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昭轻飘飘的话语,非但没有起到让澹台玉静心的效果,反而是如同火上浇油一般,让澹台玉对他怒目而视。
澹台玉蔚蓝色的眸子盛满了怒意,胸口剧烈的起伏着。
他快忍不住了!娘也,这小子好贱!
白昭见澹台玉一副马上就要爆发的样子,非但没觉得害怕,反而觉得。
“这澹台玉怎么越看越眉清目秀啊?”
一个男人眉清目秀?白昭觉得自己审美可能出问题了。
可是这澹台玉生气的样子真的美如画啊,真不怪他!
蔚蓝色宛若蕴藏着星辰大海的眸子直直的盯着白昭,略显秀气的眉头紧蹙,白瓷脸蛋上因为愤怒而挂着两抹红霞,紧紧抿着的红唇看上去让人食指大动……
“我弯了?”
白昭脑袋中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随即意识到不对劲的他猛的甩了甩头。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本世子不可能喜欢男人,本世子没错,错的只能是澹台玉!这男人长得太娘,不怪我!”
给自己找好借口的白昭心安理得的继续肆无忌惮的在澹台玉脸上瞄来瞄去。
但是澹台玉眼瞅着要爆发了,真闹的难看,他也不好收场,况且乾皇刚也让他重新作首诗,白昭只好一本正经的开口道:
“太子殿下既然觉得刚才那首诗不太行,那本世子现在重新来一首,就由你来命题,本世子来作。
若是三息之内作不出,或者你不满意,那便算本世子输!如何?”
白昭认真了。
刚把柏松涛戏耍了一番,现在该办正事了。
早点搞定,早点收工回府休息,三天没有合眼的他实在有些困了。
先不说澹台玉是何反应,他身后的许麟嘉和炎国众人反正是惊掉了下巴,不敢相信白昭居然能狂妄到这种地步。
居然敢把命题权交到澹台玉手上!
如果他们采访一下姜鸿君和卫铮,那应该就不奇怪了,常规操作罢了,大惊小怪。
大乾一方众人对比炎国好不到哪去。
“这……,白世子是否太过自信了啊?”
“就是,怎么可以把命题权交给敌人呢?实在是大意啊!”
…………
这些话是还知道站在乾国立场上的人所说,大多是担忧澹台玉命题太难。
“呵呵,狂妄的小子,不知道天高地厚!”
“如此这般自大,果然是天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老夫就看你怎么死!”
………………
这些是敌视白昭的人所说,比如那个猴屁股老头。
“这小子失心疯了?是真有恃无恐还是虚张声势?这一个弄不好,可就下不来台了啊!”
乾皇此时心里都犯嘀咕了。
他对于白昭是有信心的,但毕竟不可能猜到白昭脑子里可是有着上下五千年智慧结晶的!
对于白昭这小子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举动,他也没底了,已经在琢磨待会白昭玩砸了,怎么才能最大程度保全乾国颜面。
要说在场众人,谁最不担心?
那除了春桃白昭不提之外,只有陈淑仪和姜明珠了。
就连亲眼见过白昭为女儿随手作诗,出口便是千古名句的陈威,都没有自家女儿那么强的信心。
陈淑仪经过上次白昭同卫铮斗诗之后,对白昭的才华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你不修学问,见白昭如井中蛙观天上月。你若饱读诗书,见他如一粒蜉蝣见青天!”
这就是她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什么大炎诗仙,她这几日搜集过澹台玉的诗作。
老实说,水平也是很高了,但在她眼里,远逊于自家未来夫君。
嗯,陈淑仪已经被白昭的才华征服了,盲目崇拜!
就是不知白昭若是知道了,会作何感想。
大概率会感叹一句:“我这该死的,无法掩盖的魅力与才华啊!”
但是才华这种东西,不但斩女,还斩男。
等吸引到姜伯贤的注意时,白昭就老实了!
可惜此时的他还啥都不知道呢……
姜明珠嘛,没啥好说的。
她对白昭有信心,完全是因为她觉得白昭虽然人是可恶了些,但是真的好有趣。
那日在城墙上作的那首诗,她也悄悄问过姜无双,而姜无双的评价很高!
称此诗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佳作,还迫切的问她出处,是何人所作?
姜明珠下意识不想让姜无双知道这诗是白昭写给她的。
反正是在她面前写的,又没别人,那就是她的!别管!
然后她就胡乱说是听别人提起过,具体是谁给忘了,搪塞糊弄了过去。
姜明珠虽然不喜欢这个皇姐,经常和她斗,但是对姜无双的才学还是服气的,学问这个东西她没有,对姜无双没得黑。
这个才情让她羡慕的皇姐都如此评价白昭作的诗,她立场又倾向于白昭,自然对白昭有信心!
不但如此,生性骄傲的她反而觉得白昭此时自信的表情,神采飞扬,简直太对她胃口了好吗?就该这样!
两方人马纷纷扰扰的议论对于此时的澹台玉毫无影响。
什么!这白昭怎敢如此?”
澹台玉此时心里只有这么一个念头。
听到白昭自信的把命题权交给他的澹台玉心湖泛起巨浪。
满心的怒火全部化作了惊讶。
不是他没见识,哪怕自视甚高如他,也不敢夸下如此海口啊?!
真以为自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什么都通,什么都会?把命题权交由自己手上,真就这么自信?
他才不信呢!
不知道白昭是真胸有成竹还是故意把难度抬高,待会好扯皮的澹台玉,决定直接上强度,一试便知,反正是白昭要求的。
“好!既然白世子如此要求,那孤就却之不恭了,白世子请听题!
孤之前在炎国便听说这长安附近有座玉兰山,上有古人留下的长城一截。
孤自幼向往古人铸造长城以抵御异族入侵的壮举,只可惜炎国境内并无长城遗址。
孤来长安才不过几日,还未曾有时间实地瞻仰一番。不若世子殿下就以这玉兰山上的长城为题,为孤介绍一番?”
澹台玉毫不拖泥带水,直接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