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长春宫中,齐妃面色苍白地瘫坐在地上。
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精心策划”的阴谋竟然如此轻易地败露了。
正座之上,雍正与皇后并肩而坐,两人一同注视着下方哭得梨花带雨的齐妃。
雍正看着她,心中的怒气愈发难以抑制。
“齐妃,事到如今,你还有什么可辩解的!” 雍正怒声吼道。
“皇上,臣妾冤枉啊!臣妾真的没有……”齐妃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雍正猛地一拍桌子,厉声道:“冤枉?这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连你身边侍奉的人都已经招供了,你竟然还敢喊冤!”
齐妃瘫软在地,不停地向雍正求饶,但雍正丝毫不为所动,他看向齐妃的眼神充满了失望和厌恶。
“告诉朕,你为什么要谋害弘昱和妍常在腹中尚未出生的孩子!”雍正的声音冰冷至极。
“皇上,臣妾只有三阿哥一个儿子,臣妾必须为他的将来打算啊。”齐妃哭着说道。
雍正气得浑身发抖,他一挥衣袖,将桌上的茶盏狠狠地扫落在地,破碎的瓷片四处飞溅,他瞪着齐妃,质问:“就因为这个理由,你就要残害朕的其他子嗣吗?”
齐妃继续哭喊着:“皇上,臣妾早就已经失去了您的宠爱,弘时又不受您待见。”
“如果不为他谋个好前程,他以后该怎么办啊......”
此时此刻,皇后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她对齐妃说道:“齐妃啊,你真是太糊涂了!”皇后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失望和责备。
接着,她继续说道:“即便三阿哥得不到皇上的宠爱,但他毕竟是皇上的亲生儿子,更是皇上的长子啊!”
“皇上又怎会亏待自己的孩子呢?难道皇上不会给他一个美好的前程吗?”皇后的话语如同警钟一般敲响在齐妃心头。
“弘时怎么会有你这般恶毒的额娘!”雍正怒不可遏地吼道。
他的声音充满了愤怒和失望,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不禁颤抖。
齐妃听后,泪水如泉涌般流淌而下,心中充满了悔恨和自责。
“齐妃,你应该感到庆幸,弘昱并无大碍。”
“若是弘昱真出了什么问题,朕哪怕将你处死也毫不为过!”雍正的语气越发严厉,让人不寒而栗。
紧接着,他转头对身旁的苏培盛命令道:“苏培盛,拟旨。”
苏培盛迅速准备起草诏书,片刻后,雍正说道:“齐妃李氏,残害皇嗣,心肠歹毒,褫夺封号,贬为庶人,终身囚禁长春宫内,非死不得出。”
他冷漠地看着齐妃,继续说道:“你不是一直挂念着弘时的未来吗?好啊!从今日起,你将不再是他的生母,玉牒上也会抹去你的名字。”说完,皇上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去。
听到这个旨意,齐妃心如刀绞,她绝望地抓住雍正的裤脚,泣不成声地喊道:“皇上,不要啊皇上!,弘时可是臣妾的亲儿子啊!”然而,雍正却不为所动。
皇后静静地站在一旁,目睹了这一切,脸上带着胜利的笑容。
就这样,齐妃的哭喊声回荡在长春宫中。
然而,这也是她命运的转折点,从此刻起,宫中将不再有齐妃这个人存在。
与此同时,景阳宫内却是一片慌乱景象。
原来,浣碧喝下齐妃送来的粥后,腹部突然剧痛起来。
没过多久,她的裤腿上竟然沾染了斑斑血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侍奉浣碧的宫女们惊恐万分。
待太医赶来诊断后,浣碧方才得知,她腹中的胎儿已经夭折了。
这个残酷的现实犹如晴天霹雳,令浣碧悲痛欲绝,她无法接受失去孩子的事实,终日以泪洗面,心如刀绞。
正当她准备去找雍正讨个说法时,后宫众人才又得到消息:齐妃已被废黜,终身幽禁于长春宫,非死不得出。
尽管浣碧对齐妃的下场感到一丝快意,但一想到自己失去的孩子,心中的愤恨便难以平息。
而在碎玉轩中的甄嬛,此时也听闻了浣碧的遭遇,她的心情瞬间变得愉悦无比,仿佛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终于落地。
在甄嬛看来,就算浣碧成了华贵妃一派又如何,就凭着她有孕后到处显摆的情况,她腹中的孩子早晚会被她所得罪之人算计。
没想到,今日便应验了。
甄嬛在心中暗自感激齐妃除掉了浣碧腹中的胎儿。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太后宫中灯火通明。
此时此刻,雍正正在与太后商讨有关三阿哥的事宜。
“皇帝,你既然已经惩治了齐妃,难道还打算连弘时一并处置吗?”
