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眯着眼,盯着那鬼祟的身影,嘴角勾起一抹“等着瞧”的冷笑。
他心里清楚,这暗流涌动之下,指不定又酝酿着什么幺蛾子。
“走,会会他。”李明拍了拍解缙的肩膀,语气轻描淡写,仿佛只是去邻居家串个门。
接下来的日子,李明和解缙将一部分精力转移到了古籍修复上。
修复古迹是面子工程,能直接看到效果,但古籍修复才是里子工程,滋养的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这年头,搞文化建设,属实是有点“逆风局”。
那些个老古董,破破烂烂地堆在角落里,谁又会多看一眼?
李明却不信这个邪!
他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只要方法得当,破烂也能变国宝。
他把现代的文物修复理念搬了过来,什么无酸纸、可逆性修复剂、精细的装裱工艺……一股脑儿地往上招呼。
解缙在一旁,那是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能学到这么多新奇的玩意儿,紧张的是这烧钱的速度,简直比他还写诗的速度都快!
“九公子,这……这得花多少银子啊?”解缙搓着手,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明大手一挥,豪气干云:“花!必须花!钱没了可以再挣,文化没了,那就真没了!”
就这样,两人一头扎进了浩如烟海的古籍堆里,开始了“妙手回春”的大业。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那个“忽视文化者”就像一只嗡嗡叫的苍蝇,总是不适时地跑出来恶心人。
“听说那朱重九,又在搞什么古籍修复?简直是劳民伤财!那些破书烂纸,能当饭吃吗?依我看,还不如多开垦几亩田,让百姓吃饱肚子才是正经!”
朝堂之上,那家伙唾沫横飞,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模样。
一些不明真相的大臣,也被他煽动得有些动摇。
“大人所言极是啊!如今兵荒马乱,民生凋敝,实在不宜在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上浪费钱财。”
“是啊是啊!古籍修复,听起来好听,可谁知道能有什么用呢?”
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
李明听着这些聒噪的声音,心里冷笑一声。
这帮家伙,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见棺材不落泪!
他决定给他们来点“硬货”,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真正的文化的力量!
经过李明和解缙没日没夜的努力,第一批修复完成的古籍终于新鲜出炉了。
那一天,李明带着几箱子古籍,走进了金碧辉煌的皇宫大殿。
“臣,朱重九,参见陛下!”李明对着龙椅上的朱元璋,恭敬地行了一礼。
朱元璋看着他,眼神深邃莫测:“重九,你不在工部好好当差,跑到朕这里来做什么?”
李明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臣带来了一些东西,想让各位大人开开眼界。”
说着,他示意手下打开了箱子。
当那些修复一新的古籍,呈现在众人面前时,整个大殿都安静了下来。
只见那些原本破旧不堪的书籍,经过修复之后,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泛黄的纸张变得洁白如玉,残缺的文字也重新清晰可见。
古朴的装帧,精美的图案,无不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这……这是《永乐大典》?”一位老学究颤巍巍地走上前,抚摸着书页,激动得老泪纵横。
“还有《洪武正韵》!天呐,这些都是我大明朝的瑰宝啊!”
“难以置信!这些书竟然被修复得如此完美!简直是神迹!”
大臣们围着那些古籍,啧啧称奇,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李明看着他们的反应,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
他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各位大人,这些古籍,是我大明朝文化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的根脉!保护它们,传承它们,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了那个“忽视文化者”,语气变得严厉起来:“某些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看不到文化的价值。他们鼠目寸光,短视至极!难道在他们眼里,只有金银财宝才是最重要的吗?难道我大明朝的文化,就一文不值吗?”
那“忽视文化者”被李明怼得哑口无言,脸色涨成了猪肝色。
礼部官员更是激动地站了出来,对着朱元璋拱手说道:“陛下,臣之前对古籍修复的意义认识不足,实在惭愧!如今看到这些修复一新的古籍,臣才明白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臣恳请陛下,继续增加对古籍修复的投入,让更多的文化瑰宝重见天日!”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一切,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点了点头,威严地说道:“好!朕准了!朕要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大明朝不仅有强大的军队,还有灿烂的文化!”
朝堂之上,气氛顿时变得热烈起来。
大臣们纷纷表示支持,对李明赞赏有加,对“忽视文化者”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李明看着眼前这戏剧性的一幕,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文化建设这条路,还很长,很长……
就在众人欢欣鼓舞之际,李明却悄悄地离开了大殿,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九公子,你去哪里?”解缙追了出来,一脸疑惑地问道。
李明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地说道:“解先生,你难道没发现吗?今天的事情,似乎……太顺利了。”
说罢,他便转身离去,留下解缙一个人站在原地,摸不着头脑。
夜幕降临,皇宫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
李明独自一人,站在一处高耸的宫殿之上,眺望着远方。
“出来吧,我知道你来了。”他对着空旷的夜空,淡淡地说道。
一个黑影缓缓地从黑暗中走了出来,他看着李明,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微笑:“朱重九,你果然不简单……”
李明和解缙埋首于故纸堆中,如同考古学家挖掘千年古墓般小心翼翼。
他们修复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历史的脉搏,文化的灵魂!
一卷卷古籍在他们手中重焕生机,散发着墨香与岁月的沉淀。
解缙时不时发出“卧槽,这字儿绝了!”的惊叹,李明则淡定地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基操,勿6”。
然而,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涌动。
那帮“忽视文化者”就像打不死的小强,暗戳戳地搞起了小动作。
他们在民间散布谣言,说修复古籍是浪费民脂民膏,不如拿钱去买大米。
这谣言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百姓们议论纷纷,甚至有人跑到皇宫门口扔烂菜叶。
李明看着这乱象,气得想直接一个“耗子尾汁”甩过去。
但他知道,蛮干解决不了问题,得智取。
“解缙老兄,走着!咱们去会会这些键盘侠!”李明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微笑,仿佛已经胸有成竹。
解缙一脸懵逼,“九公子,咱们去哪儿啊?”李明神秘一笑,“带你去个好地方,保证让你大开眼界!”
两人走出皇宫,消失在喧嚣的街道中,只留下一个悬念:他们究竟要去哪里?
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计划?