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之所以没有选择直接对大唐几十万军队进行全面换装,实则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无奈之举。
在唐初这个时代,士族门阀的势力犹如参天巨树,其根系之深厚、枝叶之繁茂,几乎触及了大唐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他们的影响无处不在,就连皇宫内院、甘露殿的朝政决策中,也难免有他们的影子在暗中操控。
这些士族门阀,历经数百年的积淀,不仅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和资源,更拥有着难以估量的财富和影响力。
他们的子弟,往往无需努力,便可依靠家族的势力轻松步入仕途,占据朝廷的重要职位。
而朝廷的军队,更是与这些士族门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许多军队的将领和士兵,都来自于这些士族门阀的家族和势力范围。
李世民深知,若贸然推进军队全面换装,一旦他的威望不再,这些军队很可能沦为士族门阀的私兵。
届时,会不会出现像秦始皇死后天下大乱的局面,谁也无法预料。
因此,他选择了更为稳妥的策略:秘密组建皇家私军,逐步增强皇室实力,以此作为对抗士族门阀的筹码。
通过这支私军,李世民不仅能够有效推行各项改革措施,削弱士族门阀的势力范围。
还能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室的统治地位。
这虽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李世民对此充满信心与决心。
他坚信,只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终有一天能够打破士族门阀的桎梏,引领大唐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于是,李世民语气一转,决定先暂时放下火器制造的事宜,转而关注起另一项重要的技术——蒸汽机。
他希望通过了解和掌握这项技术,进一步推动大唐的工业化进程,从而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兕子,你先跟耶耶与群臣一起去看看这些工匠制作的蒸汽机如何。”
李世民温和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对新技术的好奇与期待。
小公主闻言,乖巧地点了点头,表示愿意跟随李世民一同前往。
当李世民与小公主的身影再度出现,群臣的目光立刻被吸引,满是期待地注视着这对父女。
特别是小公主手握着的那把精巧绝伦的袖珍火器,更是令众人瞩目。
那把神秘兵器仿佛蕴藏着无穷威力,能够连绵不断地发射暗器,令群臣们既感到好奇又心生敬畏。
“咳咳!”见众人如此关注,李世民轻咳两声,开口解释道,“这把火器,朕已经询问过小神兽了。
它并非凡间所能制造,而是小神兽用功德换来的神物。我大唐虽然技艺精湛,但也难以复制。”
他顿了一顿,接着话锋一转:“不过,小神兽已向朕许诺。
日后他会为我大唐兑换千余套这样的神兵利器,以助我大唐铁骑更加强大,开疆扩土!”
听到李世民的话,群臣们纷纷躬身行礼,齐声恭贺道:“恭喜陛下,得此神助,大唐必将国运昌盛,万世太平!”
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激动与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唐军队装备上火器后,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辉煌景象。
李世民笑容满面,轻轻颔首,示意众人起立,“诸位,莫再耽搁,让我们一同去见识那新造蒸汽机的风采吧!”
言罢,他转身向将作监工坊内行去,小公主与群臣紧随其后。
一行人在李世民的引领下,穿过了将作监工坊的层层回廊,终于来到了蒸汽机所在的工坊。
还未进门,便能听到里面传来“哐当哐当”的敲打声和“呼呼”的蒸汽喷发声。
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曲工业化的交响乐。
门扉推开的一刹那,一股融合了铁锈与木材焦香的气息伴随着热浪迎面袭来。
工坊内,繁忙却井然有序的场景立刻映入众人眼帘。
工匠们身着粗布工作服,头戴斗笠,尽管汗水已浸透脊背,却丝毫不减他们工作的热忱与专注。
工坊的东北角,一座庞大的蒸汽机正在匠人们的精心调试下,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那巨大的飞轮在蒸汽的推动下,飞速旋转着,带起一阵阵劲风。
而在那台蒸汽机的旁边,则有一台造型奇特的大机器,在蒸汽机的带动下,正发出低沉而有力的运转声。
紧邻蒸汽机的是一台外形独特的大型机器,它在蒸汽机的驱动下,发出低沉且充满力量的运行声响。
此时,一名工匠正将一件粗胚送往飞速转动的飞轮。
那名工匠的手法娴熟,他将粗胚稳稳固定在特制的夹具上,然后小心翼翼地靠近旋转的飞轮。
当刀具与粗胚接触的瞬间,火花四溅,铁屑如流星般飞散,仿佛夜空中盛开的璀璨火花,美丽而热烈。
在蒸汽机强大动力的驱动下,飞轮带动着刀具以惊人的速度旋转。
工匠熟练地操控着夹具,使粗胚逐渐成型。
他的目光专注而坚定,手上的动作稳健而有力,仿佛在与那旋转的飞轮共舞。
短短几分钟内,一个精致的蒸汽机零件便在工匠的巧手中诞生。
它表面光滑如镜,线条流畅,显示出极高的精度和工艺水平。
李世民与群臣们目睹了整个过程,他们被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和高效的生产方式所震撼。
“这这这……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呀!!!”魏征颤抖着声音,激动得几乎无法自持。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那台蒸汽机和正在工作的工匠,仿佛看到了未来大唐繁荣昌盛的曙光。
“确实令人叹为观止!”房玄龄同样感叹道。
“想不到这世间竟有如此神奇的机器,能够如此迅速地制造出精密的零件。
这蒸汽机之力,真乃天工开物,非人力所能及也!”
“陛下!”陈咬金声音激动,也忍不住开口,“既然这蒸汽机制造零件的速度如此惊人,臣想,”
“若用它来生产甲胄的话,岂不只需一月就能量产数百甲胄?!!”
李世民听此,眼中顿时闪过一抹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