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与赵国之间的仇怨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的历史纠葛。自从那场惨烈无比的长平之战过后,赵国的国力遭受重创,元气大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衰弱之境。而燕国则一直在暗中观察着赵国的动态,犹如一头伺机而动的饿狼,时刻准备对这只受伤的猛虎发起致命一击。
尽管燕国位列战国七雄之中,但实际上它在各国中的实力长期处于较弱的地位。因此,燕国迫切希望能够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趁着赵国虚弱之时,一举夺取几座重要的城池,从而迅速扩大自身的领土和势力范围,提升在诸国中的威望和地位。
就在这样一个微妙的时机,秦国的使臣悄然抵达了燕国。这位使臣几乎毫不费力地说服了燕王下达诏令,大规模集结军队进攻赵国。于是,六十万燕军在两位燕国将领粟腹和卿秦的统率下,浩浩荡荡地分别朝着赵国的鄗邑和代地进发。其中,栗腹率领着四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直扑鄗邑,卿秦则统领二十万兵力杀向代地。
由于长平之战期间,赵国不得不大量征调原本负责守卫边境的精锐士卒投入战斗,导致边境地区的防御力量变得相对薄弱。正因如此,燕国的军队在进攻途中并未遭遇太多顽强抵抗,进展异常顺利。没过多久,赵国的鄗邑和代地相继沦陷,落入了燕国之手。
此刻,位于赵国王宫之内,气氛凝重而紧张。赵王正与一众朝臣紧急商议着攻打秦国的事宜。宫殿内,廉颇、赵胜等赵国的重臣们围绕着一幅巨大的舆图,神情严肃地探讨着攻秦的详细战略部署。他们深知此次行动关系到赵国的兴衰,必须慎之又慎,制定出最为周详的计划。
然而,就在众人全神贯注地商讨之时,突然间,一名寺人气喘吁吁地快步冲进大殿。只见他面色苍白,神色慌张,一路小跑至大殿中央,然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伏地不起。
“报!大王,东境传来急报!”
“速呈上来!”
只见赵王心急如焚地迅速打开那卷竹简,他的目光急切地扫过上面的文字,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如同被乌云笼罩一般,逐渐变得铁青起来。突然间,他怒不可遏地用力将手中的战报狠狠地扔向地面,愤怒的声音响彻整个宫殿:
“小小燕国!竟敢趁火打劫,攻打我赵国东境!真是岂有此理!”
赵胜听到赵王的怒吼声,心头不禁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急忙快步走到被扔在地上的竹简旁,小心翼翼地捡了起来。展开战报后,赵胜快速浏览着上面的内容,越看越是心惊胆战。当他读完之后,面色凝重地对赵王说道:
“燕国粟腹率军四十万直扑鄗邑,而卿秦则率领二十万大军攻向代地。”
“鄗邑!代地!这可是我赵国将士们浴血奋战、拼死拼活才夺下来的土地!”
赵王气得浑身发抖,双眼圆睁,大声咆哮道,“绝对不能让燕国这群贼寇得逞!”
此时,廉颇挺身而出,抱拳施礼,慷慨激昂地说道:“大王!末将恳请大王赐予末将兵权,让末将率领大军赶赴代地和鄗邑,痛击燕军!”
赵王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连忙问道:
“廉颇将军,不知你对此战可有具体的谋划?”
廉颇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大王,微臣认为可派遣乐乘将军率领军队前往阻击卿秦所部。以乐乘将军的卓越军事才能,只需五万将士便可将卿秦率领的二十万燕军死死地阻击在代地,使其无法前进一步。”
“至于鄗邑方向,微臣愿亲自率领十万至二十万大军火速驰援。微臣在此立下军令状,如果此次出征不能取得重大胜利,微臣甘愿以身殉国!”说罢,廉颇双膝跪地,双手高举过头,静候赵王下达诏令。
“叔父,我赵国现在还有多少可征调的兵马?”,赵王转头问向赵胜
“回禀大王!经过详细清查,目前除却边境守城以及那些尚未训练成熟、还未能正式成军的士卒之外,我赵国尚存三万可战之兵。然而,若是想要达成廉颇将军方才所说的十万乃至二十万大军规模,就唯有从西境抽调部分兵马前来支援一途了!”赵胜微微皱眉,双手抱拳,向着赵王恭恭敬敬地禀报着当前局势。
听到这话,赵王不禁面露难色,不甘地追问道:
“西境?那我们对秦国的进攻计划该如何实施呢?难道就此放弃不成?”
赵胜深吸一口气,面色凝重地解释道:
“我的大王啊!如今燕国已然举兵来犯,形势危急万分。此时此刻,再去考虑攻秦之事,已是全然不可能之举。更何况,眼下邯郸城内早已流言四起,到处都在传言秦国意欲与燕国联手,对我赵国形成东西夹击之势。一旦那如虎似狼般凶猛的秦军果真出兵,我赵国必将陷入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困境之中!如此一来,赵国便危在旦夕了!”
赵王闻言,不由得大惊失色,猛地站起身来,惊叫道:
“什么!秦国竟然也要攻打我国!这消息是否属实?”
赵胜连忙躬身行礼,宽慰道:
“大王息怒,目前此乃仅止于邯郸城内的坊间传闻而已,尚且没有确凿无疑的迹象能够表明秦国有攻打我赵国的具体行动计划。”
稍作停顿之后,他又紧接着补充道:
“不过,大王明鉴,对于此事咱们绝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倘若秦国当真悍然出兵,那我赵国可就真的是岌岌可危了!”赵胜急切地说道。
赵王沉思片刻后,道:
“廉颇将军就如你所言,先从西境调十万大军,组成十三万大军,由廉颇将军统帅驰援鄗邑,夺回失地”。
“叔父,对于秦国你心中可有谋划!”,赵王转头盯向赵胜
“大王,微臣请命,由微臣带着那嬴异人的夫人和孩子,亲自赴往咸阳,与秦国签订盟约,以绝后患!”,赵胜拱手道。
“就依叔父所言,不过叔父,还请叔父在秦之时时刻关注赵燕之战,若我赵国大胜,叔父万万不可与那虎狼之秦签订盟约,我赵国与那虎狼之秦之间的血仇,寡人不能不报!”,赵王咬牙切齿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