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端妃的谥号被确定为“悼”,这一谥号既体现出对其一生经历的尊重与追思。
与此同时,顺嫔也因其温和柔顺的品性,获赐谥号“和”,并得以晋升妃位。
此外,曾经不幸小产的芳嫔亦因种种缘由成功晋封为妃。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之间,四个月的光阴已然匆匆流逝。
就在纯常在即将临盆诞下龙嗣的前一个月,甄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为自己的亲妹甄玉娆觅得了如意郎君。
尽管甄家已经承蒙皇恩浩荡,被赦免了昔日所犯下的罪过,但毕竟曾背负罪臣之名,因此那些朝中为官的大臣们对于甄玉娆的亲事自然是不屑一顾。
且说如今的甄嬛虽已身居妃位,尽享荣华富贵,但在外人眼中,她与甄家实则并无太多瓜葛。
起初,甄嬛原本有意将甄玉娆嫁入李府,然而考虑到自身如今处境微妙,一旦甄玉娆在夫家遭受刁难,她恐怕也是爱莫能助。
百般无奈之下,她只得把目光投向京城之中的诸多富户人家。
每每念及此,甄嬛心中总是对这位妹妹充满了无尽的愧疚之情。
于是乎,甄嬛前往养心殿面见雍正,恳请他能够亲自为甄玉娆赐婚。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彰显皇家对甄玉娆的重视与关爱,更能让甄玉娆在日后的婆家生活中有足够的底气和依靠。
所幸,雍正欣然应允了甄嬛的请求,一道圣旨降下,为甄玉娆选定了良配。
得知此事后的甄玉娆满心欢喜,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
她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自己的婚礼来,每一个细节都亲自过问,力求做到尽善尽美。然而,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起初,那富户人家听闻甄家曾经经历过一些风波和变故,心中总是有些疙瘩解不开,对于这门亲事也并不是十分热络。
他们虽然表面上维持着应有的礼数,但实际上却对这场婚姻抱着观望的态度。
甄嬛得知这个情况后,心急如焚。
她深知妹妹的幸福至关重要,绝不能让这段姻缘因为外界的因素而受到影响。
于是,她暗中差遣可靠之人送去了许多珍贵的物件,这些物品无一不是价值连城、珍稀无比。
同时,她还巧妙地向那富户暗示,甄玉娆乃是她的义妹,身份尊贵,万不可有丝毫的怠慢之处。
那富户收到礼物并领会到甄嬛的意思之后,态度果然渐渐发生了转变。
他们意识到,与甄家联姻不仅能够获得丰厚的嫁妆,更能借助甄嬛在宫中的势力,为自家带来更多的好处。
因此,原本不冷不热的态度逐渐变得热情起来。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就到了甄玉娆大婚的日子。
这一天,整个富户家中都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之中。
甄嬛早就求雍正应允筹备甄玉娆的婚礼,从场地布置到宾客安排,每一处都花费了大量的心思。
她深知,无论如何也要让玉娆风风光光地嫁出去,开启属于她的幸福生活。
就在大家都为甄玉娆的婚礼忙碌时,宫里也传来了好消息,纯常在顺利地产下了十阿哥。
雍正闻讯赶来,看着襁褓中的婴儿,龙颜大悦。
他仔细端详着孩子可爱的面容,片刻之后,决定赐予十阿哥“弘旷”之名,寓意着他将来拥有广阔的前程和豁达的胸怀。
由于甄嬛在纯常在生产子时并没有选择动手脚,使得纯常在渐渐地放松了对于甄嬛的提防之心。
然而,纯常在不知道的是,正是她这一放下防备,给自己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不久之后,一场突如其来的阴谋悄然降临,令纯常在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从此再也没有机会睁开眼睛……
甄嬛一直在暗中谋划着如何铲除纯常在这个绊脚石。
终于,她等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纯常在因为刚刚生产完而身心俱疲,对周围的一切都放松了警惕。
就在这时,甄嬛悄悄地命令卫临在纯常在的日常饮食中加入了一种慢性伤身的药材。
这种药材无色无味,难以察觉,但长期服用会逐渐侵蚀人的健康。
随着时间的推移,纯常在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日益衰弱。
