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很开心,等到过了一会其他回来后,和大家说了这件事,大家也很开心,毕竟谁也不愿意看着自己的伙伴慢慢走向死亡,而且还是这种明明能医治,只是他们不会而导致的死亡。
现在只需要等万爷爷醒来,让他也把空间转给沈美如“吃掉”,然后就可以安排人前往西部了。
这几天的气氛实在低沉,今天终于有好消息了,大家的精神都好了很多,只待安排好前往西部的计划,他们就可以出发了。
首先是人员,前往西部是谁去?
李丹丹的空间需要运人,她肯定是要去的。
路上的安全由孙钊负责,所以孙钊也会跟着。
接着就是照顾万爷爷和陈奶奶的人选,李母不放心女儿出远门,她想跟着去,但又担心另一个女儿还在纠结中。
李玲玲现在已经没事,她主动说道:“妈,你不用担心我,因为我也想跟着你们一起去,总不能以后还是这么弱把,所以我也想跟着去,锻炼一下自己,而且姐姐每天需要赶路,妈妈你要照顾陈奶奶,我跟着去可以参与晚上的警戒。”
大家觉得李玲玲说的有道理,他们是进去空间里的,所以不用担心人多会耽误行程。
万一柱是不愿在家等消息的所以也会跟着去。李父更不用说了,妻子女儿都在外面,要他在家他可能连饭都吃不下。
所以最终决定前往西部的人员有李丹丹、李玲玲、孙钊、万一柱、李父李大伟还有李母张淑芬。
李丹丹无法进入空间休息只能赶路,因为如果她进了空间,那么下次出来的时候还会在原地。
但是如果只有她一个人赶路的话会不安全,所以需要有人和她一起赶路,这个人选非孙钊不可,因为他的武力值是最高的。
张淑芬和李玲玲跟着去主要是照顾陈奶奶,到时候他们除了必要的吃饭休息外是不会停下的,所以她俩会一直待在空间里。
万一柱和李大伟作为机动人员,除了照顾万爷爷之外,还要在李丹丹和孙钊休息时负责警戒,所以他们两个也会在空间里面。
这样算的话,那么沈美如就还需要“吃掉”李玲玲、李母张淑芬和李父李大伟的空间。
然后就是他们需要带的东西,为了防止西部缺药,所以相关的仪器和药品他们要带。
其次,路上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危险,所以充足的弹药也是需要的。这个由孙钊挑选好放进两人的空间。
最后就是食物和衣物,众人连忙做好热腾腾的饭菜,给孙钊收进空间,而李丹丹的空间流速和现实世界是一样的,所以只存放简易的
自嗨锅、压缩饼干、水、发热包和一些必须的生活用品,例如烧水的锅,煤炭帐篷房车这些。衣物就有个人自己准备好。
房车也开走一辆,原本沈美如想把改造好的那台给李丹丹开走,但是因为体积太大,李丹丹就选择了小一点那台,而且车辆大部分都是沈家出资的,李丹丹不愿意开走价值最高的那辆。
沈美如只好作罢。
等到晚上的时候,万爷爷终于醒了,他的状态比陈奶奶的还要糟糕,甚至连开口说话都做不到。
孙钊安慰父亲,和他说母亲没事,还有他们的计划
万爷爷很艰难地拿出了自己的空间,看着沈美如。
沈美如对着万爷爷点点头,说道:“爷爷,你放心,我们一定能救你们的,等你们回来,我给你们做一大桌好吃的。”
万爷爷眨了眨眼睛表示好。
他是一点动作都做不了,呼吸已经用尽了他所有的力气。
等到第二天早上,众人吃过早饭,李丹丹先是让万一柱、李玲玲还有自己父母进空间,然后又把陈奶奶和万爷爷躺着的床收进了空间,之后便和孙钊各开着一辆雪地车。
两人坐在车上,沈美如说不出再见的话,只能叫他们路上注意,不一定所有的人都会随官方搬迁,等到了纬度较高的地方说不定还有有人家,让他们一定要小心。
李丹丹看着闺蜜担心的样子,安慰她说道:“等我们回来,到时候带更多空间回来给你吃。”
之后便和孙钊开动车子,李丹丹不敢回头,怕自己会哭,飞起的雪花遮挡住了视线,等到再次能看清的时候,两人已经开出一大段距离了。
沈美如看着两人的身影越来越远,直到视线内再也找不到两人的踪影才恋恋不舍地回家,心里既担心又有点惆怅,好像这是她和闺蜜分开最长的一段时间。从小两人便一起玩,一起出生,一起读书,一起工作。猛然间分开总有点不适应。
赵南生陪在自己老婆身边,用力握住妻子的手,他也担心他们,万爷爷的情况比陈奶奶的要严重得多,担心他们能不能赶上。还担心他们路上会不会遇到危险。
四人回到屋子里,把一楼厨房里的东西重新搬回地下室,沈美如又从空间里拿出一张新的桌子,这张小一点刚好够他们四人使用。
日子又回到之前的样子,只是因为知道附近可能有野兽,所以他们的活动范围只在屋子和院子周围,除了日常的锻炼外,就是接着收取冰块了。
沈美如的空间范围大了很多,比吃的空间体积还要大两倍,她想不清楚原理也就由它了,不过这大出来的部分刚好可以收取更多的冰块。
她把“吃掉”的空间里面的东西备注好也就不管了。这些都是陈奶奶、万爷爷还有干妈干爸的东西,她会好好保管它们的。
日子变得缓慢起来,沈美如一家继续窝在老屋里,每天除了吃饭就是锻炼,自从知道林子不一定安全后,他们已经很少接近森林了,就连平时收冰都是几人一起行动。
沈爸经过几个月的锻炼,原本有点发福的身形已经慢慢变得薄了一点,原本他是清理组的,对锻炼只是完成每天的任务就行,但是其他人出发之后,他就把战斗组的训练慢慢加在自己身上,争取把四人的战斗力拉高一点。
每天清理积雪的任务也大大加长了几人在户外的时间,沈美如都觉得自己的耐寒能力都提高了不少。
这天,四人正在吃饭,收音机里传来一则消息,北部的研发团队们通过改良种植技术,研发出适应微光和极寒条件下的作物,配合精准的施肥与灌溉管理,终于可以大面积推广开来了。
这批粮食里有小麦、黑麦、青稞、土豆等主粮;香菜、上海青、白菜、莴苣、甘蓝、芹菜、茼蒿、韭菜、萝卜、菠菜,生菜和洋葱等蔬菜。
沈父一家一直都知道自己国家很重视农业,更是拥有庞大的粮食储备系统,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天灾到来之前更是从其他国家收购了大量的粮食,这些粮食肯定不会丢水里泡着的。所以这也是一直以来国家一直接收着社会群体中的老弱病残,这是国家的底气和气节。之前和孙钊聊天中可是谈过,其他国家能有这个魄力的不多,愿意去做的更少。
所以他们知道国家肯定可以研发出适合环境的农作物,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真正算得上零下二十度的极寒才刚满三个月。那之后的高温估计现在已经有大概的进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