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蓉自嫁入陈府,谨遵闺训,朝乾夕惕,每日晨昏定省,尽显晚辈恪尽孝道之风范。
其余闲暇时日,多半在凝光院内,或研习书法之道;亦或飞针走线,专注于女红针黹,精研刺绣技艺。
倘若婆母因外出办事,分身乏术,难以料理府内繁杂庶务之际,肖玉凤便交由苏婉蓉掌事理家,操持府中事务4。
她心思缜密且剔透玲珑,加之在苏府时,母亲言传身教,悉心提点,常安排她历练于府务诸多事务,故而日积月累,面对各类事务的处置皆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婆母肖玉凤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对她的贤能之举颇为赏识,暗自心中思量,待她日后顺遂诞下子嗣,为陈家绵延血脉,此后这府内一应大小事务,便可全然放心托付于她。届时,自己亦能悠然自得地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安度晚年。
维君自铁匠铺归府之后,未作丝毫停歇,脚下生风,朝着嫂子苏婉蓉所居凝光院快步疾行而去。才踏入院门,尚未立定脚跟,便急切开口问道:“嫂子,听闻太子妃尚有一位胞妹,只是此前我多次参与京中各类宴会,诸多名门闺秀皆有照面,缘何独独未曾得见此人?”
苏婉蓉抬眸瞧见维君身着男装,一副风风火火的模样,不禁浅笑,抬手轻点维君的额头,娇嗔道:“三妹,你又偷偷溜出去闲逛了,这要是撞见母亲,她定是要责罚你的。”
言罢,她即刻差遣丫鬟星屿前往铭香院取来一套维君平日里所穿的衣裙,又吩咐星湖手脚麻利地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茗,递于维君手上。
这才缓缓开口说道:“三妹你入京时日较晚,有所不知。太子妃乃是恒顺侯府的小姐,那俞侯爷曾领兵出征高丽,立下赫赫战功,凯旋归朝之后,便毅然交还兵权,自此在府中做了个富贵闲人。俞侯爷的同胞弟弟彼时在京中任通政司通政使,极得皇帝的倚重与信任。后来,原湖南巡抚洪大人因贪赃枉法之事东窗事发,遭革职查办,皇上便将俞侯爷胞弟俞刚大人委派至湖南,接任巡抚一职,侯府二房一大家子也都随之远赴湖南赴任。正因如此,你从未见过那二房家的小姐俞瑶。这俞瑶在京之时便有些自视甚高,平日里轻易不将旁人放在眼里,三妹你日后若是碰上,切莫去招惹她。”
她顿了顿,柳眉微蹙,又添了几句,“这俞瑶,心眼忒小,在京时,左副都御史家小姐不过与她于宴会之上为作诗一事稍有争辩,未几,俞瑶竟狠心将那小姐推落湖中。寒冬腊月啊,湖水冰冷刺骨,所幸救得及时,那御史家小姐也在床上足足躺了半月有余方能下地行走。经此一事,京中诸多小姐皆对她避之不及,不愿与她再有瓜葛。”
维君一脸沮丧,小手紧攥着茶盏,一下又一下地摩挲着,小嘴撅得老高,嗫嚅道:“嫂子,我今日已经得罪了她。” 维君脑袋耷拉着,又接着嘟囔,“当时我身着男装,料想她应是不识得我。况且本就是她先出言奚落于我,我一时气不过,才跟她动了手。”
婉蓉轻轻抬手,温柔地抚着维君的发顶,缓声道:“我曾听母亲提及,俞瑶如今已届婚嫁之龄,听闻是与内阁学士林大人的二公子缔结秦晋之好,说来也巧,那林大人的妹妹,正是你大姐姐的婆母广宁侯夫人,往后两家保不齐会有些往来。往后你若再遇见她,尽量避开些,如此,想来应是相安无事地。”
维君黛眉轻挑,粉拳紧握,气愤说道:“我才不怕那俞瑶报复!虽说她骄纵惯了,行事狠辣,可我又岂是那等任人拿捏的柔弱娇花?即便她有诸多手段,我也不惧,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言罢,维君下巴微微扬起,透着一股倔强。
恰于此刻,星屿手捧维君的衣裳,迈入房内。她微微屈膝,朝着维君行了一礼,随后低语道:“三小姐,还请您快些换了这身衣衫,速速赶往磬安院。适才听闻您房里的玉兰姑娘说起,主母已然回府,此刻正在府中四处找寻您呢。”
维君闻得此言,手脚甚是麻利,三两下便换好了衣裙,又将那男装仔细叠放整齐,置于婉蓉房内,悄声说道:“嫂子,劳烦您帮我妥善保管。” 言罢,恰似一只灵动俏皮的小鹿,身姿轻盈,转瞬便跑得没了踪迹。
眨眼间,十余日匆匆而过,维君在府中整日无所事事,闲坐度日,只觉百般无聊,一颗心仿若被春日的微风撩拨,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府外,兴起了外出闲逛的念想。
这几日维芳孕吐极为厉害,直吐得昏天黑地,粒米难进。广宁侯夫人瞧在眼里,急在心头,嘴上急出了一圈燎泡,她向肖玉凤央求道:“若你每日得闲,不妨入侯府帮着照看照看维芳,有你这亲娘在旁,她许是能好受些,也能勉强进些吃食。”
肖玉凤对女儿本就关怀疼爱有加,听得此话,哪有不应允之理,当下便点头应了下来。自此,每日天还未大亮,她便亲自移步至厨房,悉心叮嘱厨娘精心制作维芳尚能入口的芝麻糕、梅花香饼,只因其余吃食,维芳但凡闻上一闻,便要翻江倒海,呕吐不止。
这日,肖玉凤前脚刚迈出府门,维君后脚便如同脱缰的野马,风驰电掣般迅速换好男装,怀揣着银子,偷偷摸摸溜出了府。
她心心念念记挂着孕吐严重的大姐姐,寻思着前往飘香楼探寻些姐姐能吃得下的美味佳肴。
踏入楼中,她熟门熟路地点了杏仁粥、透花糍、蜜渍豆腐、小鸡元鱼羹,这些皆是飘香楼久负盛名的招牌拿手好菜,想着大姐姐或能从中寻得几分可口滋味。
待伙计手脚麻利地装好食盒,维君爽快地付了银钱,迈着大步走出店门,于街边唤了一顶轿子,欲往广宁侯府而去。
行至半途,原本喧闹嘈杂、人来人往的街市陡然间安静得有些渗人。
维君心底顿生疑惑,玉手轻抬,掀开轿帘一角,抬眸向外望去,心中暗自思忖:这不是平民百姓聚居的中?胡同吗?当下,她拍打轿门,厉声问道:“我要去广宁侯府,此处是何地?你们又是何人?”