然而,无论宫中的太医们如何诊断,都始终无法查出确切的病因,只说是产后虚弱。
顿时,纯常在感到惶恐不安,她意识到自己可能正遭受着迫害。
走投无路之下,她想起了苏蓁蓁,并向其发出了求救信号。
可惜的是,此时的苏蓁蓁早已被卫临成功地安插到了甄嬛的身边。
作为苏蓁蓁的心腹,卫临自然不会违背主子的意愿,更不可能将事情的真相告知纯常在。
因此,当面对纯常在的求助时,卫临只是轻描淡写地对外宣称纯常在乃是由于产后虚弱所致,需要好好调养身子。
甄嬛则一直密切关注着纯常在病情的发展,耐心等待着最佳的出手时机。
终于,在某一天,纯常在已经逐渐变得奄奄一息。
而这一天,恰好也是甄嬛与雍正共度云雨之日。
看着身旁心情愉悦的雍正,甄嬛知道此刻正是提出要求的好时机。
于是,甄嬛故作温柔体贴之态,娇声说道,“皇上,臣妾瞧着十阿哥甚是可怜,如今纯常在病重,怕是无力照顾幼子。”
“臣妾愿接下这份重担,替纯常在悉心抚养十阿哥长大成人。”
雍正听后,心中不禁一动。
他深知甄嬛向来心思细腻、做事周全,而且膝下尚无阿哥相伴,如果让她来抚养十阿哥倒也不失为一个妥当的安排。
正当他想要点头应允之时,脑海中突然浮现出曾经恭妃临终前的苦苦哀求。
恭妃也曾希望自己能亲自照料十阿哥。
想到此处,雍正犹豫了起来,并未即刻答复甄嬛。
与此同时,甄玉娆的新婚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
初为人妇的她在婆家遭遇了不少挫折和刁难,日子过得有些磕磕绊绊。
不过好在姐姐甄嬛十分疼爱这个妹妹,源源不断地给她送去各种各样珍贵的赏赐和礼物。
这些丰厚的财物不仅帮助甄玉娆在夫家撑起了场面,更是展现出了娘家强大的实力背景。
再加上甄玉娆本身就聪明伶俐,渐渐地,她用自己的智慧和魅力征服了夫家人的心,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喜爱。
而此刻永寿宫内,苏蓁蓁慵懒的斜靠在贵妃榻上,手边还放着进贡而来的水果。
就在此时,只见崔槿汐步履匆匆地走进殿内,神色略显焦急地向眼前之人禀报。
“娘娘,方才钟粹宫里传来消息,说是纯常在又突然晕厥过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坐在榻上的苏蓁蓁微微皱起眉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说道,“这纯常在也太不中用了些!”
“本来她自己都已经察觉到了甄嬛的算计,只要小心防备着便罢了,谁承想她竟然如此掉以轻心。”
“还真当自己生下了个阿哥就能这般高枕无忧、放松警惕不成?简直愚不可及!”
崔槿汐听后赶忙附和,“娘娘说得极是,不过娘娘您之前不是说要护着纯常在吗?”
苏蓁蓁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抹厉色。
“哼!难道你觉得本宫未曾护着她吗?”
“若非本宫暗中指使卫临将那些药材给调换了,恐怕此刻她的下场就跟那恭妃一般无二了!”
崔槿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仍有些疑惑不解。
“只是娘娘,奴婢实在不明白您为何要耗费如此多的心力去保护纯常在呢?”
苏蓁蓁缓缓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景色,沉默片刻后才开口回答。
“槿汐,如今本宫在这宫中可谓是如日中天。”
“但本宫所追求的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后宫之中的争风吃醋、勾心斗角之事了。”
“本宫接下来所要面对的将会是更为残酷激烈的夺嫡之争,而纯常在,或许将来能成为本宫手中一枚极为重要的棋子……”
“如今宫中已然长大成人的皇子,也就唯有娘娘您膝下的六阿哥与七阿哥罢了。”
“此后降生的那几位皇子阿哥,尚且年幼,他们又怎么可能具备跟两位阿哥相争的实力呢!”崔槿汐轻声细语地向苏蓁蓁禀报着。
然而,只听得对面苏蓁蓁传来一声轻笑,“倘若仅仅因为那些阿哥们年纪尚小便断言其毫无机会,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娘娘所言极是。”
“当然,有本宫的两位阿哥在,他们夺嫡的机会很渺茫,但在一切没有尘埃落定之前,都要提前未雨绸缪。”
“可是娘娘是不是有些杞人忧天了,暂且不提八阿哥和九阿哥。”
“单说这刚刚降生的十阿哥即便等到他成年之际,想来那时咱们的六阿哥恐怕早就……”
崔槿汐话未说完,便被打断。
“槿汐,你可晓得纯常在的身世来历?”
