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以来,浣碧自从经历种种波折又重回常在之位后,便终日深居简出,把自己藏匿于景阳宫中,轻易不肯踏出宫门半步。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表象罢了,实际上,鲜为人知的是,她频繁前往人迹罕至的冷宫。
如今的浣碧,已然下定决心要向甄嬛透露有关丹珠的事情。
这天,浣碧如往常一样来到甄嬛所在之处,手中提着一筐黑乎乎的木炭以及几件厚实的冬衣,轻声说道:“长姐,我特意给你带来了一些黑炭还有过冬用的衣裳,你先将就着使用。”
甄嬛满心欢喜地从浣碧手中接过这些物品,紧接着关切地问道:“之前我跟你提及过的那件事,可有进展?可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浣碧微微颔首,表示肯定地回答:“长姐,此事已然办妥。”
“皇上已将我身旁近身侍奉的婢女丹珠收入后宫之中,现如今,丹珠也已被封为答应了。”
听到这里,甄嬛不禁皱起眉头,满脸疑惑不解地追问着她:“你的贴身婢女?皇上为何会看中她呢?”
面对甄嬛的质问,浣碧不慌不忙地解释起来:“长姐,其实这都是我的主意啊!”
“我寻思着,与其费尽心思去找一个可能遭受欺凌、处处受制的小宫女,倒不如挑选一个能够掌控得了的宫女,让她成为皇上的嫔妃,如此一来岂不是更为妥当吗?”
“况且,相较于那些身份低微、地位卑微的小宫女而言,丹珠显然更值得信赖一些。”
然而,甄嬛心中仍旧存有疑虑,不禁追问:“那么,对于丹珠的家庭身世,你是否做过详尽的调查呢?如此安排当真稳妥无虞吗?”
面对甄嬛的连连发问,浣碧心生些许不满,但仍强压情绪回应着:“长姐尽管安心便是,关于丹珠的身世来历,我自是心知肚明。”
紧接着,她又补充:“再者,丹珠的亲人皆已离世,世上再无人能够给予她援助或支持,所以她决计不会背弃于我。”
言罢,浣碧脸上流露出十足的自信与笃定。
甄嬛闻此话语,暗自嗔怪浣碧愚笨至极,心想:难道就因为丹珠伺候过她,便能毫无保留地予以信任么?”
“这简直荒唐可笑到了极点!”
要知道,宫中的女子大多出身于包衣之家,一旦有幸承蒙皇上恩宠,难保不会滋生出勃勃野心来。
这种事情在宫中可谓屡见不鲜,比比皆是,只可惜如今自身身陷冷宫,实在无能为力。
此时此刻,甄嬛唯有将全部期望寄托于丹珠身上,期盼她能知恩图报,莫负自己与浣碧的一番深情厚谊。
紧接着,甄嬛再次开口:“既然,你这般信任丹珠,那就告知于她吧!”
“近期就可以着手执行咱们的计划了,我担心拖延下去会节外生枝、变数横生啊!”
“长姐所言极是,妹妹自会办妥。”
浣碧应承着回答完甄嬛后,转身返回景阳宫时,马不停蹄地派遣人手前去给丹珠传递口信。
其实,并非浣碧不愿亲自营救甄远道,实在是当下的她心有余而力不足!
