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匆匆而去的毛泰等人,郭绍此时就显得从容多了。
此战他虽然经历的时间不长,但对唐山军的意义却非同小可。
不说从此以后能远离襄汉和中原纷争,就说从这里向西北前进,路上也比东向好走许多。
郭绍入关的第一时间,就看到这里不少地方,还有烟熏火燎的迹象,立刻命令人手寻来灭火工具,防止火焰继续蔓延。
彻底占领南武关后,郭绍马上联络后退的大军尽快赶到,还派出不少斥候立刻向西搜寻,并探明金阳县城的虚实。
在关外耽误了好几天,想必金阳县已经得知自己攻来的消息,也不知他们会如何应对?
事实上,金阳县城得到消息,比他所预料的还要早,甚至已经整备完乡勇,迅速前来支援了。
只是没想到南武关会破得这么快,他们刚刚走至半途,就遇上了毛泰等人。
一番交流过后,乡勇们大骇,立刻调转方向,退回金阳县城去了。
郭绍并没在南武关多做停留,四万大军尚未完全入关,他就带着先入关的一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奔金阳。
时间紧迫,能尽快赶到关中,就能抢先把握时机。
范伯文、皇甫观等人,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若是自己动作迟缓,待他们分出高低后,必然会来截击自己。
若是那个时候,唐山军依旧没能到达蓝州的话,再想轻松进入关中,恐怕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了。
而自己数日之间就拿下南武关,定然会出乎他们预料,这就是战机!
趁着他们反应不及之时,尽快向前挺进,想必定能消除不少沿途官军的抵抗意念。
正是秉着这样的进军思路,郭绍在途中很少停留。
仅仅只在荒野间休息了一夜,就在第二天一早,再次向着金阳县城的方向急奔而去。
金阳是商州下辖的一个山区小县,全县人口只有两万余人,距离南武关不过五十余里。
县令乃是郭绍本家,姓郭名博通,不是科举出身。
郭绍带领大军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兵临金阳城下。
可惜郭县令没给面子,没来得及跟郭绍碰个面,昨天就带着家人仓促逃往商州了,跟他一起的,还有不少金阳县里的世族富户。
郭绍进城的时候,既没有百姓箪食壶浆,也没有人们愿意夹道欢迎。
有的只是家家户户关门落锁,大街上空无一人,仿若进入了一座鬼城。
郭绍却并未在意这些,他攻淮州、唐州的时候,那情形并不比这里好多少,甚至还要更糟。
毕竟这里没有多少了解他根底的人,与其说这里的人仇恨他,害怕他,不如说是自己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耽误了他们不少事情。
对此,郭绍只能深感抱歉,却并不想改,说实话,他甚至有些喜欢这种独属于胜利者的感觉了。
说起来,金阳县城还不错,依山傍水的,这里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属于关中地区了。
跟之前在襄汉地区的时候不同,郭绍把这里当做是自己的地盘。
虽然他也知道自己在这里,根本不可能待多长时间,但是他还是希望这里的百姓,能服从自己的统治,早日恢复静谧的日常生活。
为此,他在入城的第一时间,就四处张贴安民告示,并以此来通知全城百姓,唐山军是为民做主的有为义军,并非朝廷所宣扬的贼寇乱匪。
不管他们信不信,郭绍都要做出这个姿态出来。
一直以来,唐山军的养兵手段过于粗暴,军需绝大部分都是搜刮世族和富户所得。
除了内政司外,几乎很少征集底层百姓的税款。
但如今的情况跟以往相差极大,因为有群山阻隔,不用再担心朝廷大军会突然而至,行事也就不必如往常那般直接暴烈了。
虽然今天自己才刚刚入城,城里百姓也不认可自己,但郭绍相信,只要自己一直保持着胜利者的地位,他们早晚会臣服下来。
对于那些有骨气的,或始终忠于大罗朝廷的“正人君子”,郭绍不介意让他们一个个彻底消失。
是夜,郭绍没有住在金阳县衙,而是仍然居于军帐之内。
他也并未如同预想中那样,能够轻易入眠。
各种奇奇怪怪的思绪,扰得他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怎么也睡不着。
最后一时火气,他猛地从床铺上起身,一把掀开薄毯,披上衣服,也没叫张钝初和冯效忠,就这么悄悄出了自己的军帐。
刚走到外边,就迎头遇到了正在值守的韩铁牛。
这个时至今日还不满二十的高壮青年,也就比绍义大了二三岁,但无论是体形还是心智,都要比绍义高过不少。
也许是少年时代的磨砺,让他身上多了一份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自从加入唐山军,他就一直不声不响地做事,尤其是到了郭绍身边后,更是始终勤勤恳恳的,既不争功,也不骄纵,郭绍对他很放心。
韩铁牛见到郭绍出帐,立刻快步跑过来道:“将军,可是有什么吩咐?”
郭绍看着他,微笑道:“没有,就是睡不着,想出来走走。铁牛,今天是你值夜?”
“回将军,是俺和冯副统领,俺们商量好了,俺值前半夜,他值后半夜。”
郭绍点点头,抬手摸了摸他身上穿的甲胄,又捏了捏他的臂膀,最后笑呵呵地用拳头捶了捶他的前胸。
“好家伙,越来越壮了!我听说你时常在下值后独自练习骑马,怎么,不想在我身边待着了?”
韩铁牛憨憨一笑,“不是,正是因为想在将军身边待下去,所以我才求着贺统领来着。”
“哦,这是为何呀?你之前不是不乐意骑马吗?我记得刚开始的时候,你可是在骑兵队出了不少糗事呢!哈哈……”
“这个……”韩铁牛也想起当初的笨拙模样,也笑了起来。
“俺脑子笨,学东西慢,但俺听袁先生说,以后到了关中,就要骑着战马打仗了,连将军都无法例外。
他提醒俺,若是以后还想继续跟在将军身边,一定要先把骑马学会,要不然就只能老老实实当一个小兵了。”
郭绍一怔,不由对袁向庵的心思更多了一层认识。
此人果然心细!
自己从未在众人面前,流露出对韩铁牛有多么高的器重,但没想到他却早有觉察,不得不说,眼光确实可以。
今天他所思所想,其中之一就是唐山军的具体建设问题。
骑兵营对一支军队的重要性,他其实很清楚,只是襄汉地区战马不多,逼得他不得不将重点放到步兵身上。
目前唐山军有十五个步兵营,每营2000人左右,加上骑兵营,亲卫营,弓弩营等,一共四万余人。
若是再加上辎重营、医护营以及内政部门,人数更是翻了一倍。
自己总是关注那四万多战兵,好像却忽略了其他一些辅助部门的感受,想想真是不应该。
亏得自己还是从前世穿越过来的,怎么好像忘了打仗就是打后勤这个道理呢?
后勤的钱粮固然重要,但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也是迅速提升唐山军战力的重要一环。
在这一点上,多亏了老崔的辛勤操劳,若是没有他,只怕唐山军绝对发展不了这么快!
这次出征,广义上来算,已经可以号称十万大军了,如果能够合理利用,想必更能为攻占关中,增添不少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