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紧张,她的声量也不自觉地拔高——
“不用了!”
见众人望过去,她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反应有些过激,只能讪讪地开口道:
“多谢夫人,小女只是闹肚子,我这就让人送她回去。”
说着,狠狠瞪了一眼李静姝的随行婢女,“还不快陪小姐去换身衣服。”
“是。”
婢女同样急得直冒冷汗,刚要扶李静姝离开,却听秦绵淡淡地开口道:
“且慢。”
李夫人脸色微变,眉头微拧地看向秦绵,面露难色,“国公夫人……”
“今日老太君的寿宴是由本夫人一手操办的,李小姐在我府中吃坏了肚子,那本夫人定是要负责到底的,如若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让令千金回去了,这路上若是出点什么事,我们国公府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秦绵漫不经心道,这边已经吩咐下人去喊府医了。
“李夫人,还是让府医给令千金看看比较妥当。”
李夫人急得直冒冷汗,不停地摆手拒绝。
可偏偏李静姝依然狂吐不止,没有要停止的意思,李夫人气得脸都黑了。
魏沅箬抿唇,压着上翘的嘴角和眸底的冷色。
没有人注意到她刚才动的手脚,自然也不知道李静姝这狂吐不止是人为的。
想要止住,当然只能等府医来了。
“是啊,李夫人,你瞧令千金这副模样,怎可就此离去,最起码,得让府医过来替她止吐吧。”
一些看戏的贵妇们也开始你一言我一语起来。
“我瞧李小姐这脸色属实不好看,就这么回去,路上要是出了什么事这可怎好?”
“李夫人,人命关天,若真是吃坏了肚子可不是小事。”
“……”
李夫人见说话的人越来越多,她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她求助般地看向男宾区坐着的兵部尚书李肇,见李肇同样铁青着脸,额头上青筋凸起,显然气得不轻。
可偏偏,眼下这个处境,他却什么都不能做。
“李夫人,令千金毕竟是在我国公府吃坏了肚子,那就是我国公府的责任,李夫人几次三番拒绝,是想陷本夫人于不义吗?”
秦绵语气慵懒地开口,可眼神确实犀利无比,容不得李夫人有半点置否的余地。
“不,不,国公夫人您言重了,我只是觉得,小女这番情况只是小事,我们带回去自己找大夫就行了,不敢劳烦您,又怕坏了大家的兴致。”
“兴致不兴致的,哪有人命重要,只是让大夫给令千金稍稍做个检查罢了,真要是没事那自然最好,若真出事,也能及时治疗,以免错过了时机。”
秦绵的话刚说完,下人已经把府医给带来了。
李夫人整张脸都白了,大脑飞速运转着,想要找借口拒绝。
此时,魏沅箬将盘中最后一块糕点缓缓用完,用边上备着的湿棉布轻轻拭了拭嘴角,视线落在男宾区。
裴烨的脸色同样煞白,放在矮桌上的手用力攥紧拳头,双眼紧紧地盯着李静姝。
眼底除了惊慌和恐惧,丝毫没有半点对李静姝的担忧和疼惜。
更甚者,他是在害怕一旦李静姝跟他珠胎暗结的事被当众揭发,他又会被御史弹劾到皇帝跟前。
魏沅箬幸灾乐祸地挑了一下眉,而后从他身上收回目光。
府医刚一到,李静姝正好止住了呕吐,见府医过来给她把脉,她吓得连连后退,慌乱摇头拒绝道:
“我没事,不用把脉了,我没……呕……”
李静姝的话还没说完,又吐了出来。
魏沅箬悄悄擦了擦手指,装作无事发生。
只淡淡地看着李静姝再一次狂吐不止。
“李小姐为何这般害怕就医,莫不是有什么隐疾不便为外人知晓?”
李静姝刚要说话,可勉强压住的呕吐劲又冲了上来。
魏沅箬继续道:
“大家都知道,李小姐不日就要入我侯府为侯爷平妻,侯府如今就昭儿一个孩子,李小姐嫁给侯爷后,自然是要为侯爷开枝散叶的”
“毕竟,老夫人一直嫌弃我商户出身,昭儿也觉得流着我这位商户母亲低贱的血侮辱了侯府的门第,只盼着李小姐能为侯爷诞下高贵的血脉。”
“若是李小姐身患隐疾,即便我和侯爷答应让妹妹进门,怕是老夫人也是不愿意的。”
魏沅箬一副为侯府着想的模样,让人挑不出一丝的错。
哪家高门大户愿意娶一个病秧子进门啊,更何况李氏天天自诩自家儿子是天潢贵胄,谁都配不上她儿子。
而眼下李静姝狂吐不止,这程度比害喜的孕妇更加严重,指不定还真有什么病。
“今日有这么多人在,李小姐若不让府医给你诊治好证明你无恙,万一外头传出什么对你不好的风言风语,想来李小姐也不愿意面临这样的处境吧?”
魏沅箬都这样说了,李静姝再拒绝,那就是从侧面验证了她患有“隐疾”的猜测。
总之,此刻的李静姝被魏沅箬这句话,直接架在了火上烤,进退两难。
李夫人气得嘴都歪了,看魏沅箬的眼神都仿佛淬了毒,恨不得从魏沅箬的脸上撕下一片肉来。
魏沅箬却假装没看懂李夫人的眼神,对上她的视线时,她端起酒杯,遥遥地对她敬了敬。
李夫人的嘴又一次被气歪了。
对面男宾区,萧胤看着魏沅箬那些细微的小动作,不动声色地挑了挑眉。
她打在李静姝内关穴上的三粒花生米,尽管动作不大,并不被人察觉,偏偏尽数落入他眼中。
李静姝如此狂吐不止,想来打在内关穴上的力道不轻。
如此快狠准的手法,没有一定的武功和内力造诣,是根本做不到的。
萧胤微眯起双眼,若有所思地看着此刻魏沅箬那张事不关己的脸,墨色的眸底,凝起一抹深色。
这个魏沅箬,可真是藏了不少秘密。
“侯夫人说得极是,所谓人言可畏,李夫人李小姐也不想在外被人议论吧,既然府医已经到了,便让府医好好诊断一番。”
镇国公世子夫人崔氏也趁机开口道,“即是在我国公府出的事,国公府没有坐视不理的道理。”
说着,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府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