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明军弗朗机炮射出的一斤实心铁弹,与明军打过无数次交道的豪格,马上命令骑兵向四周散开,并加快向前的冲刺速度。
在距离明军军阵只有一百步的距离时,镶黄旗的骑兵们纷纷张弓搭箭,朝明军射来密密麻麻的轻箭。
面对抛射而来的建奴轻箭,作为战场老手的杨国栋,马上命令旗手举起举盾防守的命令。
原先的登莱标兵营老兵能够做到如臂使指,在杨国栋的旗令下达时,他们立马做好了防守的准备。
但新招募不久的新军,不仅整体反应速度慢了半拍,还出现了少数不知所措的士兵。
而这些反应慢且不知所措的新兵,不少人都成了建奴三轮轻箭下的亡魂。
战场的容错率都是靠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填出来的,而只有经历过战场厮杀,这些新兵才能在生死考验下,取得极快的成长。
豪格在自己的军队抛射完三轮轻箭后,立马命令骑兵向明军方阵的两侧绕回。
他此行目的主要是为了试探明军战力的,可不是冲阵的。
虽然骑兵面对步兵有天然的机动优势,但前提条件是双方大军都能跑起来,而且人数不能相差太大。
现在明军的人数是他的十倍,而且早就列阵相待,要是再往前冲阵,那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明军的军阵前面不仅有火炮,还有一整排的车阵,就算他的骑兵人数再加上几倍,也很难冲破。
更何况,待他们冲进军阵后,明军火炮射出的将不再是一整颗的一斤重实心铅弹,而会是密密麻麻一钱左右的霰弹。
霰弹对他们骑兵的杀伤力可比实心铅弹大多了,而且冲击力也要比弓箭大。
看着正前方向自己两侧逃离的建奴大军,杨国栋也不是什么战场菜鸟,更不是从没有与建奴打过交道的内地将领,自然明白豪格所率领的一千多骑兵只是过来试探他的先锋。
所以,当镶黄旗骑兵向两侧逃离时,杨国栋不为所动地继续坚守军阵,任由镶黄旗的骑兵逃离。
虽然他的阵中也有骑兵,但数量却非常的少,也就只有两三百匹当做哨探与将领骑乘所用,而且战马的质量也远远不及建奴的良驹。
更何况不远处还有近五千的建奴骑兵,他就更不敢将军阵派出去追击逃跑的镶黄旗兵马。
朝廷给他的军令是在建奴大军入寇朝鲜时,守住平壤城即可。
要是建奴从汉城返回,倒是可以派出少量军队袭扰他们押运粮草财物的辎重队。
总之一句话,平壤城在人在,要是平壤丢了,杨国栋将会被押回大明受审,弃城失地,一个斩首的下场肯定跑不了。
而且大明的刑罚又喜欢搞连坐,到时候他的家人将肯定会受到牵连。
要是战死平壤,平壤城最终还是丢失,他本人会受到追赠,家人不仅不会受到牵连,还可能因他的殉国受到巨大的恩荫,家乡还会为他树立忠节牌坊,并写进地方志。
所以,别看杨国栋远在他国不受朝廷节制,但实际行动却被朝廷拿捏得死死的!
经过豪格这么一试探,阿济格等建奴一众高层便大概知道了杨国栋两营兵马的大概战力。
直接攻打是不可能攻打的,或许最终能打赢,但肯定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虽然其中一部分军队看起来像是新兵蛋子,但他们躲在乌龟壳里面,要是不出来,一时间将很难破阵。
站在平壤西城门城头的平安道观察使沈器远,看着登莱军轻而易举地挡住了建奴的首次进攻,他心里的担忧与害怕顿时少了大半。
之前看到登莱军中有一半是新招募的农民,沈器远的心里一直就很担忧,生怕建奴的突然出现,将这支登莱军给击溃了。
要是登莱军都无法阻挡建奴的脚步,那他们朝鲜的军队就更是不堪一击了,能否守住平壤城都是个未知数。
好在杨国栋的军队看起来很稳固,建奴也一直在远处停滞不前。
在昨日的时候,他就已经将建奴入寇朝鲜的消息传回了汉城,也不知道大王他们有没有转移到江华岛和南汉山城。
真希望杨国栋的军队能将建奴直接赶回辽东,这样朝鲜不仅平安了,他沈器远也将会立了大功一件。
“阿济格,看来这两营明狗的战力不弱,而且紧守阵地没有派出军队去追击镶黄旗,我们一时之间将会很难击溃他们,我们是否要留下来继续与他们死磕,还是跳过他们直接进攻汉城?”
面对济尔哈朗的问询,阿济格内心稍作犹豫后,沉声答道:“我们跳过去,也跳过开城,直接去打汉城,逼迫李倧投降!”
一旁的岳讬附和道:“阿济格,本就该如此,我们人少,而且军中缺粮,就该跳过难啃的骨头,直插朝鲜的核心,逼迫李倧将粮草交出来!”
这次黄台吉之所以任命与自己不太对付的阿济格为主将,而不是作为镶红旗旗主的岳讬和镶黄旗旗主豪格,也不是他的狗腿子济尔哈朗,里面充分显现了他的帝王心术。
让阿济格充当主帅,能够进一步拉拢实力最强的两百旗,而将济尔哈朗、岳讬和豪格等忠实于他的人辅佐阿济格的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监视作用。
要是阿济格作妖,或学阿敏一样想自立朝鲜,济尔哈朗、岳讬与豪格能够立即将他拿下。
此外,要是此次东征朝鲜不顺,那他黄台吉将能够借此由头继续惩治与削弱两白旗,如可以将阿济格麾下的牛禄划到两黄旗的名下。
面对黄台吉城府极深的安排,阿济格这个政治上的白痴自然是看不出来的,被黄台吉任命为征东将军,他还一直以为是因为自己的能力非常强。
虽然他的一母同胞多尔衮看出了黄台吉的居心不良,但他却没有提醒阿济格这个正与他几乎水火不容的兄长。
自从怀安之战失利被黄台吉罚了三个牛禄给多尔衮后,无法对黄台吉撒气的阿济格,便将怨气全都撒在了两次从他身上得到巨大便宜的多尔衮身上。
多尔衮虽然知道这是黄台吉离间他们三兄弟的把戏,但他就是无法说服阿济格这头倔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黄台吉一次又一次地“强奸”他们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