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大的事,我怎么可能没听说呢!”朋友笑着回应,“而且,我还听说那书院里教授的学问可不同寻常。”
“哦?有何不同寻常之处?”中年男子好奇地追问。
“听说啊,那里面教授的可不是咱们平日里学的那些圣贤书。”朋友故意卖了个关子,停顿片刻后才继续道。
“而是工匠们的手艺,比如如何制造那神奇的蒸汽机、坚固的钢铁大船,甚至还有能飞上天的热气球呢!”
“这…这岂不是乱了套?咱们学的可是圣贤书!”中年男子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说道。
“哼,你懂什么,这可是小公主的旨意。说不定,这将来就是新的学问呢!”
两人的对话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不少人纷纷凑过来听个究竟。
小公主的诏令和明达书院的招生,无疑为这个冬日的长安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话题。
……
与此同时,各大城池的明达书店,小公主编撰的那本教材已经成为了抢手货。
十文钱一本,价格亲民,内容又新颖,引得无数人争相购买。
对于小公主推出的这个诏令,刚刚经历过一次纷争的世家大族自然也是知晓的。
刚开始,他们还心存忌惮,觉得是李世民想要通过这种手段掘了他们世家的根。
但当得知书院将广招五千学子,且教授的是工匠技艺时,他们的疑虑很快消散。
在大唐,世家子弟的教育备受重视,通常通过家族私塾接受精英教育,以维系家族荣耀。
他们认为这种教育与他们的家族教育无法相提并论,更不会影响他们的社会地位。
一些开明的世家甚至鼓励家中非核心成员或资质一般的子弟去尝试,视为对家族的一种新投资。
读书人群体中对小公主的诏令反应最为复杂。
一方面,那些深受儒家经典熏陶、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士子们,对此表示不屑一顾。
他们认为,所谓简体字、拼音和数学的加减乘除,都是旁门左道,与正统的学问相去甚远。
然而,也有一部分读书人对这种新颖的教育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看到了这是一个跳出传统框架、接触新知识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屡试不第的士子,更是将此视为一个可能的出路。
对于天下的寒门子弟和普通百姓来说,小公主的诏令无异于一场及时雨。
在以往,他们往往因为家境贫寒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更别提有机会进入官场或是成为社会的精英。
如今,小公主不仅提供了廉价的教材,还通过收音机进行广泛的教学,更是提供了通过考试获得进一步教育的机会。
这无疑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尽管他们并不知晓从这座书院学业有成后能做什么。
但许多有志向的年轻人依旧纷纷踊跃报名,希望通过这一途径改变自己的命运。
乡间的小路上,雪花飘落,一名青年正踏着雪,急匆匆地往家里赶。
他手中紧握着一本刚刚从书店买来的教材,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父亲,我回来了!”青年推开门,抖落身上的雪花。
屋内,一名老者正坐在火炉旁,手中捧着一杯热茶。
他抬头看向青年,眼中露出疑惑:“这么急匆匆的,有何事?”
青年将手中的教材递给老者:“父亲,您看,这是护国公主殿下编撰的教材。
我听说,只要通过学习这本书,就有可能进入明达书院学习!”
老者接过教材,翻看了几页,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这内容确实与众不同。你对此有何想法?”
青年深吸了一口气,坚定地说:“我想去试试。孩儿不想一辈子都待在这乡间,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老者沉默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好,有志气!既然你有这样的决心,那阿耶就支持你。”
总的来说,小公主的诏令在大唐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不同阶层的人因其背景、立场和期望的不同,对此有着各异的反应。
然而,无论如何,这一诏令都为大唐的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仿佛还停留在昨日的寒冬腊月,一转眼,便已迈入了贞观八年的元宵佳节之后。
而紧接着的,便是那场备受瞩目的殿试。
殿试当天,晨曦初露,长安城的主街道已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考生们以各种方式赶往考场,有的骑着高头大马,神采飞扬;
有的乘坐精致马车,沉稳从容;还有的步行而来,步履匆匆却眼神坚定。
他们的衣着也各不相同,从华丽的锦袍到朴素的布衣,无不彰显着各自的身份与性格。
“快看,那就是明达书院的考场!”
一名考生指着前方悬挂着巨大红色横幅的建筑,激动地对同伴说道。
横幅上用金线绣着“明达书院殿试”几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显得气势非凡。
考场周围,官兵们严阵以待,维持着秩序,他们的神情严肃而庄重。
考生们陆续到达考场,每个人都手持考牌,经过严格的身份验证后,才能进入考场。
考场内,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每张桌子上都配备了齐全的文房四宝和一张空白的答卷。
钟声响起,考试正式开始。
考场内顿时鸦雀无声,只剩下考生们奋笔疾书的声音。
他们或凝神思考,或挥毫泼墨,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应对这场考试。
小公主也亲临考场,她身着华丽的宫装,端坐在主考官的位置上。
她的目光在考场内巡视着,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她的心中充满了期待。
她知道,这场考试对于这些考生来说意义重大,也许这就是他们改变命运的转折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逐渐升高,考场内的气氛也越发紧张。
然而,考生们却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他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考试中,用笔尖书写着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