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妈和李家父母的钱也是全部都在购买食的方面上了,孙钊的资金更不用说,除了空间里的物资,他可是光条条地回国的,万爷爷和陈奶奶手头上还有一点,但是大家不肯要两位老人的钱,两位老人只好说把换金子的事交给他们,他们总得出一份力才行。众人劝不住只好同意了。
这件事安排给李玲玲,李玲玲带着两位老人开车直接前往县城。
沈父说道:“目前衣食住行只有住还在施工中,预计下周也可以完工了,后续进程我会跟进。至于其他的还有什么需要购买的大家可以自行购买,这方面不计入公中。”
虽然大家都没有明确说出来,但是沈家出力是最多的,再加上之前只有沈美如有空间,隐隐以沈父为主,所以平时沈父安排的工作大家都认同。
沈父也不是居心不良的人,之所以自己做这个拿主意的人是因为自己有这个能力,而且众人之中也只有自己是最合适的,末日的情况要想生活地好绝对不是自己一家人就能行的。
他计算过,单个家庭单位的人呢太少容易被吃掉,人数若太多管理上肯定会有分歧,只有这样两家人合在一起十几个人的中型团队是最好的。
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曾提出团队最佳人数的概念,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12人以下,恩这个因为他们是家庭人员构成的没太大影响,另一个是人数最好为单数,他们两家人一共13人正正好。
现在人员基本已经安排好任务,只有沈家父母,孙钊和李丹丹四人空闲,沈父继续安排:“孙钊老弟,目前还没有购置书籍精神粮食方面,这些需要你和丹丹买进一些图书和地图之类的东西,还有影视剧方面能下载就下载,另外教育方面的资料最好也要购买一些。”
李丹丹和孙钊应下,想着这方面虽然不会很辛苦,但是工作会很繁琐,还是上网找人一起处理会比较好,把桌子上自家的玉器收好,准备换一笔钱来操作。
沈父又拿出五沓钱给两人,说到:“目前现金不多了,要是不够的话再联系我,我这边还有一部分玉器。”
孙钊接过钱点点头,他也想到了网上找店家订购会更好。
两人也不耽搁,李丹丹开车先带孙钊回自己家,留下一半的玉器给自己父母,剩下的她要留作启动基金。
接着两人先商量好每人负责一个板块,避免重复,两人先在网上联系店铺,要求卖家给他下载指定的资料,再下载他们没有想到的资料,只要不重复卖家提供的他们都要。
网上的卖家肯定乐意,本来在网上开店铺就是干这个的,只是时间上可能少不了,毕竟下载是需要时间的,单单是5tb的移动硬盘就买了五十个,分门别类贴好标签后就由商家处理了。
之后再前往市区最大的书店观察情况,他们不准备在实体店购买这些,一是没有正当理由,二是工作量太多不利于他们需要低调的需求。这方面也需要在网上购买。
两人一家一家店铺找过去,花了好几天时间才搞好所有需要的书籍以及文学方面有关的东西,例如笔墨纸砚,平板,电脑,投影仪,播放器等,甚至还模仿图书馆的模式搞了几个架子。
沈父准备安排自己的妻子卖出不需要的珠宝首饰和部分玉器古董,这方面妻子有途径,之所以不是把大家的东西都交由妻子处理是怕会暴露他们的行动,毕竟他们的东西不少,而且好货也多,所以需要大家分散去散货,起码在天灾到来后,不会有人想起他们这两家人有太过异常的行为。
自己则去联系之前一个合作商,准备购买发电机和太阳能板,还需要跟进老屋的改建,其实之前已经订过一套太阳能板了,但是现在空间多了,有资金的话他还是想买多一点的。
给众人安排好工作后大家都动员起来了,忙完自己的任务还可以自己行动购买自己需要的物资,所有放不下的东西能先放两家房子里或者老屋,不能放的就由沈美如收进自己的空间。列好清单就行。
沈美如和李父李母转运已经收购好的粮食,这些都是他们前往各个省份购买的,不敢叫人运输全部都是在当地租仓库。
三人的空间装满后就回家放好然后再出去,沈美如这段时间也算是明白了自己空间的装载度跟精神力也没有关系,每次头晕恢复后并没有给空间提高装载度,看来还是得找找其他方法。
沈父知道孙钊已经给国家留了信息,这段时间也留意社会上有没有这方面的动作,只是很可惜,他只是一个普通商人,更深层面的东西他还接触不到,不过也知道了各地方的军事演习多了一些。
后来他们开出空间后孙钊又跑了一趟国外,把他们得出的结论也发给了国家。
倒是他最后过去罗依依那边完结最后工作的时候,发现那边居然有人在暗中观察她,这还是他其中一个工人发现的,因为怕材料被偷所以晚上都是直接住在未装完的房子里睡觉,结果就是发现半夜里总有人在围墙外观察,而且也有人在打探这位罗依依的消息。
沈父不知道是自己这边露了消息还是这位罗依依不够谨慎,想着毕竟人家之前提点过自己,还是和她说了一声。
罗依依当即表示感谢,当场就结清了尾款。至于之后她是怎么处理的沈父不准备了解,沈父完结在云城的事情后就直接回家了。回去后和孙钊又谈了一会才放心。
之后孙钊按照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给大家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锻炼方式,枪支还是不敢拿出来,况且天灾也不是一下子就来的,他们目前最需要的是一个健康的身体。
之后的日子便是大家忙碌地收集物资,时间一日一日地过,转眼便到了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