“回娘娘,奴婢对此确实一无所知。”
“纯常在本名唤作林丹珠,乃是出自内务府包衣旗。”
“她的父亲曾经担任过从九品的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一职,只可惜后来因犯下罪责而遭罢免了官职。”
“虽说她们家祖祖辈辈皆对皇室忠心耿耿,然而身为包衣旗,倘若此生没有获得抬旗的机遇,那么整个家族便再也难以有翻身之日。”
“自从纯常在获得皇上的恩宠之后,她所在家族中的人们看到了能够彻底翻身的希望。”
“于是,他们那颗原本安分守己的心开始蠢蠢欲动起来,接二连三地采取了一系列不安分的举动。”
“然而,尽管这些人的野心勃勃,但无奈于家族的根基实在太过浅薄,以至于根本无法在宫中顺利地安插自己的人手。”
“否则的话,以甄嬛的手段,又怎会如此轻而易举地就对纯常在成功地下手呢?”
“当然了,纯常在在获宠之后倒也并非毫无作为。”
“凭借着皇上对她的宠爱,她还是成功地为自己的父亲谋取到了一份相当不错的差事,正八品司务厅司务之位。”
“这一职位虽说不上是什么位高权重,但对于一个曾经处于包衣旗的家族而言,已然算得上是一次重大的突破与提升了。”
“如今纯常在的孩子降生,让其家族的人更是看到可以摆脱包衣旗的机会。”
“娘娘的意思,奴婢算是明白了。”
“您是担心纯常在一族企图效仿当年太后走过的老路。”
苏蓁蓁轻点臻首,表示认同道,“没错,太后当年正是凭借自身在宫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步为其家族谋取到了诸多利益,并最终使得家族得以飞黄腾达。”
“而今,眼看着纯常在日渐受宠,其家族自然也想如法炮制,沿着这条康庄大道一路扶摇直上。”
“本宫近日得到确切消息称,就在这段时间里,宫中许多看似无足轻重的角落居然都已经被林氏一族暗中安插进了他们自己的眼线。”
崔槿汐闻听此言,不由得柳眉微蹙,面露忧色地道,“由此可见,林家此番的确是下定了决心要趁着纯常在得势之际拼尽全力向上攀爬,妄图在宫中分得一杯羹呐!”
“娘娘,这会不会对您精心策划的布局产生不利影响啊?”
苏蓁蓁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轻蔑的冷笑。
“哼!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况且有本宫压着,他们那些人根基浅薄得很,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呢?”
说到这里,她稍稍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接着说道,“不过,我们还是要趁早斩断他们能够继承大统的机会才行。”
“只要这么做了,那帮包衣旗的势力就再也掀不起任何波澜,无法发挥丝毫作用。”
这时,一旁的宫女丁香小心翼翼地开口,“娘娘,请恕奴婢斗胆多嘴一句。”
“倘若真把包衣旗继承的位置给断掉了,那祥嫔所生的八阿哥以及温嫔诞下的九阿哥,日后会不会成为咱们六阿哥登上皇位的阻碍呀?”
苏蓁蓁轻轻摇了摇头,胸有成竹地回答,“放心吧,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温嫔早已经投靠本宫。”
“虽然她是满军旗出身,但她家中的子弟一个个都不成器,根本不足为惧。”
顿了顿,她继续分析道,“再瞧瞧祥嫔,那性子冷若冰霜的,除了偶尔对一些书法大家的书画作品表现出些许兴致之外,其他事情她何曾真正放在心上过?”
“皇上其实对于祥嫔没有多少兴趣,要不是因为祥嫔的哥哥是功臣,她也不会入宫。”
“所以啊,她们俩根本威胁不到咱们六阿哥的地位。”
听到这番解释,崔槿汐顿时恍然大悟,“娘娘真是深谋远虑,只是……那瑞妃那边该如何应对呢?”
苏蓁蓁眼神一凛,“她还真当本宫不知道她心里打的如意算盘呢!”
“她无非就是想借着抚养十阿哥这个由头,趁机揽取更多的权力罢了。”
“哼,本宫岂能让她如愿以偿!”
“至于她暗中害恭妃和纯常在之事,得会找个合适时机揭露,届时看她如何应对。”
“现在恭妃薨逝,纯常在又是这副病恹恹的样子,那十阿哥的归宿该如何?”
正在崔槿汐低声询问之际,外面传来太监尖细的声音,“皇上驾到。”
苏蓁蓁闻言忙整理衣衫,准备迎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