自从那张曾经美丽的面容不在之后,她已然失去了雍正的恩宠。
更糟糕的是,雍正还明令禁止她踏入养心殿半步,面对这样的困境,她真的是束手无策。
夕阳西下,夜幕逐渐降临之际,丹珠结束了在养心殿的侍奉,回到了钟粹宫。
一直在旁侍奉的宫女杏儿见主子归来,赶忙迎上前去,并把浣碧送来的消息一五一十地禀报给了丹珠。
此刻的丹珠早已不是原来那个丹珠了,因为她的灵魂已经被取代。
于是乎,她只能顺从脑海深处不断传来的指令,面不改色地对杏儿吩咐:“事不宜迟,你速速前往景阳宫走一趟,将此事转达给何常在知晓。”
“记住,最多不过三天时间,本小主定会想方设法将皇上引诱至冷宫附近。”
待到浣碧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即马不停蹄地将其转达给了甄嬛。
自甄嬛踏入冷宫那一刻起,她的生活起居,方方面面都需要依靠银两来疏通。
好在,她昔日受宠之时积攒下了颇为可观的财物。
再加上当初甄远道也想方设法托人送进宫中的银钱,使得甄嬛即便身处冷宫之中,日子过得倒也还算顺遂。
而苏蓁蓁这边,倒也并未存着趁人之危、落井下石的心思。
不仅吩咐御膳房依旧如往常一般按时按量地为甄嬛供应膳食,而且对于其他方面也未多加干涉。
至于内务府那边,则完全按照惯常的规矩行事。
毕竟,在这深宫内院之中,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本就是常态。
如今,甄嬛手中所余的银钱已然所剩无几,但为了维持自己的体面。
她还是咬了咬牙,从为数不多的积蓄中取出整整一百六十两银子交给了浣碧。
并叮嘱她务必拿着这些银两去内务府打点一番,好让他们能够继续帮忙采购一些滋养肌肤的珍贵药膏。
此外,还要顺带制作两套合身的衣裳。
浣碧自从容颜尽毁之后,内心深处对于宫中的太医们已然失去了信任。
恰好在此时,内务府传来消息,即将派遣一批宫人出宫去采购物品。
于是,浣碧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个机会,顺便打点这些宫人帮忙带回一些具有养颜功效的珍贵药膏。
浣碧到现在都没有放弃要复宠,她希望这次的药膏可以有用。
当甄嬛终于将期盼已久的药膏紧紧握在手中时,心情异常激动,难以自抑。
她心急如焚地立刻开始涂抹药膏,仿佛希望通过它来恢复自己曾经美丽的面容。
不仅如此,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重要时刻,三日之后的除夕家宴,甄嬛更是精心策划着每一个细节。
她特意嘱咐浣碧精心挑选制作出一件素雅而不失高贵气质的月白色暗纹芙蓉花氅衣。
同时,还不惜花费心思和钱财去疏通关系,打点冷宫门口的侍卫们,请他们在冷宫外的大门两侧高高悬挂起两盏红彤彤的大灯笼。
所有这一切的筹备工作,都是为了确保那个晚上能够万无一失。
甄嬛心中暗自盘算着,待到雍正在倚梅园中陷入深深的回忆与思念之时,正是她展现歌喉、吸引雍正注意的绝佳时机。
她深知,只有这样才能引起雍正的关注并重新获得他的宠爱。
至于旁人会如何看待自己如今的举动,以及可能引发的流言蜚语,甄嬛早已不再介意。
此刻,她唯一关心的便是能否成功逃离这座冰冷孤寂的冷宫,重新回到权力中心的舞台之上。
与此同时,这段日子里,苏蓁蓁一直都没有将有关乌拉那拉柔则欺骗的真相,让雍正得知。
故而,现在的雍正对于乌拉那拉柔则是有愧疚的。
尤其是,当他知晓乌拉那拉宜修的罪行后,更是对乌拉那拉柔则感到深深的悔意。
因此,就在宜修被废除没多久。
雍正就迅速下达旨意,将曾经不幸夭折的二阿哥追封为“和硕纯安亲王”。
这件事情,自然也是浣碧告知甄嬛的。
而正是因为了解到这个情况,才使得甄嬛决心推行自己精心策划的计谋。
否则,她真的难以寻觅到任何一种可行的途径,可以让她在冷宫之中与雍正近距离接触。
要知道,如果雍正事先洞悉这一切,那么毫无疑问,整个局面将会变得异常复杂棘手。
如此一来,甄嬛渴望顺利摆脱困境的美好愿景,恐怕也只能如同美丽的泡沫一般,瞬间破灭消散,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