩,后患已除!】
【帖日木率九千军投降,战兵俘虏高达三万人!】
【预计可收容蒙古牧民260万,但耗时颇长!】
【十万日本女奴已被妥善安置,棉花种植不受影响!】
【西域地区大局已定,请陛下指示后续安排!】
杜寒:
准噶尔的二十万大军折损了三分之二。
他们的主力已经逃往遥远的外西北。
巴图尔浑吉台手中仅剩6.3万骑兵。
考虑到他在外西北还要跟中亚势力抢地盘。
他已经对西域构不成实质的威胁了。
结局最惨的不是准噶尔,而是叶尔羌。
叶尔羌十五万大军全军覆没,两个领军人物阿不杜拉和苏里唐全部被斩首。
叶尔羌已经灭族了,他们再也对大明构不成威胁。
据投降的帖日木交代整个西域地区能抓到260万的牧民。
既然大明已经实际上占领了西域地区。
那就不可能允许这些牧民自由地在这块土地上繁衍。
否则若干年后没准又能冒出来一个准噶尔那样的强大势力。
我军全将所有的牧民捕获并统一管理。
但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保底估计也要三四个月。
专门给阿不杜拉种植棉田的十万日本女奴还算听话。
我军第一时间控制了她们。
她们种植棉花的工作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西域已成为我大明的西域。
臣的大军会在西域地区停留一段时间。
我们一边休整一边整肃地方秩序。
至于战略上的后续安排那就需要陛下您亲自来定了。
臣会耐心等待您的旨意!
“呃~~!”沈战舒爽地呻吟了一声。
166万平方公里的后世新疆。
华夏第一产棉基地。
这个具有极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终于被沈战拿下来了。
同时,明军还击碎了实力最强大的两伙蒙古人势力。
至此,西北方向的局面被彻底盘活。
新疆、甘肃、宁夏彻底跟陕西连成一片。
沈战只要让人将水泥官道修至新疆。
新疆的各种资源便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中原地区。
活了,沈战感觉自己心中那盘棋彻底活了。
既然新疆已经拿下来了,后面的游戏沈战就会玩了。
“来人呐,给朕拟旨。
命杜寒尽快消化蒙古俘虏,将我军在西域的总兵力扩充至11万人。
来年开春杜寒与周遇吉联手征讨和硕特汗国。
务必一举歼灭和硕特!”
沈战的第一道旨意目标直指实控着西藏和青海的和硕特汗国。
这是截至目前为止蒙古人实力最强的一股势力。
不过呢,在杜寒和周遇吉两路大军的夹击之下。
和硕特最终的结局基本上可以预见,那就是灭亡。
十多万现代化火器部队打一个纯使用冷兵器作战的汗国。
结果又怎么可能有悬念呢!
沈战的旨意还没完,安排完军事他还要安排民生。
“命令杜寒大肆抓捕蒙古牧民。
不可以有任何的漏网之鱼。
一百万蒙古牧民迁徙至陕西省。
置换一百万陕西百姓入西域从事农业种植。
一百五十万蒙古牧民迁徙至山西省。
置换一百五十万山西百姓入西域从事农业生产。
迁往内陆之蒙古牧民一律接受地方上的统一管理。
无特殊原因禁止离开划定活动区域。
汉族百姓迁徙至西域务农一律享受三重福利。
一、每人分配二十亩土地。
二、耕地一年内免税。
三、政府免费发放种子,免费为百姓兴修水利。
任命谷可成为西域总督。
以上这些事情全让谷可成去操心!”