话音未落,只听 “砰” 的一声巨响,轿子被重重撂下。紧接着,一道婉转却透着冷意的女声悠悠传来:“你去广宁侯府所为何事?你与侯府究竟是何关系?”
维君揉了揉方才因轿子骤落而磕碰到的光洁额头,杏目圆睁,满是怒火,猛地掀开轿帘,踏出轿子,死死地盯着眼前之人,恨声说道:“好你个卑鄙小人,只会耍弄些阴私下作的手段,有能耐便与我光明正大一决高下,你一个女子,做出这等龌龊行径,也不怕损毁了自己的名声,遭人唾弃耻笑。”
俞瑶紧紧地盯着维君,寒声问道:“你究竟是何人?与广宁侯府又有何瓜葛?”
维君怒目而视,大声叱道:“我与侯府如何,与你这腌臜龌龊之人何干?”
俞瑶柳眉轻蹙,玉手轻轻一挥,冷声道:“既如此不识抬举,那就休怪我手下不留情面,给我上!”
语毕,只见四个轿夫从俞瑶身后大步迈出,个个面露狰狞凶光,一边死死地盯着维君,一边如饿狼扑食般,缓缓朝她步步逼近。
维君心中虽有些许慌乱,却也不甘示弱。她迅速扫视四周,见街边有根木棍,不及多想,一个箭步冲过去抄起木棍,横在身前,摆出防御之势,娇喝道:“俞瑶你莫要逼人太甚。”
俞瑶在一旁冷笑一声:“哼,我倒要看看,你能嘴硬到几时。” 说罢,眼神示意轿夫们动手。
打头的轿夫猛地挥拳朝维君面门袭来,维君侧身一闪,木棍顺势挥出,重重打在那轿夫的手臂上,轿夫吃痛,“哎哟” 一声退了几步。余下三人见状,对视一眼,呈三角之势将维君围在中间,一同攻上。维君左挡右突,木棍舞得虎虎生风,一时间竟也与他们僵持不下。
然而,维君以寡敌众,渐感力不从心。对方人多势众,几轮攻防下来,她体力迅速流失。突然,一记重拳突破她的防线,狠狠砸在她的肩头,紧接着又有几拳趁虚而入,落在她的身上。维君身形一晃,脚步踉跄着连连后退,头上束发的帽子被震落,如瀑的青丝瞬间披散而下,在风中肆意飞舞。
俞瑶目睹此景,不禁微微一怔,脸上满是惊愕之色,她脱口而出:“没想到,你竟是个女子!既为女儿身,又何故乔装成男子模样?不管你是出自哪户小姐,今日这事儿算是给你个教训,往后若是再让我碰见,识趣的话,就远远绕道而行,如若不然,见一次我便打一次,绝不手软。现在,老实交代,你跟侯府究竟有何瓜葛?
维君紧咬下唇,可她眼中却似有两簇不屈的火焰熊熊燃烧。她身形晃了晃,硬是强撑着站稳,对俞瑶的话置若惘闻,倔强地挺直脊梁,任由发丝凌乱地散在脸颊两侧。
俞瑶见状,心底的恼恨仿若野草般疯长,她柳眉倒竖,正欲亲自上前,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子一点颜色瞧瞧。
恰在此时,一道挺拔身影疾掠而来。来人一袭劲装,身姿矫健,面容冷峻如霜,此人正是林允泽。
他一眼瞧见男装打扮的维君被一群人围困在这逼仄胡同,周遭满是剑拔弩张的戾气,怒火瞬间在胸腔中轰然炸裂。
俞瑶见来者是林允泽,先是一怔,随即心头涌起一丝窃喜,还以为他是来帮自己的。
只见林允泽冷冷瞥了一眼这个前几日还与二哥谈婚论嫁、此刻却满脸狰狞的女子。他眸底满是鄙夷,薄唇轻启,吐出的话语似裹挟着冰碴:“以多欺少,如此行径,当真是下作至极。”
下一秒,却见林允泽俯身捡起维君方才打斗中掉落的木棍,长腿一跨,径直冲入那群男人中间。他身姿敏捷,棍影翻飞,不过眨眼工夫,那四个五大三粗的男人便已被打得嗷嗷乱叫,纷纷趴倒在地,狼狈不堪。
林允泽收了木棍,眼神冰冷地从俞瑶脸上扫过,旋即转身,快步走到维君身旁,小心翼翼地扶住她摇摇欲坠的身子,二人在俞瑶惊愕的目光中,缓缓走出了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