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贝迪现在在哪儿?”李墨曜好奇地问了一句。
“出国了。”
“出国?这个时候?”李墨曜不能理解这位蓝景的前董事长打的什么算盘。
“是的,他去了美国,走之前连我也没告诉。”
听得出,江瑜然说这话的时候肯定是一副恨恨的表情,这个谢贝迪的做事风格还真古怪。
“我无意打探贵公司的内部事务,但我很好奇,这个时候去美国能做什么?”
中美目前的竞争关系已经非常明朗了,自2020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技术封锁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涉及对高科技领域的投资限制和半导体设备的出口管制。在投资限制方面,美国财政部发布了拟议规则制定通知(NpRm),旨在限制美国实体在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三个高科技领域对华投资。去年白宫还签署了对华投资限令的行政令,这些政策均被中文斥为无理打压,无疑给中美之间的科技交流和合作带来了挑战,但也激发了双方更多的思考和应对方式。
为了应对这种现状,双方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创新生态、优化产业链布局和推动产业升级等等,众诚的项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上马的。一方面是众诚目前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不改不行,另一方面与大环境的催生有着紧密的联系。
之所以想到这些,是因为这种国关系直接影响到工先锋的运营和成长,尤其是造成了EdA工具受限,致使研发成本增加,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方面获取难度加大,蓝景也肯定遭遇了此类问题,此时去美国,如果是为了企业发展的话,那无异于与虎谋皮。
这样想着,就听到对方说道:“他有一定的想法,但问题是不该在这个时候离开,我很担心他再回来之后,蓝景已经不是蓝景了。”
“哦?”
李墨曜知道蓝景的股份结构发生了变动,股份制企业当然是谁股份多谁说了算,这没什么好说的,如果谢贝迪在能看清这个问题之后仍然决意出国,那他的目光应该不仅仅是落在了蓝景身上。李墨曜开始对这位素未谋面且充满争议的董事长感到好奇。
果然,江瑜然开诚布公地说道:“长明科技还在拉拢资金,力图一举改变股份结构,我和谢贝迪的份额本来就很少,再加上深蓝的股份才勉强维持优势的比例,如果长明和ASS公司继续增加份额的话,谢贝迪就再也没有回来的可能了。”
“你确定他是出去想办法了?”李墨曜试探着问。
“不然呢?”
“你就不担心他是不是因为承受不住压力……”
“你想什么呢?”
尽管李墨曜已经很委婉了,但手机里仍然响起了母狮般的咆哮。
“不会的,谢贝迪不是那种想不开的人。”
“我只是提醒你以防万一。”
“没什么万一,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呢,现在他正在和丹尼斯.亚希伯恩在一起,我对他还是有一定信心的。”
丹尼斯.亚希伯恩?
果然大佬的朋友都是大佬啊,这位老头子得快八十岁了吧,八十年代就来过中国,被喻为现代机器人之父,斯塔基的产品早就走进了千家万户,但这个集团在2010年的时候宣布全面撤出中国市场,其产品虽然在内地有售,但并无大规模的商业投资,找他做什么?
这些大佬级别的事务并不是李墨曜关心的,他最关心的还是蓝景的招投标问题。
“那依你的建议,那份招标我们还参与吗?”
“当然要参与,不过我劝你要考虑沈州。”
还不死心?
李墨曜很是诧异,都这个时候了,难道江瑜然还有什么后手吗?
“我很快会组织一个视频会议,正式邀请你来参加,带上你的方案!”最后一句江瑜然说的很郑重。
这个女人很强势啊。李墨曜心里想着,虽然他们算得上是老同学,但双方之间并无深入的了解,如今一个女强人的形象已经在自己心底树立起来了,不过这关工先锋什么事儿?李墨曜不认为这种级别的争斗能影响到他这样一个外部企业,且看这位老同学有什么后手吧。
挂掉电话,李墨曜马上联系了岳扬。
“你这位老同学不简单啊。”
“那是,从小受老师的熏陶,一入职便身边围满了大佬,肯定是见过大世面的,不像我们……”
“我们怎么啦?”岳扬的反应有些激烈,“你可别忘了,担起这支队伍是我们俩,当初你怎么说的?别看今天闹得欢……啊呸!不是,你说过别看我们今天很小,但我们这双小翅膀振一振能掀起太平洋对岸的风暴。我当时可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岳扬依旧是这么碎嘴,李墨曜连忙尴尬的笑了笑,解释道:“不像我们只需要考虑外部环境就可以了,‘简单、高效、灵活’是我们工先锋的企业文化嘛。”
听筒那边明显听到岳扬松了口气的声音:“这样还差不多,不过我倒觉得谢贝迪不是负气出走,根据我搜罗的信息分析,这个人是那种要么不做,要么做决的那种人,他在这个时候去美国肯定有更深层的用意。”
岳扬的分析不无道理,两人又简单的交换了意见后,岳扬表示会出于慎重做两份方案,不过他却诈了李墨曜一份王品台塑牛排。
“不过……两个大男人吃牛排,你就不会觉得尴尬?”
“你想多了,是我和夏夏吃,到时候会把账单发给你,就这样。”
“……”
我擦,一千多块呀!李墨曜有点儿肉疼。
夏夏是岳扬的女朋友,基于岳扬如此无耻的表现,挂掉电话后,李墨曜在心里狠狠地鄙视了对方一下。
业务虽然算得上繁忙,不过李墨曜习惯了,工先锋这样的小型工业软件企业就是靠着高效且频繁的应对措施立足于市场的,鉴于刚刚得到的信息,李墨曜开始规划下一阶段的目标。
真的好忙啊,李墨曜的新想法刚刚在思维导图上落成,贾铭章就给他发来了一条信息,邀请他后天出席市里举办的企业交流会。
“交流会?这种事情我去合适吗?”
很显然,李墨曜担心的不是交流会本身,他虽然还达不到企业家的级别,但也是一位优秀的青年创业者,类似的交流会他没少参加,各市各地的都有,但在沈州还从来没有过,他想的是以什么身份参加。毕竟时间上说不通,哪有后天举办交流会今天晚上才通知的?
“以众诚科技总工程师的身份。”贾铭章不假思索地说。
“等等,我怎么哪里不对劲?”
贾铭章发了一个笑脸,然后神秘兮兮地回复道:到时候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