针对西域地区的民生问题和民族问题沈战决定一劳永逸。
一切的矛盾都来源于人,那就直接对人下手好了。
西域地区有260万蒙古牧民。
这些人始终是不稳定因素。
沈战的处理方式是将100万牧民迁徙至陕西。
将这些牧民打散分配到陕西各州县。
让他们跟着当地的汉人百姓一同从事农业生产。
并且鼓励他们跟汉人百姓通婚,鼓励他们学习汉人的语言和文字。
这样一来经过几代人的同化之后蒙古人和汉人之间的差距就自然而然地消除掉了。
150万迁徙至山西的蒙古牧民也是同样的处理方法,主打一个融合跟同化。
而西域的土地上将全部由新迁徙而来的汉人百姓所占据。
为了弥补这些汉人百姓的迁徙之苦。
同时也为了让西域这块宝地尽快焕发生机。
沈战推出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
包含但不仅限于:
一、给百姓发放大量的土地。
二、缓冲期免税。
三、朝廷在种子、水利设施等方面进行大量的先期投入。
七月二十一。
通州总兵谷可成进宫面圣。
他即将走马上任西域总督。
临走之前沈战还要和他聊一聊西域未来十年的发展思路。
乾清宫。
“微臣谷可成拜见陛下!”
“谷爱卿免礼平身!”
例行的礼节过后沈战开始阐述自己的想法。
“谷爱卿去西域之后需要优先办好几件事!”
谷可成立刻站直了身子仔细聆听。
沈战:“这头一件大事便是妥善安置迁徙而来的汉族百姓。
所有的百姓都要有房子住,有饭吃,有衣穿。
到了冬天你还要解决百姓的取暖问题。
不能让任何一个百姓冻死、饿死。
否则朕的安排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你可明白!”
“微臣明白!”谷可成面容严肃地说道。
谷可成是懂沈战的,他知道陛下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子。
问题是如果连汉族百姓的生存问题都保障不了。
那么这些迁徙到西域的汉族百姓又怎么可能为朝廷所用呢。
此时的谷可成已经没了初当封疆大吏的兴奋和喜悦。
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压力和责任。
250万百姓啊,这些人的生死全都攥在他谷可成的手里。
沈战继续阐述自己的想法。
“妥善安置百姓是基础而不是目的。
朕的目的是将西域打造成我大明的产棉基地。
大量百姓种植棉花离不开粮食的支持。
所以西域还得是一个产粮基地。
最保底的要求西域的粮食不能依靠外部输送。
因此,朕对你的要求是组织百姓开垦五百万亩农田和五百亩棉田。
这是最低的要求。
等将来西域稳定了,人口增长了。
农田和棉田的规模必然还要扩大!”
“微臣明白了,微臣一定会做到!”谷可成掷地有声地说道。
五百万亩农田的产量可以保证西域地区的粮食需求。
五百万亩棉田每年能产出25亿斤棉花。
这些棉花基本上可以满足整个大明对棉花的需求。
如果不够还有山东的产棉基地找补。
这样一来沈战最为关心的棉花问题便得到了根本性解决。
从此大明百姓有衣穿,有棉衣穿。
沈战即将为全体大明百姓带来第二波福利。
谷可成即将远赴西域。
沈战抓紧时间提点对方。
“水泥厂,铁矿,煤矿。
这些东西你全都要搞起来。
西域距离中原地区还是太远了。
凡是能自给自足的东西一律自给自足。
如果做这些工程的人手不够。
朕可以调拨四十万交趾奴隶给你。
但事情必须办得漂亮。
你可能理解朕的苦心?”
“谢陛下,臣完全理解陛下的苦心!”谷可成积极回应道。
“好,你下去准备吧,记得每个月和朕联系一次!”沈战轻轻抬手。
“陛下保重!”谷可成重重地向沈战抱了一下拳。
作为最早跟着沈战的将领谷可成也算是文武全才了。
从跟着李自成造反的反贼到一方封疆大吏。
沈战给足了谷可成锦绣前程。
谷可成的心中对沈战充满了感激。
感激不需要挂在嘴上,把西域建设好了就是对沈战最好的回报。
谷可成人还在京城,他的心却早已飞到了遥远的西域。
七月十九。
谷可成出京师,西域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