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身体却很诚实,毕竟,她守寡了这么久。
“求我?”张友仁的手停了下来,他看着秦淮茹,眼神里充满了戏谑,“你求我什么?求我放过你?还是求我……”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凑到秦淮茹的耳边,轻轻地吹了一口气,说道:“求我……好好疼你?”
秦淮茹的身体猛地一颤,她感觉一股电流从她的头顶直达脚底,让她浑身酥麻。
……
一个小时后。
张友仁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秦淮茹同样完成了自己的赔偿。
红扑扑的小脸风情万种。
同时,秦淮茹看向张友仁的目光也不一样了,眉眼流转。
毕竟,这是除了贾东旭以来,她第二真正的男人。
“友仁,我家三个孩子的事情……”
“嗯,我暂时就不追究了。”张友仁话音一转,“不过,你以后要随叫随到。”
“嗯。”秦淮茹细弱蚊声的点了点头。
张友仁的要求听起来很过分,但她现在也是食之味髓了,隐隐约约有些上瘾的感觉。
贾东旭死后,平时没做过也就不想,现在既然开了口子,那可就真的放开了。
“明天还要上班,穿好衣服回家吧,别让人看到。”
“嗯嗯。”
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两分钟后,秦淮茹离开了张友仁的家。
夜幕低垂,四合院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声猫叫偶尔打破寂静。
张友仁躺在床上,思绪却如同一团乱麻。秦淮茹那欲拒还迎的姿态,那潮红的脸庞,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这女人,怕是真的上了瘾,以后少不了要来纠缠自己。
他也不是圣人,食髓知味,自然还想再来几次。
可这四合院,到处都是眼线,稍有不慎就会被人抓住把柄。他倒是不怕别人说闲话,可他不想让老娘跟着操心。
张友仁叹了口气,他不是个矫情的人,做了就是做了,没什么后悔的。
更何况,除了秦淮茹,他还想……嗯,体验更多不同的风景。
“得想个办法,弄套自己的房子。”张友仁摸着下巴,心里盘算着。
这四合院,实在是不方便,想干点什么都得偷偷摸摸的,跟做贼似的。等轧钢厂的改造完成,自己的地位再往上提一提,到时候弄套房子应该不难。
思索着,张友仁缓缓入睡……
半个月的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第三轧钢厂的机器轰鸣声,仿佛一首永不停歇的进行曲,日夜回荡在张友仁的耳畔。
他每天按时上下班,穿梭于厂房和四合院之间,生活规律得像一台精准的机器。
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张友仁之前绘制的图纸,如今已经变成了真实的钢铁巨兽,矗立在厂房之中。
他看着这些机器,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仿佛一个艺术家欣赏着自己的杰作。
这半个月里,张友仁除了监督工程进度,还将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倾囊相授给厂里的其他工程师和学徒。
他深入浅出地讲解着每一个技术细节,不厌其烦地解答着他们的疑问。
“小刘啊,这个齿轮的啮合度一定要精确,否则会影响整台机器的运转效率。”张友仁指着图纸上的一个细节,对一个年轻的工程师说道。
“张工,我明白了。”小刘认真地点了点头,眼中充满了敬佩。
“还有小李,你负责的这个轴承,一定要注意润滑,否则容易磨损。”张友仁又转向另一个学徒,叮嘱道。
“好的,张工,我记住了。”小李感激地回答道。
在张友仁的悉心指导下,厂里的工程师和学徒们进步飞快,他们逐渐掌握了新的技术和操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复杂的任务。
看着这些年轻人充满朝气的面孔,张友仁感到欣慰,他知道,这些年轻人将成为国家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随着改造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张友仁也逐渐闲了下来。他不再需要每天都盯着厂里图纸和机器,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规划未来。
“现在有时间了,可以造出我自己的摩托车了。”
上次系统奖励的发动机和图纸都在自己手中放了许久了。
现在有时间了,张友仁自然是要将摩托车造出来了。
造出来之后,如果成本和质量都有保障的话,他不建议和厂长提提意见。
让厂里试着制造一些摩托车,汽车,在机械代步动力上好好发展一波。
省得后世,一说汽车品牌就是国外的。
国内知名品牌几乎没有。
张友仁回到自己办公室,提取出系统奖励的图纸。
他小心翼翼地展开图纸,铺在桌子上,目光落在发动机上。这台发动机比市面上常见的摩托车发动机要小巧一些,但张友仁知道,它的动力却更加强劲,这可是系统出品,必属精品。
有了发动机和图纸,接下来就是设计摩托车架了。
张友仁拿起铅笔,在图纸的空白处开始勾画。轴距,油表,喇叭,刹车,每一个细节他都反复推敲,力求完美。
他先确定了轴距,这是摩托车操控性能的关键。太长,转弯不灵活;太短,高速行驶不稳定。张友仁根据发动机的尺寸和预想的摩托车大小,最终确定了一个合适的数值。
接下来是油表的设计。张友仁决定采用指针式油表,简单直观,方便观察。他还在油表旁边设计了一个小小的警示灯,当油量不足时,警示灯就会亮起,提醒驾驶员及时加油。
喇叭的选择上,张友仁有些纠结。他想要一个声音响亮,穿透力强的喇叭,这样才能在紧急情况下起到警示作用。
但他又不想喇叭的声音太刺耳,扰民。最后,他选择了一种音调适中,但音量足够大的喇叭。
刹车系统的设计是重中之重,关系到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张友仁选择了鼓式刹车,虽然不如后世流行的碟刹,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鼓式刹车已经足够可靠。
除了这些主要部件,张友仁还设计了车灯,后视镜,挡泥板等一系列辅助部件。
他甚至还考虑到了舒适性,设计了一个柔软的座椅。
整个设计过程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当最后一笔落下,张友仁长舒了一口气,看着图纸上完整的摩托车造型,心中充满了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