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跟你是一家?你住后院,我住中院,你们姓王我们姓易,根本扯不上关系。”
“你没有钱在外头乱买东西,还要让我们给你买自行车,简直是白日做梦。”
易中海也不甘示弱:“我们讲互助是有范围的,并不是让你把自己花钱享乐后再向别人索要。”
“我的生活用不着你来指手画脚。”
见易中海露出了真面目,王建设也不掩饰内心的轻蔑:
“贾东旭他们住中院,姓贾;你姓易;本来就没关系,又何需牵强攀附。”
王建设冷笑一声,“我还受不了这种所谓的‘道德 ** ’。”
听罢这些话,易中海更是火冒三丈。
“你一个小字辈,还敢在这里称爷叫父?一点规矩都不懂。”
正当易中海还想倚老卖老教训几句时,一声吼叫打断了他的讲话。
这时的王建设精力充沛,声音嘹亮震耳。
看着王建设气势汹汹的样子,易中海显然有点被震慑住了。
“你在我面前别装作长辈,我们俩的姓都不一样,一个是易,一个是王。
要是你还敢用这种语气教训我,小心我不客气。”
王建设说完后狠狠地瞪了易中海一眼,眼神中的挑衅不言而喻,似乎易中海再罗嗦半句他就会动粗。
易中海明显被他的气势吓住了,嘴巴动了两下但最终没有发出声音。
见此情形,王建设拿着他的早餐径直往后院走去。
周围水井房附近的邻居们都不敢吱声,场面寂静得令人窒息。
“老易啊,你快看看。
这王建设,多么蛮横霸道。
这乡下来的人哪有什么规矩。”
贾张氏终于在王建设离开后松了口气,对着易中海不满地说。
“哼!这么不懂礼数的年轻人真不该来城里混。
本来想对他们兄妹二人多些关心和照应……”
“可是就凭他这种没大没小的态度,谁还乐意帮他呢?”
易中海气恼不已。
他平时最爱在四合院里管这个事儿那个事儿,每天无所事事总喜欢到这家那家串门打听是非,好显示自己说话有分量。
但现在易中海突然感觉自己的脸丢大了。
“你看他花钱,又是红烧肉又是油条的,也不看看有没有工作,等钱一用光了再看他会变成什么样。”
大妈也跟着说风凉话,“像王建设这样败家子过不了多久肯定会来厚着脸皮找人家接济吧?真会持家过日子的人都知道省钱。”
周围的人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小子进城是来享受的吗?好像城里的钱到处都能捡。
估计要不了多久就没钱吃饭了。”
“以后他如果来找咱们借钱借东西,谁也不要理会,除非他主动认错道歉再说。”
易中海点点头,附和道。
周围人都同意这个意见——毕竟,大家都是熟悉易中海多年的邻居,王建设只是个初来乍到的新面孔,他们自然对易更亲近些。
而且他们普遍认同王建设花钱大手大脚的事实:如果真的有一天王建 moNEY花完了需要借钱或借粮,大家都会因为他的浪费行为而不伸出援手,各自家里日子过得也不宽裕呢。
易中海看着眼前的情形,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他感到在四合院里,自己确实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他满心期待着王建设把钱花完来找他借钱的情景,到时一定要好好教训他一番,出一口今天的闷气。
。
。
。
“丫丫,该起来刷牙洗脸吃饭了。”
回到房间里,王建设将还沉睡中的丫丫唤醒。
一开始,丫丫迷迷糊糊地还以为哥哥是在和她闹着玩,紧紧搂着哥哥的脖子撒了好一阵娇,才完全清醒过来。
接着在哥哥的督促下,丫丫有条不紊地洗脸刷牙。
兄妹俩坐在桌前开始用餐。
“哥哥,今天我们做什么呢?”
丫丫啃着包子,小脸蛋鼓得像个包子,模样非常可爱,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地问道。
刚进城的小丫头对新的环境还不太适应,总想黏着哥哥不肯离开半步。
“快过年了,带你去买几套新衣服吧。”
王建设一边吃早餐,头也不抬地回答,“再带你出去逛逛,毕竟你还没来过城里面。”
买衣服这个主意,王建设早就有打算了。
丫丫过冬的衣物只有一件改小的大人的灰色棉袄,在乡下的冬天,能够拥有一件暖和的棉衣已经很难得了。
王建设甚至没有一件像样的冬衣,然而有了系统的帮助后,他的体质越来越强壮,是否穿冬衣变得不再重要。
而丫丫的身体还在长个子,很快就要穿不下原来的棉袄了。
既然到了城里,那就给丫丫添两套保暖的衣裳吧。
“我已经有衣服了,不用买了。”
听了王建设的话,丫丫懂事地拒绝。
家里的唯一一套棉服现在由她在穿,而哥哥甚至连御寒的衣物都没有,如果要买衣服,应该先考虑哥哥才对。
衣服现在是有点紧了,但找个裁缝修修补补还能继续穿。
“哥哥是大人了,不怎么怕冷;你是小孩子,要是被冻着了就会生病,那样哥哥还要照顾你,就没法安心工作了。”
王建设温声解释道。
以现在的体质,他是完全不怕冷的,根本就不需要再额外准备厚衣服。
“不行,哥哥不买,我就不买,我不希望哥哥再受苦。”
听到这话,丫丫紧咬嘴唇,眼睛里泪光闪动,倔强地说道。
虽然现在的哥哥因为系统的原因不怕冷,可是一月前那一场大雪引发的大病仍然让她心有余悸。
即使哥哥的病突然好转了,回想起来的那些日子,还是让她心底充满恐惧与不安。
王建设是丫丫唯一的亲人了,如果失去了哥哥,她实在无法想象未来的日子该如何过。
“好吧,咱们买衣服,也算给新家添点新意。”
看着妹妹几乎要落泪的表情,王建设连忙点头答应。
听完哥哥的话,丫丫这才展露出一丝笑容。
“只是不知道钱够不够,得找份工作了。”
王建设心中思索着。
他的兄长为国捐躯后得到的抚恤其实不菲,国家提供了两个选择:一个是留在乡下多分几亩地和一大笔抚恤金;另一个则是进城居住,安排住处和工作,但抚恤金会少很多。
由于房产和工作本身值不少钱,所以不少家属都选择了乡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