雍正面露忧色,语气沉重地说道:“皇额娘,弘时有这般恶毒的生母,儿臣,实在担心他会受到不良影响而误入歧途。”
太后叹息一声,语重心长地劝道:“哀家明白你的顾虑,但弘时终究是你的亲生骨肉。”
“按哀家之见,齐妃虽犯了错,但弘时本身并无过错,皇帝不妨给他另寻一位可靠之人来照料他,引导他走上正途。”
“皇额娘所言甚是,只是朕实在不愿再见到弘时,每次见到他,朕都会想起齐妃所犯下的罪孽。”听到这里,太后手中捻动佛珠的动作微微一顿。
她此刻已然洞悉了雍正内心的真实想法,却还是略带迟疑地问道:“那么皇帝的意思是……”
雍正沉默片刻,缓缓开口道:“儿子是想将弘时过继到胤祚一脉,不知皇额娘意下如何……”
“你是想让弘时成为胤祚的子嗣。”太后语气平静地接过话头,但眼神中却流露出一丝惊讶和疑惑。
“皇帝,弘时终究没有犯下什么大错,你这样做岂不是将他逐出了继承者的名单?”太后一脸惊愕地看着雍正,眼中满是不解和担忧。
雍正微微皱起眉头,沉声道:“正是因为如此,儿子才觉得这是对他最好的安排。”
“弘时虽无大过,但其才智平庸,难堪大用,若让他继续留在宫中,日后难免卷入权力纷争,恐会招来杀身之祸。”
“不如让他远离权力中心,成为闲散宗室,去过平凡安稳的生活。”
接着,雍正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而且,儿臣还打算追封胤祚为福亲王,将来让弘时为其供奉香火。”
“如此一来,不仅能保全弘时平安无事,也可让胤祚有后,不至于绝嗣。”太后闻听此言,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太后明白雍正的良苦用心,知道这是目前最为稳妥的办法。
“如此甚好,既保全了弘时,又让胤祚后继有人。”太后轻轻点头,表示赞同。
雍正见状,心中悬着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感激地看了一眼太后,然后毅然决然地说道:“既然,皇额娘也认为此举可行,那么此事就这么定了。”
“明日一早,儿臣便下旨,让弘时过继给胤祚。”说罢,他站起身来,转身离去,留下太后和皇后在殿内暗自叹息。
太后望着他离去的方向,心中感慨万千,她深知这件事情背后的复杂关系和利益纠葛。
“太后,三阿哥过继给了福亲王,那皇后娘娘那边呢?”竹息这时,走上前来,躬身问道。
太后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回答道:“宜修的算盘怕是要落空了。”
“她原本想要教养弘时,以期将来能在宫中获得更大的权势,但现在恐怕难以如愿了。”
竹息点点头,表示明白太后的意思。
太后知道皇后一直野心勃勃,想要借助弘时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如今局势已经超出了她的预料。
而另一边,弘时并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即将发生如此巨大的改变。
他仍然沉浸在齐妃被贬的痛苦之中,对未来感到一片迷茫。
他不知道自己将会面对什么样的生活,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次日清晨,雍正上朝之后,首先颁布了一道圣旨:追封先帝第六子爱新觉罗·胤祚为福亲王,并将三阿哥弘时过继到福亲王一脉,成为其继承人。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紫禁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景仁宫里的皇后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本宫费尽心机,到头来却是一场空!”皇后紧紧握住手中的帕子,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和愤怒。
她原本计划让弘时归自己抚养,以便更好地控制他,却没想到雍正竟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然而,事已至此,皇后也无可奈何。
她明白自己无法改变皇帝的旨意,只能默默接受这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